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93章 年终汇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孔文英真的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事儿是真的。

很早他就听人说过,这次安南主动与大明开战,其实是朝廷有错在先,但是他并没有相信。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蒙古人过来袭扰劫掠,也是朝廷的错呢,只是这种言论在他这个看到过真正战场的人这里,压根就不成立。

朝廷有什么对不起蒙古人的,年年入贡的时候都是不吝赏赐,什么时候亏待过他们,但只是因为被英宗皇帝拒绝过一次,他们就直接南下攻明,这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听朱祁钰这么直截了当地承认,孔文英感觉自己的三观有点崩。

朱祁钰自然看出来他的迷茫,笑着道:“孔爱卿不必迷茫,你不要忘记了,这安南自古就是我汉人的地盘,从始皇帝开始便归属于我汉人,太宗只是派人收复失地而已。”

“但是这安南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陛下如此,就不怕......”孔文英出声劝道。

朱祁钰笑笑,说道:“朕怕什么?怕政务院诸理反对吗?”

孔文英点点头。

“如果我告诉你,政务院诸理也是支持朕的这个决定呢?”朱祁钰反问道。

孔文英一愣,旋即有些不可置信地摇头道:“这个不大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朱祁钰笑着说道:“你以前没参与过政务院和大都督府的朝议,不清楚这里面的计算,凡事只要是利大于弊,政务院和大都督府都会予以支持的。”

孔文英一言不发,但明显还是不相信的样子。

朱祁钰笑着说道:“其实就光是与安南开战这件事情,就对朝廷有利。”

“陛下,恕臣不敢苟同,杀伐之事本就会消耗国力,损害国本,怎会有利于朝廷。”孔文英出声说道。

“不,这件事情的确对大明有利。”朱祁钰却是反驳道:“臣只说两件事。”

“其一是,张軏麾下的广西土人士卒已经占到了四成,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其二是,张軏这次南征,不需军饷,朝廷只需要供应军粮即可,他们的军饷全靠缴获。”

孔文英瞬间明白。

第一点是在暗中对广西土人实行减丁政策,孔文英也清楚,大明西南的土人经常会惹出事情来,远没有汉人百姓好管理,因此皇帝对广西土人实行减丁政策,这是为了稳定地方,减少叛乱。

第二点是对安南进行劫掠,朝廷不出军饷,自然在军法上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劫掠的是安南人,朝廷又不心疼。

即便安南人反击,死的也是广西土人,还是对他们继续减丁,不管死哪一方面,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划算的。

朱祁钰笑着问道:“怎么?孔爱卿还是不明白吗?”

“明白了,明白了。”孔文英连忙答道。

“明白了就好。”朱祁钰点头,突然问道:“战事持续了这么久,估计明年安南使臣肯定会过来,若是到时候他们状告朝廷无德,任由前线士卒劫掠,你要如何应对?”

“这个......”孔文英想了想,道:“臣会与他们辩驳,毕竟是他们先入侵我大明的。”

“那是鸿胪寺的借口,不该是你大理寺的回答。”朱祁钰立刻道。

“那臣就不知道了。”孔文英摇摇头。

朱祁钰笑道:“要放开思维,多想想,你只需要和他们说,那是在安南境内发生的事情,不归大明律法约束,若是安南绝对重归大明,那自然有大明律处置他们了。”

孔文英无语。

这也太无耻了吧,以他的修养,估计是说不出来如此无耻的话啊!

“好了。”朱祁钰没有继续和他胡扯,而是说道:“反正朕就一个原则,对内的时候必须公正公平,对外的时候则要保证大明的利益,即便引发什么战争,朕也不怕,只会保你,懂了吗?”

