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393章 迁都之议(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天殿。

今日大殿中,群臣济济一堂,连诸位藩王都前来上早朝。

今日并非正旦、大祀等大朝会,众官员穿的清一色的赤红的朝服,而是往常上朝穿的公服。

朝堂只是色彩缤纷,百官穿着的公服按品级不同,色彩各异,可以说是五颜六色。

站在朝臣最前面的,是在京的诸位藩王。他们穿的是绛红色皮弁(biàn)服,头戴皮弁乌纱帽。

诸位藩王之后,左右两边武文大臣分成两队,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

他们都穿着公服,戴着展角幞头。帽子后侧长长的展角,既可以官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还可避免官员交头接耳。

只有头部一动,官员脑袋后侧的幞头展角就上下抖动,皇帝可以一眼就看到底下官员谁在交头接耳。

前几排的一品至四品大臣,穿着是绯红色的公服;

后几排的五品至七品大臣,穿的是青色公服;

最后几排的八品、九品大臣,穿的是绿色的公服。

仅从服饰色彩,皇帝就可以知道奏告官员的大致品级。不同品级的大臣公服上的花纹也是不同的。

这一天的早朝,朱棣让群臣议论迁都北平之事,在京藩王也一同上朝议事。

一名户部官员启奏道:“陛下,天下新定,迁都花费巨大,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附议,”文官队伍中,吏部的一名官员也站出来,“迁都势必导致官员一同前往新都,一众官员的衣食住行都是个大问题。”

“臣也附议,”工部的官员也站出来反对,“迁都势必要兴建大量的宫殿等建筑,这对朝廷来说是耗资巨大,工程之大,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

文臣队伍中,不断有人站出来反对迁都。

朱棣沉着脸,不说话。

他知道朝中一定会有人反对迁都,但他没想到,反对的人会这么多,反对之声会如此强烈。

他知道,这些反对声音里有忠臣,也有一些心怀叵测的旧朝余孽。

“可有人,支持朕迁都北平?”朱棣扫了一眼殿中的文臣队伍。

道衍和尚穿着一身黑色僧袍,从文臣队伍中走到中间:“陛下,贫僧支持迁都。”

“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何支持迁都?”朱棣看向道衍。

看到朱棣与道衍一唱一和,那些持反对迁都意见的文臣互相看了看。

这时候,许多文臣都明白了,皇帝是真的想迁都,而且是与道衍商量过的。

道衍对刚才各位官员的问题一一作答:

“迁都北平,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仔细的规划与建造。花几年来建造新都,花费平摊下来,国库每一年需要拨付的费用不会太大……

“在北平建造工程,可以吸纳和安置流民,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对之前战争导致的生产破坏,可以起到一定补偿作用……

至于,前往新都的官员,朝廷可以按照新都建设需要,先迁一些富商、乡绅过去,稍后再分批安置迁往新都的官吏……”

道衍对官员们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做了准备,因此,他的回答很有针对性。

他建议先迁富商和乡绅到北平,这一招就是针对性地打击江南的财阀与乡绅。

离开应天府与江南一带,这些富商就没有朝中官员的保护,在北平只能依附皇帝。

这么做既可以断了他们在朝中的联系,打压江南的财阀势力,又能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之计。

吏部尚书夏原吉从文臣队伍中出列,手持象笏(hu)启奏道:“陛下,迁都是大事,要慎重。

“太祖皇帝曾经也想迁都,可最终却没有迁都,这是为何?”

不等朱棣回答,夏原吉自己回答道:“迁都会涉及各种问题,除了各种各样的工程与花销,粮草的供给更是关键……”

周王朱橚打断道:“臣支持迁都北平,粮草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王,粮草问题怎么不是大问题?”夏原吉被打算很不服气。

“陛下之前就住在北平,先前北平还是元朝的大都,怎不见有什么粮草运输问题?”周王朱橚据理力争。

夏原吉愤愤道:“周王有所不知,元朝时运河畅通,运往大都的粮草自然能从南方源源不断地北运。

“可自元末起,战争不断,运河航道常年淤塞,运动少许军粮尚可。供京师耗费与皇宫用度则不能满足。

“若是北方边境出现战事,那粮草更捉襟见肘了。”

周王朱橚并不懂什么粮草运输,被夏原吉一一反驳后,他只好沉默。

成国公朱能代表一众武将发表看法:“迁都北平更有利于戍边御敌。当年,我等与陛下在北平镇守,北元被我们追到草原深处。我等支持迁都北平!”

一众武将齐声附和:“我等支持迁都北平!”

声势之大,直接盖过了殿中文臣的声音。

吵嘴皮子,讲大道理,武将们不擅长。但如果比气势、比声势,就是殿中的文臣再多,都比不过武将的队伍。

郑海提前跟武将们打过招呼,再由淇国公丘福与成国公朱能带头,武将们发出一致的声音。那就是支持迁都北平。

于公于私,迁都北平,对于武将们来说都是好事。

于私而言,他们先前就出自北平府,北平有他们的家人和产业。衣食住行,他们都更习惯于北方。

于公而言,面对北方的鞑靼的侵袭,北平更接近边疆,能够更快地反应并支援边境。

朝廷上分成两大阵营,文臣坚持反对迁都北平,武将坚决支持迁都北平。

两边都不依不饶,吵成一锅粥。

“好了!都给朕停下来!”朱棣大声训斥一声。

他扫视一眼朝堂,一脸不悦道:“朕,想听的是,你们关于迁都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是听你们吵架。”

原本是打算利用迁都之事来分化文臣队伍的,可结果却造成了文臣队伍与武将队伍的对立。

文臣队伍不仅没有被分化,反而有抱团一起反对迁都的趋势。

朱棣第一时间打断了武将与文臣两个队伍的争吵。

分化不成,还起了反作用。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朱棣心里十分不爽。

就在这时,郑海从武将队伍中站出来:“陛下,臣有一个好办法。既可以满足各位将军的镇边要求,又可以解决诸位大臣顾虑。”

一众文武大臣同时看向郑海,一脸不可置信。

朱棣微微惊讶,好奇地问道:“辅国公,你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