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274章 朝会三令定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朝堂官员接二连三的站起身支持,李世民反倒坐了下去。

右手摩挲着龙椅,皇冠冕旒上的串珠微微摇动,李世民目光如炬,但仍旧一言不发。

“二郎无错,依国法办事。”一道声音突然传来。

众人朝至尊北位看去,发声之人正是太上皇李渊。

像是收到什么命令一般,李世民猛然起身。

“起诏:”

“王家事,兹事体大,动摇国本,为求事清,必严查之。”

“具体,一:为辅多部门联合调查团,防止河东地区破坏证据,并护卫调查团安全,调泾州军营千人前往河东。”

“二:事件起因乃土地兼并,以此可知,唐立国之根基正在遭受蛀虫侵蚀,为使事件清晰,朕提议暂停全国私人土地交易,此事由内阁立即拟令,三日后推令全国。”

“三:此事再度与河东裴氏有关,性质及其恶劣,必须严查裴氏,详细查搜家族之经济来源,朕强烈怀疑他们在偷税漏税,一旦发现,绝不姑息,一定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话毕,不少人眼神露出难以置信神色。

首先是千人军这个词。

千人军?那是调查?而且还是泾州精锐?

就河东那个地方,需要一千人维护安全?

正规军五百人就能推平。

更何况先前为了清算裴寂,派遣了十七人的大雪龙骑特种部队,还有寻相带领的五百锦衣卫。

算算时间,这批人已经出发一个月了。

根据断断续续传回来的消息,河东裴氏最开始自然是不满,但在赵孤星的亲切劝解下,他们服气了。

毕竟赵孤星十七人直接闯入河东裴家祖宅,与近一百五十人赤手空拳混战。

最后结果是十七个人是站着的,而裴家的一百五十人在地上哼哼唧唧呢。

面对这么一群猛人,裴家也是懵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收拾掉这十七个人。

那就是动用武器,比如刀,比如剑和箭等。

但一旦动用这些武器,那么性质就变了。

而且裴家也有聪明人,突然而来的这十七名猛人绝对不是普通人,那身手,必定是军中。

一旦己方动用大规模杀伤武器,或许裴家的末日就到了。

而事实上赵孤星确实有这个想法,他想以此逼裴家犯错,但可惜失败了。

裴家没有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继续让家丁拿着木头棒子围殴。

见此,赵孤星立马表明来意,毕竟他们不是神,木棒这个武器战斗力还是比人强。

随后寻相恰好赶到,对裴家的调查从而开始。

接着是暂停土地交易这个词。

这才是这次事件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也是李长河和李世民布下这么大的局的目的。

没错,王守义是李长河专门选择的。

但本意是让他对河东门阀状告,从而开启对河东地区门阀的调查,而后徐徐开始计划,最后完成暂停全国私人土地交易的目的。

更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改变土地制度。

不过要达成这个目的更难,这需要指挥,需要时间,需要复杂的计划,更是要徐徐图之。

甚至于暂停全国私人土地交易这个目的,李长河和李世民都没有必胜信心。

但没有想到的是,王守义竟破局了。

他的性子如此刚烈,存了死志,直接以命打开了一个希望。

这让李长河响起一句话:教训皆由人命启。

古往今来,无数个深刻的教训,来源都不是简单的。

每一个深刻的教训背后,或许都是由人命搭建。

因为很多时候,人啊,不见棺材不落泪。

只有痛和人命才能警醒他内心的触动,达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何其讽刺。

而王守义给了他们机会。

那么一定要抓住,不能浪费机会,想法设法最大程度发挥出王守义死的价值。

最后一个词,查搜经济来源。

这才是釜底抽薪。

一个家族强势的两大法宝,第一是人才,第二是金钱。

人才方面,古代不比现代,皇帝虽然不能全知全能,但堵死你家族上升渠道,还是很简单的。

这样一来,裴家失去一条腿。

此刻已经站不稳。

还有先前,李世民已暗地里让各大商会不与裴家来往,相当于把剩下一条腿干骨折了。

当然,这并不致命,甚至还会有一些商人暗暗交易,堵不住的。

但现在又不一样了,朝廷有了理由去查。

而众所周知,天下豪门大族,没有一家底子是干净的。

那是真不经查的,一查一个准。

只不过以前没撕开脸面,但现在不一样了,谁还管你裴家脸面。

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河东裴氏这次真的完了,谁也救不回来的那种。

断了两条腿的人,相当于狼群中的战士都残疾了。

这群狼崽子的命运便注定了。

其他狼群自然会虎视眈眈。

这就是以势压之,正大光明。

就算最后没查出什么大的黑料,也会自动出现黑料。

而这就是斗争。

你死我活,血腥残酷。

所以朝中人才会神色异变,因为他们知道裴家真完了。

本来还有些人心中骑墙,现在就完全没这心思了。

还想给裴家摇旗呐喊,那真就是有病了。

......

这场会议开的很久,除了李世民表示的那些,后续时间还说了很多,而大臣们也是开始落井下石。

到最后就像是开批斗会,不骂裴家一句,好像就是不合群。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二日的早上七点十五分。

“散朝。”

大朝会虽然散了,但是真正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大唐中枢这台机器开始了快速运转,各种政令和皇帝令开始下发。

迎着朝阳,李世民和李渊站在太极宫一高台上。

李渊:“二郎,你变了。”

李世民一笑。“阿爷,那你说我变得更好,还是更差了?”

李渊深深看了一眼李世民,“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但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承载着的大唐辉煌。”

“希望你不忘初心,守护好李唐江山。”

说完李渊转身离去,留下一个说不出什么感觉的背影。

李世民低语:“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