孔文英点点头,回答道:“臣明白了。”

说服了孔文英,朱祁钰很快便下了旨意,大都督府军法司侍郎孔文英调任大理寺,掌大理寺事,原本的大理寺卿萧维祯调任都察院,升任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而原本掌握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陈镒,朱祁钰也没亏待他,升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光禄大夫,荣养致仕。

之后的日子就平静了许多,朝廷上下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有也先不要脸地派了一批使臣过来朝贡,其实就是做做互市,交易点草原上缺少的大明宝货。

朱祁钰倒也没有阻拦,反正自己不交易,也会有人私自往草原上走私,那群勋贵虽然将府上的生意全都切割了出去,但实际上还是暗地里掌握着整个生意,不过朱祁钰也不在意,只要他们能按照政令缴税就好,自己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和他们闹翻。

其他事情就都比较顺利了,广西的战事进展符合朱祁钰预想的进度,张軏一边反攻进了安南境内,一边征召土人士卒出战,还不怎么约束他们,于是这群完全不会被安南气候影响的土人很快便如朱祁钰所料,将安南北部折腾得死去活来,欲哭无泪。

政务院那面更不用朱祁钰操心,王直等人对于如今这种政治局面极为重视,重视到会经常宿在政务院里,反正和之前的内阁相比,政务院可是大了许多的,政务院诸理每人一间公房不必说,就连公房里面还配有卧房,累了的时候还可以进去歇息一下,若不是王直等人不想大动干戈,朱祁钰都打算在他们的公房外面每人配上一个秘书室了,反正他们现在每人都带了几个翰林院和中书科的人,协助他们处理政务。

朱祁钰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都察院和大理寺上面,尤其是都察院。

开始的时候都察院这群监察御史还有些意外,皇帝往日里是从来没有来过都察院的,怎么今天来了,然后他们就从新来的左都御史萧维祯口中得知,最近一段时间皇帝会经常来,让他们做事认真些,御史们的意外瞬间转化成喜悦,但是还没过多久,他们的喜悦之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皇帝亲临都察院,按照监察御史们的想法是赶紧进言劝谏,能多说几句就多说几句,尽量多在皇帝面前露露脸,先混个脸熟再说,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来都察院,不是听他们劝谏的,而是监督他们做事的,他们手里的每个案子都要过问,相关的人证物证都要齐全,起告的罪名也要有理有据,明确指出犯人是违反了哪一条大明律,甚至证据链都要提前准备好,有的时候这群监察御史们都感觉,他们手里的案子不需要大理寺来判决,自己手里的证据链便可以将犯人钉死,再无翻案的可能。

当然,朱祁钰这么一搞,监察御史们可就苦了,原本他们是有事就来,没事就早早离开,反正早晚点个卯就行,也没人管他们的考勤,但是皇帝常驻这里,他们就没办法混日子了,每天早上按时点卯,然后便在都察院衙门里开始忙活,所有人都在埋头研究自己手里的案子,压根没人有时间溜出去讨个清闲,只能让雨晴轩的小桃红们独守空房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到了年底,各个衙门都开始做景泰三年的收尾工作。

政务院首理王直和政务院副理金濂带着户部尚书陈循,喜滋滋地来到奉天殿找朱祁钰汇报工作。

这是他们早就约好的,所以朱祁钰也没有去都察院,而是在奉天殿接见了他们。

政务院副理金濂一进门便大呼小叫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何喜之有啊?”朱祁钰问道。

金濂这时候才行了个礼,然后说道:“陛下,今年的岁入户部已经计算出来了,成绩斐然,盛世之像,盛世之像啊!”

朱祁钰看他说的高兴,微笑着吩咐道:“好,那金爱卿就和朕说说吧。”

金濂点点头,立刻从袖袋里抽出一份奏疏,打开读了起来。

“景泰三年天下共九百三十七万九千八十一户,口共六千二百六十九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名口,田四百六十九万七千二百三十三顷一十六亩九分,田赋二千二百一十六万七千三百七十六石九斗八斗,麦四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四十八石七斗三升,丝三万一千五百五十三斤,绵一十六万九千六百斤一两九钱,绢一十二万六千七百六十七疋三丈六寸六分,布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四百六十疋四尺四分,绵花一十一万二千八百九十四斤一十一两二钱二分,草二千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二百四束,包六斤五两二钱八分九厘,户口钞八千七百九十七万六千六十七贯,杂课钞七千三百九十二万七千一十九贯,折米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三勺,盐课二百一十八万二百四引九十一斤九两,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七石四斗,折布四万六千六十三疋一丈八尺五寸五分五厘,茶课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斤九钱七分,屯田一十六万一千三百三十七顷一十八亩四分,一忽粮一百四万一百五十八石三斗九升一合,金银课三万二千九百二十两,水银二百二十九斤,朱砂四十六斤八两,儧运四百万石各处运纳一千一百七万五千六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减免粮二百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二十三石二斗一升,减免草五十一万包。”

