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哈哈哈,这正是我把你找来的原因,孔璋,在报纸要向百姓发行,需组织一个报社,专门出版报纸所用。”

“在我的构想中,魏曹掾负责这报纸的印刷事宜,伟长负责售卖,而你是重中之重,负责报纸的内容。”

“印刷和售卖,魏曹掾和徐伟长有相关经验,已是得心应手,但你这一块你得自己琢磨一下。”

“这……”陈琳有些犹豫,毕竟他未做到类似的事情。

“这内容要遵守几个原则,第一是必须有利于我们,对我们不利的消息,坚决不允许出现在报纸上,例如我军打了胜仗,你就可以写篇诗赋歌颂我们的将士英勇;至于不利的消息,例如有人造谣我军残杀百姓,这是造谣的消息,你就不能登于报纸。”

“第二,要关乎即时的民生,例如春季可以刊登一些春耕的消息等,秋季登一些秋收的消息。”

“第三,消息要准确、真实,不确定的消息,就不要去登。”

……

刘鑫细细地讲解,虽主要是讲给陈琳听的,但魏攸和徐干也在认真听。

“而具体的内容,你可以发布一些官府政令、战场上的消息、百姓民生消息、诗词歌赋等均可以,甚至连话本故事也可以,但要有所分配,别只发一类型的消息。”

陈琳和徐干一听到可以发诗词歌赋,立马打起精神,两人突然感觉到这比出书还好。报纸可是可能有上万人看的。

“将军,这……报社,是不是和书局一样,必须找些人来专门写这些内容?”

“孔璋所言极是,你确实需要学大汉书局,去招募一些专门写各种内容的写手,如果是官府下令,由魏曹掾下发一份即可,如果是写手的文章,他们把文章交给你,由你来做最后的审核。记住,你一定要严加审核,严禁任何不利于我们的内容出现在报纸上。”

陈琳看到刘鑫说得很严肃,心里暗暗嘱咐自己,要注意这点。

“报纸之事重大,一开始时,我们不要发行太多,只是在土垠城先印刷发行,一方面是地方小,我们好控制,另一方面,我会嘱咐左子邑在各地建立造纸作坊和印刷厂,到时可以就地印刷,成本亦会降低很多。”

陈琳正想询问发行后怎么在外地卖,听了刘鑫的话,才知道刘鑫早有安排。他明白刘鑫的意思,报纸一事先在土垠城试行,做好之后才往各地推广。

刘鑫又把21世纪报纸的办报理念给三人一一讲解,讲了近一个小时,把他累得够呛。三人听明白后,就需要着手去处理。

……

几大谋士,只有荀攸在土垠城,刘鑫也常常找荀攸一起喝茶聊天。

“将军,你是否记得两年多以前的一件事情?”荀攸突然一问。

“什么?”

“我听闻两年多前,将军在土垠城举办晚宴,宴请众人,当时我还在辽东,听三叔言,沮公与喝醉了,曾言土垠城之名土里土气的。”

刘鑫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事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公达怎么突然说起这事了?”

“将军自从据右北平至今,已有八载,今据四州之地,霸业已成,不日亦将南下,争夺中原。”

“如此基业摆在眼前,土垠城最初不过一小城,正如公与所说,土垠之名确实有些土气了,配不上将军的霸业。”

刘鑫顿时疑惑起来,荀攸多年在外征战,少回右北平,怎么突然提及此事了。

“四年前,我在土垠城,还曾去过将军府上呢!可去年回土垠城,却发现将军府上似乎没什么变化。”

“公达,以你我的关系,有话你直说便是。”荀攸拐弯抹角,刘鑫都不耐烦了。

“将军平日生活简朴,可身份地位不一样了,简朴却未必是件好事。四年之前,将军不过就是右北平太守,而今已是征北将军、幽州牧,亦被封县侯,曹操迎回天子,多半亦会封官来拉拢将军。将军这府邸却显得落魄了,不足以彰显将军的身份地位。”

“公达,莫非你想劝我修建将军府?你知我无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钱财,四州之地,仅幽州多年平稳,已呈繁荣之象,冀、并两州因战乱而荒凉,定北州更是如此,这些地方都需要投入钱财,加以建设,我处处缺钱啊!”

荀攸看到刘鑫哭穷,反而有点不好意思说下去了,便尴尬地笑了笑:“哈哈哈哈!将军,全天下或许只有你会嫌弃冀州荒凉。”

“如今的冀州确实不如幽州繁荣,但冀州底蕴仍在,人口众多,将军治理得当,几年之后,冀州便能恢复生机,超过幽州。”

“邺城更是人口密集,与邯郸相距不远,人口近二十万。若将军好好发展邺城,邺城未来人口达到五十万亦未必可知。听闻袁绍在邺城生活奢侈,还建了皇宫。”

“土垠城本来只是一个只有一两万人的小城,发展到今日二十多万人口,已是让人难以相信,只是再怎么发展,恐怕也很难赶得上邺城。”

“将军可否考虑一下,将治所移至邺城。一则邺城人口多,更容易发展,二则靠近中原地区,对我军南下很有帮助,有利于将军吸纳天下人才,对我军日后治理地方更有帮助。”

刘鑫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荀攸是希望他把治所移到邺城去。

“土垠城太靠北地,距离中原太远,得中原者得天下,将军谋取中原,自是应该在中原一带建都。”

刘鑫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迁移治所,非同小可,需慎重考虑。”

“历朝历代,皆以中原为都,只因中原的特殊地位,黄河、长江流域土地富饶,能养活一方之人。中原又处于我大汉的中央,有利于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地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