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196章 地方治理之难,区划正式完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6章 地方治理之难,区划正式完成

“那,圣人,具体作用何如?”

国务总理房玄龄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世民回到座位上。

喝口茶后道:“国家治理需政令统一。”

“令行禁止,中央方针才能落到实处,治理国家才能高效,社会也会更加稳定统一。”

“周代商八百年,分封天下,各自施政,导致春秋战国伐交频频,死伤无数。”

“自秦以来,确立郡县,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实现高效沟通,国家治理大大提高。”

“反观有唐以来,天下虽大一统,但是地方治理仍旧不足。”

“为了探索更好治理方法,早些时设立战时军政一体机构:总管府与行台尚书省,即行台制度。”

“这种制度在大唐统一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逐渐不合时宜。”

“尔等也知道取消原因,行台道长官权柄颇重,很多时候不听中央政令,“管内得专处分”,私自处理一些事务,这就是削弱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说出这句话后,政事堂内一片寂静。

幸亏李世民听不到这些大臣的内心,不然一定是:

“我的好圣人啊,这事不就是从你开始的吗?”

但嘴上自然都是不敢说。

“更重要一点,行台职权范围混乱,造成了国家地方治理体系随即混乱,中央政令难以有效下达,百姓困苦,每每想到此时,朕心揪痛。”

“还有就是地方州县过多,仅以襄州道行台举例,仅此一地方,初置时,便有“统交、广、安、黄、 寿等二百五十七州。”

“全国州县,倍于开皇、大业之间。”

“虽然后续通过“并省州县”,减少了冗杂的行政机构,完成对地方州县的调整,但如今仍旧还有三百一十七州,治理任务仍旧很重。”

“因而朕思索良久,认为朝廷要建立起了直贯基层的监察体系,加强对地方官员履职情况的掌握,有效监督地方落实政令,突破行政阻滞。”

“所以行省制度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汲取历代以来监察制的优点,并将其发扬光大。”

“这个体系将代表朕考察地方官吏,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地理风俗,明晰户口赋税田亩等讯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中央治理地方提供有效信息。有利于落实中央政令。”

“诸臣,懂否?”

“圣人之思。吾等不如也!”老狐狸裴寂率先恭维。

“臣等...”其他人同步附和。

但不得不说的是,如今帝国局面,李世民横空出世的行省制度并不出人意料。

因为,历朝历代对于地方的监察治理都有迹可循。

裴寂认为这一次,李世民也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那么意味着,它属于内阁管辖权内,其中可操作空间那就大了。

时间一转,十二月十八日。

经过三日忙碌,行省区划正式出炉。

如今大唐天下共分为十三个行省区加一特别区。

十三行省分别是:山北行省(陕西关中以北地区加山西全境),陇右行省(大唐关中以西地区)。

剑南行省(川蜀地区大部),山南行省(秦岭以南汉中,湖北大部等)。

淮海行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

河北行省(黄河以北地区)。

原河南道一分为二:

中原行省(河南省全境)。

山东行省(山东省全境)。

原江南道一分为三:江西行省,江中行省,江东行省。

原岭南道一分为二:

粤东行省(福建和部分岭东地区)。

粤南行省(汕尾以西所有大唐地区)。

还有最后一个地方,京畿府!

包含关中地区和洛阳地区,为大唐特别行政区。

至此,大唐初年区划正式完成!

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