“那商税呢?怎么商税没有说?”朱祁钰问道。

金濂微笑着回答道:“陛下,商税之事臣想单独说。”

朱祁钰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金濂这么大岁数了,也喜欢卖关子了,不过朱祁钰还是顺了他的意,笑着说道:“好,那金爱卿就单独说说吧,想来这个成绩应该很不错。”

金濂又是翻开那份奏疏,在上面找了一下,这才道:“陛下,景泰三年全国商税共计两千一百七十八万多两,原本还可以更多些的,不过不少商贾都选择了向边关运粮抵税,因此少收了几十万两的税银,不然还能更多些。”

不过金濂这番话说得蛮有意思的,前面提到商税总额的时候,金濂的语气很是得意,但是说到后面少收的那几十万两税银,却是又带上了几分懊恼。

朱祁钰自然也听了出来,笑着道:“金爱卿就不要懊恼了,商贾运粮,本就有利于朝廷,若是让朝廷来运粮的话,那估计耗费会更高,还不如让这些商贾运送来得划算呢。”

听朱祁钰这么说,金濂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若是由朝廷来运,估计这么多粮食,没有个百八十万两的运费是运不过去的。”

“所以啊,金爱卿就不要懊恼了。”朱祁钰也是很高兴,笑了笑,问道:“那这些税银都是从哪里收上来的啊?以什么行当为主?”

金濂一愣,旋即低沉下去,回答道:“陛下,恕臣愚钝,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事情。”

朱祁钰摆摆手,说道:“无妨,回头做了便是。”

“有了这个分析,你们政务院就可以依据它对商税进行一些细微调整,有些行当商税过高,可以酌情降低,有些行当商税太低,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税银。”

“只要是对朝廷岁入有利的事情,你们尽可以去做,朕会带着都察院给你们撑腰的。”

三人也都知道朱祁钰最近一直泡在都察院,看来都察院的调整是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于是金濂点头答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快入手,完成这个分析。”

朱祁钰继续指导道:“朕再给你个建议。”

“这个分析不要只从行当分析,还要从地域来分析,再结合之前户部整理过的每月物价变化,综合起来考虑,相信对你们政务院施政会有极大好处的。”

金濂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朱祁钰看着政务院首理王直,出声问道:“王首理,金副理是来向朕报喜的,你今天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王直恭敬答道:“陛下,这不是年底了么,臣过来,是想和您商量商量,景泰四年政务院要以何事为目标。”

“你有什么考虑?”朱祁钰问道。

王直回答:“陛下,臣目前列下了三件事,不知是否可以。”

“其一是商税,今年商税虽然收了两千一百万两,但是仍有许多地方没有收缴上来,例如江西南昌、四川成都等,臣希望能将这些地方的商税都收上来,到时候可能会涉及到各地藩王,还请陛下到时候能够支持一下。”

朱祁钰点点头,说道:“可以,到时候朕会给他们去信,若是还顽固不化,朕会让宗人府出面的。”

王直刚才提到的地方都是比较难收的地方,主要就是地方藩王在阻碍,这些人仗着自己也姓朱,不少人都在地方上比较豪横,地方衙门基本上管不了。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政务院难处理,对于朱祁钰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宗人府在自己手里,对于这些贪得无厌的藩王,朱祁钰完全没必要为难,直接下手便是。

而且对于这些藩王,朱祁钰还有一些其他想法,相信以他的想法提出来之后,这些藩王就未必会反对了。

王直继续说道:“其二就是,臣打算将政务院全面铺开,将地方布政使司改为政事府,专职负责本省政务。”

