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相公的夸奖,郭婉莹、祝灵珊和吴亚馨都是一脸的开心。

她们早就想为国公府尽一份力,如今不仅在义诊中为国公府赢得了好名声,更是保护了后宫嫔妃,也算是大功一件。

朱元璋风风火火地赶回宫中时,张太医早就为安妃诊治过伤口了,伤口不深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是受到了一些惊吓而已。

“皇上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一碗安神的汤药,安妃娘娘喝上两次自然就好了。”

朱元璋挥挥手,张太医立马退了出去。

想起当时的情形,安妃仍心有余悸,开口说道:“皇上,这次多亏国公府的几位夫人,不然臣妾的这条胳膊估计就保不住了。”

接着安妃将整个事情的经过仔仔细细给朱元璋讲了一遍,当听到国公府侍卫欲牺牲性命保护她们和高志云几位夫人手握唐刀的时候,朱元璋心中不禁一颤。

所谓上下一心,也不过如此吧!

朱元璋再一次对高志云刮目相看,从这件事情可见国公府上上下下团结一致,可见平日里就把忠君爱主的思想贯穿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了。

“李公公,拟旨。”

“小的在。”

“国公府侍卫护卫有功,每人赏赐五百两白银;国公府四位夫人临危不惧,实乃我朝女子之楷模,每人赏赐五百两黄金、绫罗绸缎百匹。赶紧去办吧!”

朱元璋安抚了几句后便起身回到了御书房,此时汤和早已经在此跪了半个时辰了。

汤和心中也是无奈,一品国公大婚之日被行刺,皇上的嫔妃受伤,关键是保卫嫔妃的二十名禁军无一生还,最终还是靠高志云和他的侍卫力挽狂澜,不然的话肩膀上这颗脑袋恐怕就要搬家了。

朱元璋脸色铁青地坐在椅子上,厉声呵斥道:“汤和,你到底是怎么管理禁军的?这么多的刺客进城你们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吗?”

面对这两个问题,汤和也是无言以对,只能拼命磕头承认错误。

“皇上,都是微臣管理无方,还请皇上降罪。”

朱元璋一把将书桌上的奏折推翻了,怒气冲冲地说道:“降罪,降罪,降罪有什么用吗?现在还有那么多刺客隐藏在城中,你觉得他们想行刺你的话,你能逃得掉吗?”

汤和背上的冷汗瞬间就流下来了,金陵城文武百官的府邸能抵挡住二三十名刺客袭击的恐怕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微臣这就去加强防卫,务必保证金陵城的安全。”

“记住,两日之后拿不到人的话,你这个禁军统领也不用当了。”

汤和颤抖着应了一声,匆匆离开了御书房。

两日?

这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汤和唯一能想到可以解开此局面的人就是高志云,可是今日是高志云大婚之日,胳膊又受了伤,汤和也不好意思前去打扰,只能安排抓紧排查城中的大街小巷,务必尽快找出刺客的藏身之地。

高志云可没有汤和想得那样,此刻还在房间里和夫人们有说有笑呢,知道胡雅婷前来催促才前往鹿鸣居。

今日的鹿鸣居张灯结彩,四层高的建筑上挂满了彩旗,宴请的宾客们早已经在包厢等候了。

朱元璋像往常一样站在窗边欣赏着秦淮河的风景,此刻马路上的行人并不多。

这也不能怪他们,此时的鹿鸣居四周站满了禁军,这架势谁见了都得害怕。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的刺杀可对高志云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只见他笑呵呵地和众位宾客打着招呼,时不时地还搂着朝中大臣的肩膀聊上几句。

来到四楼包厢的时候,众人纷纷拱手行礼,高志云回以抱拳之礼,接着来到朱元璋的身旁。

“安妃没什么大碍吧?”

“无妨,只是受了一些惊吓而已。还是多亏你的夫人们出手相助,否则这次皇家颜面都要丢光了。”

高志云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安慰道:“不要动怒,这都是小场面,不值得啊!”

“哼,还有那么多刺客藏在城里,不把他们找出来怎么能让朕安心呢?”

高志云嘿嘿一笑,凑到朱元璋的耳边说道:“反正伤不到你,我等下给你一瓶鹿茸锁阳酒,你回去好好安慰一下受惊的几位嫔妃!”

朱元璋挥拳重重地打在高志云的胸膛上,瞬间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为何,高志云总是三言两语就能逗得朱元璋开心不已。

“你呀,越老越没个正形了。”

高志云捂着胸口说道:“真的是,不要就算了,我还舍不得给你呢!”

朱元璋眼睛一瞪,怒骂道:“他娘的,要是不给,老子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高志云哈哈大笑起来,调侃道:“你们看看,他还急起来了,我今日心情好,不和你计较。”

说着,高志云便拉着朱元璋前去就坐,朱元璋刚刚也是故意和高志云开玩笑了,此时也乐呵呵地坐下了、

众人见状纷纷落座,高志云朝着门外的侍女打了一个招呼,侍女微笑着点点头,开始安排上菜。

转眼间,每人的面前多了一个小小的罐子。

朱元璋率先打开了盖子,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可是定睛一看,这不就是鸡蛋羹吗?

眼见众人都露出疑惑的神情,高志云笑而不语,只做出了一个请用的手势。

朱元璋挖起一勺送入口中,鸡蛋鲜嫩弹滑,香气十足,顿时征服了他那挑剔的胃口。

朱元璋连忙舀起第二勺,这时他惊奇地发现鸡蛋羹之中多了一条白白的小鱼,放入口中品尝更是鲜味十足。

“你不会告诉朕这是太湖的银鱼吧?”

高志云嘿嘿一笑,开口说道:“皇上果然见识广博。”

原来高志云和王诗晴在苏州大婚时就向望湖居的张老板询问如何将太湖三白运回金陵,可是高志云返回金陵之后气温骤降,无奈之下才推迟到现在。

这一次婚宴上用的太湖三白正是第一批运抵金陵的,可是花了镖局不少气力呢。

宋平曾经问过高志云这样做值不值,毕竟让十几名镖师费尽气力运些鱼虾到金陵城有些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