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打听这件事做什么?”

小黄非常警惕,“陆同志,事关我们旭日砖厂的机密,不能让外人知道,听我一句劝,别乱打听。”

明白了,黄工身边也有人盯着。

杨厂长这人……

陆棠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

聪明不够聪明,真诚不够真诚,手腕也差了几分火候。

他想杜绝双方见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逼迫其中一方离开,这样虽然得罪一方,但是没有后患。

现在呢?

看似左右逢源,实则两边都有意见。

遇到脾气好的忍忍也就过去了,若是执拗的……

陆棠有预感,旭日砖厂和黄工的关系很快就会出现裂痕。

她猜的没错。

尽管杨胜一直解释小吕只是来照顾他的身体,怕痢疾昏迷的事再度重演,黄工还是有些不太乐意。

“我是病了不是废了,洗衣服有水龙头,吃饭可以去食堂,没有必要特意让人照顾。

现在到处都在严抓生活作风,处处都在提倡艰苦朴素,杨胜,你赶紧把人领回去。”

“黄工,这是厂里安排,绝对不会有人说您不对,您刚从医院出来,没个人照顾,实在没办法让人放心。”

“再强调一遍,我不需要人照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伟人都提倡的道理!”

黄工在这件事上格外坚持。

他们单位都因为没有从事体力劳动而被人冠以不事生产,若是日常生活再不注意,谁知道会不会被人扣上资本作风的帽子。

杨胜有些犹豫,他能感觉到黄工已经很不高兴。

但是想想中午做的蠢事,以及二叔对自己的失望,咬咬牙还是坚持己见。

“黄工,我能理解您的顾虑,但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小吕这事,希望您能见谅。”

言外之意,这件事不可能改。

黄工脸色难看,想斥责,人家又口口声声为了自己。

最终,只能憋屈地选择妥协,“那就先让他跟着,等我身体好一点立马离开。”

“您能理解就好,”杨胜承诺,“除了这件事,别的事都可以听您的。”

“真的?”

“我保证。”

闻言,黄工脸色缓和很多,“我记住你的话了,走,继续测量砖窖详细数据,我下午跟杨厂长细聊。”

“好,一切都听您的。”

杨胜把态度放的很低,黄工也不再揪着不放。

又仔细测量完里里外外的数据后,他直接开门见山,“当初建造砖窖时我经验不足,好几个地方设计的不合理,再加上砖窖有的地方损坏严重,窖内保温不足,如果不翻修,之后的残品率会越来越高。”

提高产量,也是杨为光一直想做的事,他立刻来了兴趣,“黄工,要怎么翻修?”

“暂停作业,把所有砖坯清空,拆掉原有墙体重新垒窖,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不方便,也可以另选地址盖新的砖窖。

这样既不会耽误你们生产,也不会耽误施工进度。”

黄工的意思是三个砖窖全翻新?

杨为光张大嘴巴。

他是想提升产量,可从来没想过用这么大手笔。

砖厂的利润确实不错,但是工人工资要付,公社那边也要交钱,年初才刚开了一个新窖,这样算下来,剩下来的钱也没有多少。

三个砖窖全翻修完,账面上也没几个子儿,到时候,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再三权衡利弊,他决定先拖一拖,“黄工,此事关系重大,要不这样,我先开会讨论一番?”

“这有什么好讨论的?”黄工语气很不好,“翻新之后,砖窖保温效果提升,消耗的木炭会减少,成砖周期也缩短,按照我的预测,产量能在你们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两成!”

两成啊?

杨为光飞速算了一笔账。

目前厂子日产13万块砖,两成就是两万六,换成钱就是三四百块钱啊。

血赚啊!

他真的心动,甚至想立刻答应下来。

“黄工,我虽然是厂长,但是上面还有工会和公社,即便有心答应,也得先跟他们商量商量。”

“这个我理解,但是杨为光同志,请你尽快做出决定,一来早一天完成翻修就能早一日提高产量,二来,不瞒你说,单位有任务指标,我已经耽误大半个月,月底若是还不完成,可能要被工会点名批评。”

“怎么会这样?”

“因为有人红眼病,他们只看到工程师工资高待遇好还不用干体力活,完全不想想我们为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

体力劳动是付出,脑力劳动也是,老百姓辛勤劳动满手老茧,我们年纪轻轻也满头白发。”

黄工越说越心酸。

他今年三十二岁,却比邻居四十岁的人还显老,跟爱人站一起所有人都觉得差了辈,这些谁又看得到?

“现在的世道也太难了!”

杨厂长咋舌,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是啊,”黄工突然就觉得很疲惫,“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他不想被人骂寄生虫,也不愿意整天提心吊胆生活。

可是没办法,毕生所学就是这些,自己只会画图纸,做不了农活也下不了车间。

“当初若是没有您指导,旭日砖厂建不起来,现在您有难,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倾尽全力帮助您。”

“谢谢,这个情我一定记住。”

转眼两天过去了。

黄工一直等待动工消息,然而,明明旭日砖厂并不大,却一直不见杨厂长身影。

“黄工,”杨胜解释,“公社觉得花费太大,一直不同意,厂长已经在争取,您稍安勿躁,不会让您等太久。”

这话,黄工并不信,“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事,公社不可能不同意,旭日砖厂又不缺钱!”

“我原先也这样想,可公社坚持一意孤行,厂长也只能慢慢周旋。”

最终,黄工满怀希望的过来,心事重重离开。

他走后,一直不见踪影的杨厂长突然现身办公室,“黄工生气了?”

“与其说生气,倒不如说心寒,二叔,你到底怎么想的?既然已经决定帮他,为什么一直找借口拖着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