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对这些财宝没什么兴趣,带在身上也不方便,你还是找找其他买家吧。”施哲把玉尺还给小胖子,再一次拒绝。

“行吧,若是两位客人事后回转心意了,可以来吴家巷子找我,那有一处荒废的老屋,我就住在那。”小胖子没有继续纠缠两人,否则只会引起客人对他的厌恶感,有些失落地收回玉尺,揣回衣兜里。

“好,等我离开北河省之前,我会再来这个镇子一趟,到时候这两件宝物要是还没卖出去,我就买了。”施哲承诺道。

小胖子看着施哲一脸真诚,不像是在撒谎,嘴角一咧,说道:“不用麻烦了,过几天还没卖出去我就低价卖给那些商人了,家里缺粮食,等不及了。”

“朝廷没有发下救灾粮食吗?镇子靠近边界,可以跨省去南边的省份买些粮食。”施哲有些不解。

“有人试过了,带着二十两银子去了附近几个福临省内的镇子,只带回来两斗米,米价已经涨到八两白银一斗,还是有价无市,那人给了米铺掌柜四两白银的好处,才换来的粮食。”小胖子如实说道,“至于救灾粮食嘛,刚开始衙门还会开仓放粮,在几处地方搭棚施粥,然而没出一个月,就贴出告示,说官府粮仓空了。”

小胖子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聊天,压低声音继续说道:“说是施粥,其实和清水无异,碗里瞧不见几粒米。要说真正的救灾粮食,还得是去年旱灾之初朝廷分发的海鲜鱼板面,我有幸尝过两次,油水十足,真有虾肉、蔬菜干,还有那些官老爷才吃得上的细盐,那滋味,简直绝了,要是放在酒楼里,卖上几十文一碗我都不嫌贵。可是没多久,海鲜鱼板面就没了,衙门给出的回复是施家工厂被贼人放火烧了,没法再向北河省送来泡面了。”

施哲皱着眉头,他记得那场火灾并没有给工厂带来多大损失,为了吸引朝廷的关注,揪出幕后真凶,这才谎报说工厂无法继续向灾区运送赈灾粮食。可仅仅停工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有充足的库存,期间工厂从未停止过向灾区运输泡面,没想到被地方官员以此为借口,扣押下了赈灾粮食,趁机中饱私囊。

“我从南方而来,也听说过施家工厂生产赈灾粮食的事情,据我所知,从去年旱灾爆发开始,工厂一直在为两河省运输泡面,从未间断。”施哲解释了一句,他想知道北河省的百姓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这我们哪能不知道啊。”小胖子拽了拽袖口,轻声说道,“肯定是那群官老爷把赈灾粮食藏起来了,这么好的东西,谁不心动。”

施哲松了口气,继续问道:“你们不怪罪施家工厂吗?”

小胖子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和他一般大的小孩,被施哲这个问题问迷糊了。

“为什么要怪罪施家工厂啊,我们感谢那位施家少爷还来不及呢。你不知道,当初海鲜鱼板面里的调料包,我吃了整整一个月,倒一点在热水里,淋在米上,可好吃了。”说到这,小胖子下意识地舔了舔舌头,回味其中。

施哲回头看了一眼黄滨,两人眼中皆是肃然。

“先不和你们说了,衙役来巡查了,我先走了!”小胖子忽然瞥见远处走来的几人,朝施哲两人摆了摆手,着急说道,而后一个转身,一溜烟地跑了,奔跑的速度与他肥胖的身材极为不符。

施哲回头看去,几个膀大腰粗地衙役走在街上,左右观望,似乎在寻找陌生面孔,这一条街上的摊贩,在县衙备过案,他们都熟悉。

“你昨天才来的这条街,知道规矩吗?”

几个衙役停在街道末尾的一个摊子前,看着一脸络腮胡的男人,笑咪咪地问道。

“知道。我所有的货物都在这了,您随便挑一样。”男人说道,指了指地上的宝物。

“上道啊。”为首的衙役哈哈大笑,蹲下身,看了一圈,最后拿起一支簪子,“正好家里的婆娘想要簪子,就它了。”

为首的衙役摆了摆手,满意地带着身后衙役离去。络腮胡男人瞪了几人的背影一眼,轻轻呸了一声,光张嘴不出声,生怕没走远的衙役听见。

主仆二人没继续闲逛,回了客栈,在店小二的热情招呼下,在大厅里坐了一会儿,要了一壶茶水。施哲心中很是感慨,几个月前在永嘉收到消息时,心底已经有了大概得准备,知道灾区的百姓过得苦,没想到这才抵达北河省的边界,就亲身体会了一把。

