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 第655章 平稳发展之总部之行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5章 平稳发展之总部之行2

夜色朦胧中,车队不疾不徐的开着。

张云一边感受着威利斯吉普车外的暖风,一边借着车前的灯光,观察着如今的平辽公路。

自1939年底张云率部拿下昔阳县城后,昔阳南侧的和顺、辽县等地都成为了八路军的战略后方。从那时起,平辽公路就成为了联系独立支队和总部的最主要道路。

独立支队制造和缴获的无数火炮、子弹、炮弹、罐头等物资,正是沿着这条公路,络绎不绝的输送给总部以及各路八路军部队,而总部陆陆续续派来的大量干部和军官,也是沿着这条路,踏上了前往独立支队履职的旅途。

正是有感于这条道路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按照总部和老家的要求,和顺、辽县、襄恒等县的抗日政府,就把维护和扩宽平辽公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日程。

在总部拨付的钱粮物资支持下,也在抗日政府组织劳工的坚持修护下,平辽公路不仅长期保持着较好的路况,且宽度也明显进行了扩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修建时的规模。

不过,由于总部和抗日政府缺少世界主流的公路筑路技术和物料,目前的平辽公路仍然是传统的煤渣路,路面凹凸不平,影响了汽车和马车的行走速度。

而且,旱天时,烟尘起伏;雨天时,车马泥泞。

“看样子,重修平辽公路比我想象中容易很多,目前的宽度已经足够了,无需再扩宽,剩下的不过是地面铺装罢了。”

张云打量着灯光下的公路,感受着道路的颠簸,默默思索着。

………………

由于夜间道路通畅,车速可以提起来,因此仅仅花费了不到7个小时,张云就带着车队从昔阳驱车前进了200多公里,来到了长治周边,到达了总部所在的村子附近。

此时天色仍然漆黑,距离黎明尚有一段时间,但副总参谋长却已经等候在村口,翘首以盼。

“哈哈,张云同志,你比我预计的到达时间还要快一些!”副总参谋长看到车队到达,很是热情的上前拉着张云的手,并招呼着随行的部队和干部们,直接带着大家来到总部食堂。

“奔波一晚上该饿了。先吃饭,先吃饭,吃完饭去休息一会。等天亮了再研究工作。”

“老总,还有很多老家来的专家们,可是盼着你的到来呢!”

张云也没客气,先是安排总部战士们帮助给卡车车队加挂伪装网,随后带着随行战士们去食堂里“大快朵颐”,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面条。

好吧,真的只是普通面条,里面就加了些之前支队送给总部的马肉干,然后还有些咸菜疙瘩和时令蔬菜作为配菜。

而这,已经属于总部的“款待餐”了。

虽然这两年正太军分区源源不断向着总部送来罐头肉食、精米白面等补给,但总部老总们却没有多留,基本都分了出去。

目前平原战场拉扯不断,作战频繁,伤员颇多,总部把绝大部分补给都转拨给平原那边,以便给伤员补充营养,而他们则是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甘之如饴的吃着咸菜和杂粮饽饽。

能吃饱就不错,老总和参谋们对吃食真的不太上心。

唯一一个上心的,就是圆脸参谋了。

可惜,少数服从多数,他也只能在睡前给大家科普一些美食故事……

“大宝,吃完饭,把咱们车厢里拉来的补给物资都给总部搬下来。”张云一边呼呼的吃着热腾腾的面条,一边对着旁边的大宝交待着。

此次张云带来的苏联吉斯-5(ZIS-5)卡车以及美制Gmc ccKw353型军用卡车,都是可以载重3吨以上的好车辆,张云自然不会浪费有效载荷。

后面的车厢里,除了部分警卫营战士外,就是张云此次给总部带来的礼物和给养。

肉食罐头、水果罐头、白糖、药品,以及30吨的黄金。

前面这些物资自然是给总部老总们的补给,而后面则是张云上缴总部的经费,以作为此次从苏联引进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筹码。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张云带着大宝前往了总部,并在总部的会议室里,向着老总以及几位老家的大佬认真做了述职。

说起来,自张云他们占领忻州之后,老家与前线晋察冀、晋冀豫两大根据地的物资人员渠道算是正式打通。相比于过去每半月开启一次的晋中临汾交界的灵石县通道,如今忻州已经完全被独立支队掌握,从而使得晋绥、晋察冀根据地彻底连成一片。

目前,老家跟前线根据地的人员、物资渠道全天候畅通。不仅老家可以极为方便的得到根据地这边的物资补给,两边的干部交流越发频繁方便。

安全可以保障后,越来越多的大佬们从老家进入前方根据地做调研,并带回去真实的情况,以供老家决策。

而张云屡次围绕着国际形势,从各国的利益取舍出发,分析各国为了各自利益如何纵横捭阖,变换立场等,进而准备推测出国际形势的演变,让大佬们大开眼界也深受震撼,打破了过去对苏老大和列强们的滤镜。

滤镜一破,顿时让整个老家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事实证明,在事业欣欣向荣的时候,可以避免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发生。

如今八路军部队发展超过百万,实际控制整个太行山区,基本控制华北平原的广大乡村,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抗战形势仍然艰难,但大家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老家的大佬们,开会最多的就是讨论着华北的局势,讨论着鬼子的攻势,讨论着国际形势演变,商量着如何应对国民政府的政治攻势,如何跟苏联谈判,尽可能争取利益,发展自己的现代工业,进而为后续的更大的目标奠定根基。

所有人的心都在往一块想,劲都往一处使。

…………

“截止目前,独立支队已经拥有正式部队12万人,包括10个野战步兵团,3个防卫团,一个炮团,拥有各类火炮超过1500门。为了方便作战,目前已经将野战步兵团和炮团分解为3个作战纵队。”

会议室里,张云拿着一份资料,对着大佬们侃侃而谈。

“此外,正太军分区拥有后勤部、通讯部、情报部、卫生部4个部室,配置干部7000余人;拥有着财经学校、炮兵学校、军分区医院等单位,各类专业人才数量超过600人;负责指导着10个县抗日政府的发展,帮助发展游击队及民兵近5万余人。”

“最后,则是我们的云烟兵工厂厂,已经拥有一个总厂、三个分厂,拥有全职工人4.87万人,兼职工人7万余人。另外,我们还有十几个民用厂,包括罐头厂、药品厂、防毒面具厂、军用雨衣厂等等,工人总数约2万人。

“相关的产量已经在报告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