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命运之梦 > 第232章 年的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节在鞭炮齐鸣中结束,张记跟着张梁子拜了年,也跟着张芸回一趟娘家。

初三的时候和刘澎、李滨聚餐,然后就一直呆在家里看唐铭发来的产业报告。

对比古蔺提供的产业信息,唐铭发来的产业报告更加详实,具体到公司成立的背景和国外相关产业,尤其是国外资本狙击中国光伏的过程,看到张记热血沸腾。

长达三年的狙击战,可谓是环环相扣,防不胜防。

狙击战给张记上了一课,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低调,不能太高调。

中国的光伏产业就是太高调,发展的调子喊得比原子弹爆炸都响,一年增长300%的口号都能喊出来,爆炸式的发展引来资本的贪婪,最终在多方联合狙击中,败下阵来。

现在是光伏的低谷,在张记眼里,这哪里是低谷,这是击穿谷底,直接将光伏产业流放到原始状态。

唐铭的建议一定认真思考,这是张记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可是,这次的建议张记区别对待,可以考虑介入光伏,绝不退出白沙瓦。

低支纱贸易年后就能进入正轨,正式开始挂牌经营。

白沙瓦的贸易大楼已经动工,地基已经打好,开始进入下一步。

还有宝石贸易,阿尔特塔、穆罕默德已经确定供应关系,白沙瓦当地的宝石合作还没有开始,年后也可以确定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宝石交易。

纸上文字看的张记心潮澎湃,想要实质性介入,张记却是既不懂光伏产业的经营,也不懂光伏产品专业知识。

光伏产业的市场、技术、材料90%掌握在欧美国家,中国的光伏产业主要依靠下游的组装,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

这也是被资本血洗的根本原因,原料的多晶硅的长投合作,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暴涨与暴跌的价格调控,彻底将光伏按在地上摩擦。

中国太阳能元年仅仅红火四年,次贷危机和资本血洗双重打击之下宣告破败。

太能阳工程的投入,是光伏的救命稻草,也是国家调控的手段。

可是,张记不知道所谓的平价点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在平价点到来之前又需要往里面投入多少资金。

煤炭发电的成本是0.38元,光伏发电成本是1元,0.62元的差距需要太多技术支撑突破,然后才能降低成本,达到平价点水平。

一旦光伏发电成本到达平价点,或者低于平价点,必然会迎来指数性增长。

张记拿出一支烟叼在嘴上,和古蔺一样,没有点燃这支烟,只是叼在嘴上。

产业报告已经看了两遍,如果想要介入其中,前期投入很少。

朝不保夕的光伏公司急需输血,只需要少量的血就可以救活一家公司。

救活公司不是目的,尤其是那些不掌握光伏技术,不掌握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的公司,输入再多血也是血本无归。

华路公司掌握多晶硅冷氢化核心技术、还原炉、精馏技术,隆基公司掌握多晶硅和单晶硅技术,这两个公司是光伏产业中难得的幸存者。

张记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的路子已经确定下来,至少目前阶段他的路子是明确的,低支纱贸易和宝石贸易两块已经让他满足。

唐铭呢?

唐铭作为大二的学生,也需要一个赖以生存的根本,他没有这个根本。

即使他想要考研,考研也需要生存根本。

就像是古蔺,有家庭的支持,可以在寒假去欧洲游学,可以随心的为自己积累人脉。

谈笑等即将大四毕业的人,人生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就成了下一阶,乃至段贯穿余生的基本。

