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斥候所报,南郡这边居然有着五万左右的孙策军,更离谱的是这里居然也有着三四千的骑兵存在,而且同样都是高头大马。

这可是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孙策的江南之地突然发现了大片的马群吗?

豫章郡和会稽郡的南部地区倒是有大片的荒芜之地,发现一些马匹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就算有马群,为什么居然全是这种优质战马?

这不符合科学,哦,不符合逻辑啊?

而且南郡那边已经有五万敌军了,想必是从长沙那边过来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刘磐和蒯良的军队可就是凶多吉少了。

这已经都超过了刘磐蒯良的大军总兵力了,孙策军没理由放任荆州军进入豫章和庐陵去乱来,反而是集中兵力直接进攻长沙和南郡。

互相偷袭攻打倒是有可能,可是这样的结果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啊,哪一个当权者也不会任性到这种地步的。

所以最后蒯越把情报综合以后得出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孙策军已经把刘磐蒯良击败,然后趁势拿下了长沙和南郡。

这个推论也是得到了刘表及手下的一致认同。

不过随之而来的事情,也是让他们担惊受怕不已。

那就是南郡和长沙郡丢了,那剩下的荆南三郡怎么办?

要知道刘磐大军可是把荆南四郡抽调了绝大部分的兵力,每个郡都只剩下两三千的兵力,而且还要分摊到各个县去驻守。

只要孙策随便分出个万八千兵力的一支偏师,就可以横扫三郡。

所以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到南郡以南四郡的消息,不过所有人都已经有了猜测,荆南四郡危矣,甚至已经失陷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眼前最紧要的就是两件事情。

一个南郡,一个江夏。

南郡那边虽然有数千骑兵和四万多步卒,但是还威胁不到襄阳城,襄阳城依山而建,三面环水,对方没有水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攻城。

那最主要的就是要增援江夏,保住江夏不要被孙策占领。

不过现在水路已经被孙策的水军封锁,走水路援军是过不去的。

而襄阳水军虽然也有数万,但是对上周瑜指挥的水军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要强行突破的话,就必须要倾巢而出,决一死战。

但是万一倾巢而出最后要是战败,那襄阳可就危险了,一旦被孙策的水军封锁了汉江,那襄阳城可就有危险了。

所以要出动援军,现在看来只能是走陆路,所以南郡这边的五万左右的骑兵步卒又成了必须要突破的关键。

但是敌方兵力的数量也太多了点。

以前以为孙策倾尽十郡之地凑齐了水陆十万大军,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孙策治下至少要有二十万的兵力才可能两面开战。

江夏那边有十万,南郡五万,要是南下攻打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应该还有近万,然后治下肯定也要多少留一些驻守当地,更别提庐江和曲阿那边还至少要留下几万兵力防备袁术。

所以这样算下来,孙策至少有二十万兵力都打不住,都要超过二十万才行。

孙策脱离袁术才多久啊,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了这么多的兵力?

不过震惊归震惊,想不通归想不通,当下还是要想办法突破南郡的敌军,支援江夏最要紧。

所以最后刘表及众人商议后,做出决定,由蔡瑁挂帅,蒯越担任军师,然后带领文聘,张允,王威等将,率领水陆大军八万去救援江夏,只留下两万步兵和一万水军防守襄阳。

同时令南阳那边,务必要派兵拖住南阳那边的数千骑兵,不能让他们来到襄阳这边骚扰。

一旦孙策的骑兵出现在襄阳城外,会给襄阳的百姓带来极大的恐慌。

军心民心都将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动摇。

而且刘表不知道的是,下面有人在散会之后,安排人手去了寿春。

而在襄阳准备援军的时候,南郡的孙权和刘晔也在召集手下众将开会。

江夏那边倒是不用担心,黄祖的水军已经没了,所以孙策基本上已经是立于了不败之地。

而孙权现在也不急着去江夏那边和孙策汇合,围攻黄祖。

而是要先想办法解决襄阳的援军问题。

所以孙权征求了刘晔徐庶以及众将的意见之后,决定直接把大军移动到南郡最北端,准备在那边伏击或者拦击襄阳的援军。

只要把襄阳的援军打败,那么江夏就会孤立无援了。

襄阳有步军水军十万多,具体多少不太清楚,但是现在刘表已经知道南郡这里有五万兵马在了,所以要派遣援军就要超过这个数量,也就是必须动用襄阳守军超过半数的力量才行。

只要把这一波援军消灭掉,那襄阳都没有能力再派遣第二波援军了。

成功与否就在这一战而已。

所以孙权调了两万郡兵去往武陵郡,防备刘繇杀个回马枪,然后把那边的两万精锐山地步兵调回南郡。

然后孙权带着五千骑兵,两万多山地步兵,近四万交州军还有两万扬州的郡兵,共计八万八千大军,北上伏击襄阳的援军。

在那边,孙权亲自带人去侦察地形,也选中了三处伏兵之所。

因为很大概率蒯越会跟着援军而来,伏兵之计不一定能成。

不过就算伏兵之计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正面硬刚就是。

孙权手下的士兵近九万,除了交州那近四万的士兵战力不强之外,剩下大半的士兵可都是扬州训练出来的,更是有五千精锐骑兵以及两万多山地步兵,而且还有那么多大将在。

军略方面又有刘晔和徐庶在,其他黄忠,徐盛,吕蒙及其他将领和众小将也都时不时的能提出一些有效建议,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除了水军之外,孙权军哪一方面都比荆州援军强啊。

敌军那边唯一需要关注的就只有蒯越,文聘,王威等几个人而已。

至于“常败将军”蔡瑁之流,不值一提。

孙权大军伏击襄阳援军的计划挺好的,而且就算被蒯越识破也没关系,正面对决依然可以取胜,但是最后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最终却没有碰面,更没有打起来。

襄阳援军得以保存,也为日后攻打襄阳增加了难度。

pS:猜一猜,这个人,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