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36章 孔明仲达九阵暗斗,古今绝响十面埋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孔明仲达九阵暗斗,古今绝响十面埋伏

却说那诸葛亮、司马懿两人一番明争暗斗,手谈文对!

斗策:

针砭时事,策论天下!

引经据典,博古论今!

斗法:

兵法韬略,阳计阴谋!

奇门遁甲,六丁六甲!

正奇贯穿,胜败相依!

斗将:

看看这双方武将还是算了吧,本来就不多,万一不慎被砍,无人冲阵那可是头疼!

【斗阵】:

再听那司马懿脆声说道:

“斗策、斗法,一番下来吾不如你,依然如此过于文斗,甚是无趣!

斗将,吾本不愿!

咱斗阵如何!?”

诸葛亮亦是脆声笑道:

“请便!吾奉陪到底!你说如何斗!?”

司马懿直奔主题:

“【一字长蛇阵据蛇推演】:

两翼骑兵,蟒势凌厉!”

诸葛亮当即回道:

“如若破阵,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即可!”

司马懿又道:

“【二龙出水阵若龙作战】:

兵分两路,仿如二龙!

二龙隐与阵中:

龙本阳刚,水本属阴,

龙在水中,阴阳相调,

万事俱安!

二龙出水:

威势大增,势不可挡!”

诸葛亮自回:

“欲破阵,分以牵制二龙不使交合即可!”

一说【三山月儿阵】:

总结以上两阵!

一说【天地三才阵】:

前文已说,自不赘述!

司马懿又道:

“【四门兜底阵】:

四方排兵布阵:

东青龙、西白虎、

南朱雀、北玄武!

中间向前,天地三才阵。

两头回撤,四门兜底阵。”

诸葛亮挥扇道:

“此有何难,欲破阵,两两对抗即可!”

司马懿略有躁动:

“那【五虎群羊阵】:

互相穿插,倒八字列阵:

主攻心,以势先声夺人!

你且说如何得破!”

诸葛覆扇对曰:

“欲破阵,只需更强气势!以强凌强,以暴制暴!

如何能难得住吾!

仲达!不若你稍作歇息,且听吾说来几个阵看看。”

司马懿自是不急道:

“唔!请便!”

诸葛亮颔首:

“那【六丁六甲阵】:

奇门遁甲,六壬推演,

六丁六甲,鬼神仙妖!

恐惧迷惑,摄魂夺魄!

汝可破得此阵!?”

司马懿呵笑道:

“鹅…鹅鹅…此阵能识,那便能破嘛!

先以蛮兽冲阵,再一队兵马即可破之!”

诸葛亮又道:

“吾自知【七星北斗阵】:

天罡北斗,七星对应:

上依玉冲,下序璇玑,

占七位:

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

摇光。

以势包围,阵式变化,流转不息。

此阵吾不知何解何破,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沉吟对曰:

“阵是好阵,亦不难破矣!先天倒排,七星顺挨,力压天权而抢北极天枢,拔得先机以静制动,此阵必破!

难点在于,冲阵压天权之将必是盖世勇猛!”

诸葛亮抚掌笑道:

“仲达高见,此阵吾不如也!”

紧接又道:

“还有一【八门金锁阵】:

休、生、伤、杜、

景、死、惊、开。

八门方位、星象、地形,

揉以奇门遁甲,

演八卦阵而来,

阵中又分八阵!

早年间由曹仁所摆阵法,不知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哂笑道:

“此阵未扬名时,尚唬得住人,对于你我二人来说,破之简单,不做赘述!”

诸葛亮亦是赞道:

“仲达之言甚是!”

诸葛亮又道:

“【九宫八卦阵】:

又称黄河九曲连,步入九宫八卦阵,流连忘返,可谓:

人在宫中走,一览千古情。”

司马懿忽朗声道:

“一环扣一环,此有何难!”

诸葛亮附言道:

“倒也是,不过还有一阵:

【十面埋伏阵】:

十大古阵之一:

此乃韩信成名阵法,

天上地下、四面八方,

草木皆兵,鸢飞天兵!”

【韩信也正是靠此一阵助高祖刘邦击败了项羽。不过限于古代科技,能把“兵”布到天上的只有“兵仙”韩信一人(韩信当时天上布的兵是“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其它的十面埋伏阵都是“伪十面埋伏阵”。】

诸葛亮稍有停顿道:

“此阵亦不知何解,众皆说最怕一字长蛇阵或是混元一气阵,可此乃虚妄之言,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自是叹息道:

“孔明勿要谦虚,此阵实难耳!莫不是你我二人不能破之,乃是韩信之后,无人可布的此真正十面埋伏!”

诸葛亮附言道:

“仲达之言最是如此,确再无人可布得此阵精髓!”

两人自是一阵扼腕叹息,只见那司马懿忽又道:

“孔明!汝当真敢和吾开战!?

诸葛亮正言道:

“如何不敢!必战!”

司马懿篾笑道:

“哼!……汝休要虚张声势,不过几千兵马耳!如何敌得过吾【四万】雄师!”

诸葛亮覆扇朗声道:

“吾【万余】大军岂是摆设!况且,若要胜得仲达,何需万余,五千足矣!呵…呵呵…”

司马懿又略有躁动道:

“孔明欺吾太甚!既如此,那叙谈到此结束!待吾整兵列阵来攻!”

