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筐土豆四十七斤,一筐番茄有六十斤,拢共是四十八贯又八百文,黄油三贯钱一斤,十斤便是三十贯。算上两个月的豆芽和腊肉有十五贯又三百文。”

孙掌柜念念有词,手里的算盘拨的极快。

宋南絮托着腮,看着算珠不断进位,笑的不见眉眼。

“拢共是九十四贯又一百文。”孙掌柜拨正最后一颗算珠,将算盘转向宋南絮,“宋姑娘,你瞧对不对?”

“一分不差。”

宋南絮连连点头,朝孙掌柜比了个拇指。

刘牧云见账算完了,对孙掌柜笑道:“额外拨四十两给她,算作刚刚那几个菜的方子钱。”

“那个糖拌柿子任谁看一眼就会,不能收方子钱。”宋南絮连连摆手。

两人推脱一番,最后收了三十两。

这么算起来,今日入账便足足一百二十四贯又一百文,孙掌柜心细事先备好了银票,不然今儿的荷包都要撑破了。

从揽月斋出来,宋南絮便往张府去了。

大门的小厮极有眼力,远远瞧着宋南絮就赶着上去问好,“您打湖州回来小的还是头一回见,一切可好?”

“一切都好,多谢小哥记挂,还烦请你与你家夫人同传一声。”宋南絮笑着跃下车。

“大夫人早交代过了,只要姑娘来了,只管进去就是,我替您看着驴车。”

小厮笑着接过她手里的缰绳,瞧见车上满满登登一筐红果子,只觉稀罕,“这是什么果子生的如此通红,怎得没见过?”

小厮年岁不大,瞧着果子有些挪不开眼,宋南絮便从上头拿了两个塞他怀里。

“这是我自家种的六月柿,这两个你拿去吃着顽。”

小厮得了赏,自然更殷勤,连忙将番茄塞进袖兜里,扭头唤人帮忙抬了进去,自己栓了驴车,跑在前头递话去了。

秋思得了信,早早带着两个婆子在二门上候着。见到宋南絮便亲热的拉着她的手,“好姑娘,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夫人今儿早上还在念叨,说你再不上门来,她明个就要亲自去寻你了。”

宋南絮歉意的笑了笑,“早该来拜访夫人,只是离家数月,家中事多,一时脱不开身,让夫人和姐姐记挂了。”

两人寒暄一路,进了张夫人的院子。

正屋里出来不少管事婆子,有些手里还抱着账本。与宋南絮错开身,便悄声议论起来。

“这就是那个跟着老爷去了湖州治茶园的宋姑娘?原来年纪这般小。”

“你可别瞧人年纪小,本事大着呢,你瞧刚刚通报说这姑娘来了,你看见大夫人那眼神没,那欣喜亲热的劲可比见府里小姐还多两分,可见是尊大佛了。”

宋南絮走在前头,见众人视线都瞟着自个,步子便慢了下来,看向秋思,“我可是打搅了夫人议事了?”

“只是每月例行查问,你来之前就说的差不多了。”

秋思见她不愿走,笑着拉她往里走,一面朝着禀报:“夫人,宋姑娘来了。”

张夫人坐在上首的罗汉榻上,手边的填漆小几上摞着厚厚一叠账册,闻言将手里的账本撂开,冲宋南絮笑着招手,“快,南丫头快过来。”

“请夫人安!”

宋南絮微微福礼便被张夫人拉住,“快坐,不必多礼。”

秋思立马会意,搬了张软锦面的绣墩放在宋南絮身后,也就是张夫人的膝前。

宋南絮有些讶异。

这样的坐法,不像是会外客,倒像是见亲戚,只有族中长辈与晚辈才会这般拉手促膝而坐。

她知晓自己湖州一行,在张家落了个好,但张夫人却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热络。

“瞧着孩子,光站着。”

张夫人亲自将她按在凳上,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果真是瘦了,这小脸只剩个掌心大了。”说着看向一旁的秋思,“我记得库里还有一匣子血燕,你拿我的对牌去挑几盏大的好的给姑娘带回去补补身子。”

“夫人使不得,上回已经送了我参药,我不过是一场小小风寒,如今已经大好,过上几日便能吃回来了,哪里用的着什么燕窝。”

血燕这般金贵的东西,一盏便值数两银子,宋南絮立马起身回拒。

“如何使不得了,你帮了我们张家一回,别说这点燕窝,就是月月吃都使得。”

张夫人说着,一脸慈爱的盯着她,“茶园的事尹管事可都和我说了,要不是你提前发现吕兴旺的事,只怕这我们家这雾山茶园是要拱手让人了,好丫头,你这般本事和胆识,纵使男子都比不上。”

“夫人言重了。”

张夫人怕她脸皮薄也不再很夸,只是她心里是真心感谢宋南絮,若非她想了法子,几个月精心精力将茶园料理好,别说张家别上头问罪,就连她儿子的仕途恐怕都走不顺了。

再者这事,总归是她娘家闯的祸,要是不能善终,不说她在张家抬不起头,就连自己那个蠢兄弟的命大抵也是要没了。

“夫人,我今儿受张公子所托,来给您送些吃食。”宋南絮说着话,将话题转到今儿来的正事上。

“子衿?”

“正是,劳外头的妈妈们将东西抬进来。”宋南絮扬声朝着外头唤了声。

两个婆子抬着一筐子通红的果子放在两人面前,又垂着头匆匆退下。

张夫人本以为是儿子托她从湖州捎来什么东西,可见那么大一筐子东西,便知道不是湖州来的了,只是瞧不出名堂。

“这东西是衡州作物?我怎么不曾见过。”

“原本不是,眼下是了。”

宋南絮笑了笑,起身捡了一颗递给她瞧,“这是我家地里种的六月柿,上回捎带了些去湖州,张公子尝了觉得您会喜欢,便托我归家后给你送些。”

哪个当娘的听到孩子惦记自己不开心的。

听她这么说,张夫人捧着那颗通红的柿子,越看越喜,命人小心将六月柿抬了下去,一面埋怨起儿子,“这孩子也是,不说怎么感激你,倒还使唤你跑腿。”

“您别这么说,就算是张公子不说,我也该跑这一趟,我一直得您照顾,这东西虽不值个什么钱,就胜在稀罕。”

“哪有什么该不该的,你这孩子就是嘴甜。”

张夫人被哄的心花怒放,忽而想起什么,拢眉看向宋南絮,“对了,说到跑腿,上回我听人说你路上收了两个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