这个小镇上的百姓算是幸运的了,还有粮食可以购买,真正的重灾区,才是最可怕的,《千里饿殍图》是写实,不是写意。而最让施哲气愤的是,这种人命关天的关键时刻,竟然成了地方官员大肆谋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如果不是工厂生产泡面,运输队回来后及时上报,他或许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大灾之年百姓的无助、痛苦。幸好地方的百姓没有因此怨恨施家,否则他真要向京都讨要一道圣旨,砍掉几个狗官的脑袋泄泄气。

“黄护卫,刚才暗卫送来什么消息?”施哲喝了一口茶水,问道。

黄滨从衣兜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施哲,“不清楚,不是纸条,是京都送来的信。”

施哲接过信封,瞧见了封面的印章,这是皇帝的信,轻轻打开,细细阅读。

信中内容不多,言简意赅,然而每一件事情都足以令施哲惊讶。

“京都方面的信。”大厅里就只有主仆二人,掌柜的在打瞌睡,店小二去后院忙活,施哲压低了声音,没人知道他们的对话,“皇帝要下旨命我为巡北河省黜置使,严查赈灾粮食贪污案,圣旨已经在路上了,过几天就到。”

黄滨自然知道黜置使这个官职的分量,一脸惊讶,皇帝竟然如此信任施哲。

“另外还有一件好事,因为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朝中反对科举制的声音逐渐减弱,礼部、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官员已经着手开始准备第一届科举的事了,皇帝还在信中提到,之后会有翰林院的官员前来北河省与我商讨相关事宜,第一任监考官由我来担任。”施哲苦笑着说道,没想到他还有成为监考老师的一天。

“陛下这是要少爷提前去京都?”

“对,此事不急,至少还得五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开启一次全国的大考。以前我和助理编订的算数、地理、科技教材印刷了几套,已经让人送去京都了,当作辅助资料,各个学科的教材会有翰林院与国子监等几个部门的官员编写,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教材发行至全国各地,交到考生手里,约莫也得一年左右,剩下三年,制定考试流程,从乡镇开始选拔人才,层层筛选,离真正的京都大考,还远着呢。”

“不过工厂的助理和教书先生有的忙了,他们比洛朝的任何人都熟悉这些学科,我已经写信告诉安大了,等科举制度定下来后,工厂就开始对外招生,专门教授那几门学科,也算是我对助理、老师们的补偿。”施哲说道,没想到工厂都要开始涉及教育领域了。

“如此一来,他们终于算是熬出头了,从落魄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一代名家,若是学生之中有人高中,名声必将外显。”黄滨感叹道,由心佩服施哲的头脑,不愧是商人后代,虽然是在为朝廷办事,可始终能从中获取最大、最广泛的利益,关键在于直接获益者是施哲身边之人,这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收拢人心的手段。

“不仅如此,别忘了工厂学塾里的那些孩子,他们是最早接受学科教育的一批人,也是最有希望通过科举入仕的。”施哲在科举一事上的私心很大,他不希望凝聚近万人心血的工厂在有朝一日因某些因素毁于一旦,只有亲手把工厂里的孩子送入朝堂,让他们成为工厂的保护神,这个“乌托邦”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少爷有心了。”黄滨瞬间明白其中关节,赞赏道。

“还有一件事情,关于我的私事,皇帝询问我是不是不愿意娶李将军的女儿为妻,若是不愿,他可以收回旨意,但前提是要与公主定下婚约,这才能堵住李将军的嘴,毕竟公主不能与其他女子共事一夫。”施哲在黄滨面前无话不说,这种事情他也拿不定主意。

“按照少爷的话就是‘贼船易上不易下’,如果我猜的不错,皇帝陛下这是想让施家与皇家联姻,安抚人心。”黄滨笑着说道,若是老爷子知道了这件事,哪怕知道订婚之事是假的,他也会按着施哲的脑袋答应下来,只要圣旨一下,就算皇帝日后反悔违约,他施哲又能怎么办,生米都煮成干饭了,还不得老老实实地当驸马爷,施家也会借此鱼跃龙门,成为皇亲国戚。

“唉,这是一方面,你是没看过李将军的信啊,他就一个独女,宠爱有加,若是因我失了脸面,毁了人家清白,下半辈子我就得常伴皇帝左右了。”施哲惨笑,唉声叹气。

“什么意思?”黄滨摸不着头脑,不理解施哲的这番话。

“你想想宫里时常陪在皇帝身边的还有谁。”施哲投去一个哀怨的眼神。

“这……”黄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按压不住嘴角的笑容,这位李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