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惹出这么个动静,本就惹了人侧目。

这会子突然说这话,也不知人家听了去没有,宋南絮脸上炙热,匆匆将帕子塞进赵玉手里,“在外面浑说什么。”

说罢也不理他,徒自坐了下来。

赵玉笑了笑,也折身坐下,压低声笑道:“我并未浑说。”

“馄饨来咯~”

宋南絮正要说话,就被店家打断,两碗清汤馄饨搁在两人面前。

两掌合不拢的粗瓷汤碗,汤头清亮,里头的馄饨皮薄似蝉翼,一眼便能瞧见中间鼓囊的馅儿,汤面飘着几点香油,佐着油绿的葱花、芫荽,香味勾人。

宋南絮早上也没吃什么,忙了一上午,这会见这碗馄饨,五脏庙立马闹腾起来了,顾不得旁的,搂了个馄饨鼓着腮帮子呼呼吹了塞进口中。

皮薄馅滑嫩,蟹肉里头还似乎还混着蟹膏,再配着猪肉泥,鲜甜细密的口感在嘴里翻了几个跟头,细嚼还有轻微的胡椒辛香,汤底是用猪骨吊的配着烘干的河虾米,咸淡正好。

“吼次,你快次。”

等她再开口,口齿都烫的不清了。

赵玉见状,有些无奈,只得问店家要来个小碗,舀起几个单独搅拌凉了递给她。

两人回了村里,院里安安静静的,门口还挂了锁,就知道宋明肯定是带着弟妹下地里干活去了。

这锁是宋南絮特意买了几把,交代几个小的出了门,便要将里外的门都锁上,毕竟现在家里也存了些钱财,不能像以往,上个君子扣。

宋南絮回屋放了东西,灶上一点热气不见,熬粥的罐子和早上剩下的两张饼子也没了,估计早上自己出去了,几人随后也出门了,估计中午只拿了早上剩的东西果腹。

村里人下地干活,只要不是酷暑,怕熬不住日头晒晕了,午间都是不回来休息,宋明这孩子是个惯实诚的,估计从早上干到现在还没回来。

想到这这,宋南絮连忙用翁罐装了一壶水,将刚从县里买的肉油饼捡了五六个,装进筐里,寻了锄头箩筐和赵玉往地里去了。

远远便瞧见田埂里一大两小的身影。

宋明负责用锄头翻土豆,乐姐儿提着个篓子跟在后头,小脸晒的通红。

等宋明将土豆挖出来,她便掰干净土豆上头粘的湿土,扔进篓子里,平哥儿捋起袖子,费力的提着篮子一筐筐的往田埂上的箩筐里倒。

走近三人都还没发现自己来了,只见田埂角上放着个罐子,里头的粥刮的干干净净,带的水也喝了的见了底。

宋南絮瞧着便心疼,“明哥儿、乐姐儿,平哥儿快过来歇歇。”

“阿姐、玉哥!”两个小的率先跑了过来。

乐姐儿耸了耸鼻子,一双眼亮晶晶的盯着宋南絮,“阿姐,是不是肉油饼。”

“是,你的鼻子最灵了,晌午吃饭了没有?”宋南絮取了水替她洗手,捡了个肉饼递给她。

“吃了,就是又饿了。”

乐姐儿笑着答了话,接过饼子抬脚跑到宋明跟前,踮着脚尖举着胳膊往宋明嘴边送,“二哥,阿姐买了肉油饼,你吃。”

“你先吃吧。”宋明摇头笑道。

“我的手洗干净了,你先咬一口我在吃,我刚刚在后面都听到你的肚皮打擂台了,咕噜噜的。”乐姐儿有模有样的学了声。

“好了,我吃。”宋明怕幺妹接着学,红脸咬了一大口。

油汪汪的饼子混着猪肉,香的不行,一口下去,胃里更饿的慌。

本上早上剩的饼子就不多,中午紧着两个小的吃,他就没吃几口,又费了大半天的体力,如今一口油饼下去,肚儿长鸣,闹了个大红脸。

赵玉上前接过他手里的锄头,笑道:“你去净了手吃点东西,我来。”

“就是,快过来。”

宋南絮瞧着宋明满头汗,心疼的掏出帕子替他擦了脸上的汗,埋怨道:“交代你不要干的太狠,留些等我和你玉哥回来,中午头又随便兑付几口,这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回头你长不高可别哭。”

宋明端着碗,由着她拍灰,有些哭笑不得,“这不就是一顿少吃了些,哪里就能饿的长不高了,别家能吃三顿饭的能有几家,我瞧着也不矮。”

宋南絮没好气在他背上拍了一掌,“你阿姐辛辛苦苦在外面奔波,就是为了让你们几个吃饱穿暖,你今儿少一顿,明儿减一餐,不是让我担心?”

宋明知道她是心疼自己,立马笑着讨饶,“好好,我知道了,下回不敢了。”

“行了,剩下的我和你玉哥干,你们歇着吧。”宋南絮安顿好三个小的,这才扛了锄头去帮忙。

回家几天,这还是头一回有空来地里,那头的六月柿基本都被摘的差不多了,余下还有些个头小的,还能长长再收一批小的,但也不多了。

土豆也挖了大半了,剩下的应该今天都能挖了回去。

三个小的吃了饼子,歇了会,又起身帮忙。

宋南絮拦了两回也拦不住,干脆由着他们去了。

如今土豆价格这么高,要是传到出去是她地里种出来的,恐怕这地都要被人刨穿了,还是早些都弄回去妥当些。

一家人干到天黑,这才将地里的土豆都翻干净,赵玉用箩筐挑大头,宋南絮也和明哥儿重量减半,乐姐儿和平哥儿背不了重的,就用篮子帮着提。

等来回几趟全部挑回家,天已经完全黑了。

宋南絮将米蒸上锅,将余下的腊肉切成薄片,又洗了一把小油菜备用,自己净了手,从碗橱捡了包栗子糕,又包了两块肉油饼,往里正家里去借大称。

“不如我去吧?”

明哥儿见她要去接称,自告奋勇。

“我去吧,你累了一天,坐着歇会,你盯着饭,菜我都备好了,一会米滚了,将砧板上的腊肉和油菜铺上去,料汁沿着锅边淋进去,熟了你们就先吃。”宋南絮摆了摆手,交代他帮忙看着火。

不是自己不让明哥儿去,而是里正太宝贝这杆大称,这种大称是村里收谷子的时候征粮纳税用的,一次能称五百斤的东西,若是谁家杀年猪也会借去称重。

一杆称便有两米长,称杆加秤砣便有三十来斤,称重的时候要两人用扁担挑穿过提称圆环担起重物,最好再寻一人在前头看称。

这样一杆大秤的价格自然就高,寻常谁去借称,里正都要问的细细的,若实在不放心,还要派水生叔他们跟着去,就怕把这杆秤折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