诸葛亮脆声道:

“结束便罢!待吾摆阵,汝且来攻!如何!?”

司马懿冷声道:

“汝尽管布阵,吾自等着!

众人皆知,吾虽不是一般正人君子,可也自诩高雅!

偷鸡摸狗之勾当,吾自不为!”

诸葛亮附言道:

“如此最好!待吾归去摆阵,随你来攻!”

此二人皆是各自站起,正欲告别,又闻司马懿道:

“孔明!今日!吾必于街亭堂堂正正打败汝!

否则世人只知诸葛孔明,不知司马仲达!”

诸葛亮略犹疑而正言道:

“哦…?!仲达一向韬光隐晦,藏锋露拙!今日这般却是为何!?”

司马懿亦是正色道: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吾磨剑十余年,当是此时利剑出鞘耳!”

诸葛亮闻言一凛,那自是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平声道:

“且放马过来!告辞!”

言讫转身端坐四轮车,亲兵自是急推而归汉阵!

司马懿亦是脆声道:

“可要看好喽!告辞!”

这里说明一下:

【天罡北斗阵,北斗七星阵,北斗七星八卦阵】

北斗七星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类的先祖燧人氏在昆仑山观察天道,命名北极星,后逐步形成斗转星移文化。

更为有意思的是把四季的北斗七星图,合起来,就是一个卍字符。

【万字符,唐武曌武则天定义卍为万】。

【更符合:斗转星移!】

可能是巧合,可是哪来的那么多巧合呢!

【先别说卍字符起源于佛教,不一定噢!】

佛教的起源时间大概距今2500年左右。

而最早发现该符号的是在中国甘肃马家窟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而这些陶器距今已经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

毫不夸张的说,其实万字符,就是北斗七星四季旋转图,它代表的是宇宙、万物旋转生化。

据考证,万字符文化起源于中国远古,至少在9000年以前就已经形成,后传入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地文化的源头。

北斗七星阵应合宇宙天地大道,是天地大道的显现图,因此作用巨大。

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其中的玄说的就是北斗七星显现的宇宙大道旋转之道。

历史上,天罡北斗阵是存在的,布阵的7颗“星”需要有一定的武力基础,但由于该阵对“七星”的能力、步伐、相互熟悉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很少能成阵。

金庸先生以《射雕》和《神雕》两部武侠小说,彻底将天罡北斗阵发扬光大,人们才惊叹,原来真有此阵。

由于历史上的真实例子乏善可陈,咱就以金庸大师的虚构作品来举例,希望大家莫怪。

在金庸老爷子的笔下,王重阳的7个徒弟虽然武力平平,合力也很难战胜天下五绝之一,但一旦形成“天罡北斗阵”,则威力无穷。

不管是梅超风,还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都无法单独攻破此阵。后来黄药师和欧阳锋合力,靠欧阳锋背后偷袭,杀掉全真七子之一的谭处端,因此破阵。

余下的“全真六子”为了对付黄药师,只得将第二代弟子尹志平强行补位,但由于尹志平武功平平,他们又拉上“江南七怪”之一的柯镇恶合作,尹志平和柯镇恶共占“天璇”位,这8个人组成天罡北斗阵,竟然困住目中无人的黄药师。

【额,这尹捡尸和柯吹牛,竟有如此高光时刻!…】

黄药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目中无人,却对天罡北斗阵佩服不已。

天罡北斗阵最为壮观的场景出现在《神雕》中,郭靖带杨过上全真教,误被认为是奸细,因此众位第三代弟子用14个天罡北斗阵,布成了一个大阵,合计98人组成,郭靖当时武功天下第一,面对一帮“徒子徒孙”辈的小道士,久久不能突破,只得望洋兴叹。

因此,古人说该阵可以用于冷兵器时期的战场大战,所言不虚。

天罡北斗阵固然厉害,在“双雕”中几乎无人能敌,但它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北斗星的第四颗星,也就是“天权”位置,连接“斗”和“柄”,是该阵的关键,因此承担进攻和防守的义务更多。

若想破此阵,必须先除掉“天权”,因此,布此阵时,需要一位能力超群的人居“天权”位。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武功最高,因此长期居天权位。

第二,北斗七星的前两颗星,即天枢、天璇二星连成直线,并且延长五倍,就是着名的北极星。

因为北斗星和北极星位置相对固定,而且北斗星四季旋转,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在围绕北极星旋转。

所以,天罡北斗阵不管怎么移动,都是在围绕北极星位旋转。这就给天罡北斗阵留下一个“bug”,所以,若想破阵,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北极星位,只有占北极星位置,才能以静制动,找到先机。

但天罡北斗阵既然知道北极星位是缺点,因此每次都会快速移动,让对手不能轻易占据该位置。

天罡北斗阵出于道家学派,脱胎于古代的星相学,是中古传统文化思想“天人合一”的最佳体现之一。

【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自当:敬畏古人!敬畏自然!自勉自励!耀我中华!】

且说诸葛亮、司马懿二人辞别后,皆是转身,各望本阵而去!

只听一朴簌声………

且看下文那朴簌声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