一个想法在张记脑海形成,虽然粗糙,也是一个他认为的好计划。

关掉电脑,重新躺回被窝。

没有暖气的北方,冷空气能够冻死人。

初二走亲戚时,张记就看到有人醉倒在路边。

自行车倒在地上,人已经掉进路边的水沟里。

幸好水沟没有水,不然真不知道是否能够支撑到救护车来抢救。

每年冬天都会有几个喝醉酒冻死的人,开开心心出家门,回到家的是亲人的眼泪。

张梁子也很能喝酒,每天都要喝酒。

张记不知道张梁子为什么有这么大酒瘾,仿佛一天不喝酒就不能活一样。

这一点也加深张记对酒精的反感,他不想喝酒,不论是白酒还是啤酒,他统统不想喝。

有时候是没有办法拒绝,同学聚会大家都喝酒,商业合作时合作伙伴喝酒,还有其他类型的聚会,不喝酒就会成为一个另类。

不喝酒需要实力,拒绝人的资本在于自己有能力承受拒绝后的代价。

打开《古兰经》,接着上次没有看完的看下去。

屋外传来争吵声,张记仔细听,是张芸和嫂子一起骂张华的声音。

张华去参加同村发小聚会,肯定是又喝酒,所以才会被老妈和嫂子联合一起骂。

和刘澎、李滨聚会时,张记控制着酒量,喝了三两酒就没有在喝。

毕竟要骑自行车回家,喝多容易出事。

张华肯定没有控制酒量,一个小村子,村头走到村尾也就4里路,怎么着也能安全回家。

听了一会,张记拿卫生纸塞上耳朵,接着看他的书。

要想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

农村打工人讨喜庆,回家和外出都要选一个好日子。

初六就有人开始外出打工,张华和袁玉也是初六就去临城。

张芸走的晚一天,初七回娘家过两天,初九和同村人一起包车回廊坊。

张记不想和张梁子待在一起,也没有选黄道吉日,初七就背着背包骑车去台城,然后转车去枣城。

枣城住了一晚上,在史大军家里吃了一顿饭。

张记见到史大军的老婆和孩子。

陈慧是一个很顾家的人,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没有一丝脏乱。

史大军再次和张记说了王楼空房子的事,上一次酒店没有太多时间谈这件事,利用难得吃饭机会,史大军详细将他的想法和张记探讨。

北新的事情张记最终还是没有插手,所有事情让俞信自己处理。

关于选择当地建筑公司的事情,张记想了想,也是没有管。

史大军的想法可以作为北新第三块开发的地皮,只要现有的两块地皮开发结束,就可以余出力量开发王楼。

又去了一趟黄家村,在黄强家里吃了一顿饭。

2009年的春节就这样结束,所有人都开始新的一年。

和冯军几人汇合,张记为他的2009年春节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到家里,张记再次打扫一遍房子,去掉去年的灰尘。

距离开学还有9天时间,张记计划开学以后再去白沙瓦。

白沙瓦的事情有谈笑一人就可以,没有宝石交易和其他生意,张记可以不用去白沙瓦。

给杜悦发一条“我回到魔都”的短信,舒服的躺在沙发上。

空调暖气定格在23度,不需要穿厚厚的羽绒服。

打开看了一半的《古兰经》,张记决定在开学以前将这本书看完。

再去白沙瓦时,见到主教,可以和他探讨《古兰经》片段。

毕竟有很多处地方,张记看不懂《古兰经》所说的意思。

他看不懂得地方,主教一定明白。向主教请教的同时,也是变相向他交作业。

张记不敢在《古兰经》上做笔记,也不敢随意折叠纸张。

主教看了十年,除了边角有摩擦,其他地方依旧如新。

他囫囵吞枣看一遍,又是笔记,又是折页,会让人感到他不尊重书籍。

一个小时过去,杜悦没有回复短信。

张记拿起手机,看一遍短信,确定没有收到任何短信。

不得不再次发一条短信,然后等着杜悦的回复。

又过一个小时,杜悦还是没有回复。

洗了澡,张记再次拿起手机,想着杜悦在做什么,犹豫一下,张记拨通杜悦的号码。

杜悦坐在桌子前梳着头,看着手机的两条短信,杜悦很不开心。

她没有会回复张记的短信,就想看一看张记什么时候会给她打电话。

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她并没有感受到张记对她的关心。

陆瑾和陈明辉两个人是她接触时间最多的男女朋友,两个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每天晚上都要视频。

反观张记,即使是春节,也并没有主动给她打电话,不咸不淡的发短信问候,像是汇报工作一样刻板。

“醒了吗”,“吃了吗”,“在干吗”,“今天好冷啊”。

杜悦已看够这些无关痛痒的话,她不想在看到类似的短信。

“我回到魔都”,“在干吗”。

杜悦索性就不在回复,实在是受不了张记这些刻板短信。

过了两个半小时,张记才打电话过来。

杜悦听着响铃声,犹豫着要不要接电话,最后她叹了一口气,接听张记的电话。

张记问道。“杜悦,你在干嘛呢,怎么不回我的短信。”

杜悦皱着眉头,说道。“梳头。”

张记听着杜悦声音,没有感情的两个字,让他不明白杜悦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你要准备睡觉吗?”

杜悦舒一口气,想要打张记一顿,想着他也是第一次恋爱,也就原谅他。

“没有,睡觉还要等一会。你现在住在哪里,学校里吗?”

张记笑着说道。“没有,没住在学校里。我打电话就是想告诉你我回来。”

杜悦不咸不淡的说道。“我知道了。”

张记笑两声,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对杜悦说什么,沉默一会,看到古蔺的短信,说一句“晚安”就挂掉电话。

“我知道你回来,明天有时间?介绍几个学长给你认识。”

张记给古蔺回复一条短信,放下手机,然后关灯睡觉。

养精蓄锐,为明天的会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