对于王直的这个想法,朱祁钰有些意外,但还是道:“说说你的详细计划。”

王直恭敬道:“首先,这一年政务院在推行政务的时候,地方布政使司因为官职设置的原因,往往是左布政使接下任务,然后交给其他人去完成,毕竟政务院许多政务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地方官员都不大喜欢去做,因此不少政务都完成得有些不尽如人意,有时候还需要政务院专门派人督办,做起事来很是麻烦。”

“所以臣就一直在考虑,能否依照陛下的布局改组一下地方布政使司,将布政使司改为政事府,左布政使为政事府首理,其余人为政事府副理,按照政务院的划分将政务全部划分到个人,这样一来,臣只需要督促政事府首理即可,金副理他们也可以直接找到相关政务的负责人了。”

朱祁钰想了想,问道:“如今的左右布政使都是正三品,那这政事府首理你打算定为什么品级呢?从二品吗?”

王直点头答道:“对,政事府首理为从二品,政事府副理为正三品,其余官员的品级不变,只是这样改的话,朝廷在俸禄这一块会增加许多,好在如今开征商税,朝廷也不缺钱,多出来这些俸禄从商税中拨过去便是。”

朱祁钰摸了摸下巴,出声问道:“朕记得以往左右布政使若是调入京师,都是做各部侍郎的,而侍郎都是正三品,若是将政事府首理调入京师的话,岂不是降了品级?”

王直答道:“这个问题臣也想过了,若是地方上的政事府首理调入京师,可以直接升任尚书,协理部务。”

朱祁钰摇摇头道:“这个想法不太好,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说各部会出现许多个尚书吗?朕本来就对如今这种满地都是尚书的情况有些不满,只是暂时还未想到如何处置,怎能再继续增加,不妥,绝对不妥。”

然后看向王直道:“王首理,此事你再想想,改布政司为政事府,朕是同意的,只是这个品级方面需要调整,政事府首理最多为正三品,决不能是从二品。”

王直低头沉思了一下,缓缓道:“那就这样吧,如今地方布政使司只有左右布政使为正三品,左右参政为从三品,只要将右布政使降到从三品也就可以了。”

“那这些右布政使不会闹脾气么?无缘无故就降品级了,他们会埋怨你这个政务院首理的。”朱祁钰追问道。

王直笑笑,说道:“陛下,大明一十三省,最多只有十三个人埋怨臣,这点怨气臣还是能扛得住的。”

朱祁钰想了想,道:“这倒不必,眼下这些右布政使就为正三品吧,可以按照六部的情况命他们协理政务,政事府首理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代替政事府首理主持完成政事。”

“而且你们还可以将分守道交于他们管理,让他们负责与政务院的政令传达。”

王直眼睛亮了起来,连连点头道:“陛下,此法甚妙,甚妙啊!”

朱祁钰说完,他便理解了皇帝的想法。

原本各省分守道负责的就是负责向各府传达、催办布政司的公事,再给他们加一个和政务院的沟通没什么难度。

这些右布政使原本就不比左布政使品级低,只是权力不像政事府首理那么大而已,用右布政使掌管分守道,实际上就是在各地政事府安插了一个政务院的眼线,政事府有什么不符合朝廷利益的动作,这些右布政使便可以立刻将事情传达给政务院,政务院可以及时得到消息,自然也能及时应对。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本就是政事府首理的替补,随时期盼着上位的那种,肯定会严格监督那些政事府首理的,而且这还属于制衡的手段,即便地方上反对,也说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来。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就要分辨这些右布政使报上来的消息是真是假、是偏是全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只要不是有太大的问题,自己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反正政务院的政令能执行下去就好,政事府内斗就内斗去吧,哪里又没有争权夺利呢!

等王直赞完,朱祁钰问道“那第三件事情呢?”

王直恭敬说道:“如今广西那面不是一直在和安南开战吗?据说已经占据了一部分安南的地盘,臣想的是,从河南山东这些地方迁移一些贫苦百姓过去,让他们可以开垦边疆荒地,求得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