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忧心农时,但若是能多挣些钱,而且不耽误太多时间的话,倒也说得过去。可这什么大官儿的管家和家丁,真是比监工还狠。让我们拼了命地干活儿,反而缺衣少穿,稍有懈怠就皮鞭子抽啊!”

“我们的一个老乡,担心一家老小,愁出了病,没力气干活儿,竟被说成偷懒耍滑,被一群家丁活活打死了。这一下,大伙儿都忍不了了,闹将起来。后来监工差役来了,非但没有向着我们,反而对我们下死手。”

“就这么着,一群人打成了一锅粥,不知道谁失手打死了一名差役,我们也死了好几个人呢!一看出了人命,大家都慌了,我就招呼着一起逃走。与其说是逃命,不说是着急回家种地,我也是在家里被抓的。”

朱来财讲到这里,就止住了。再看朱元璋,脸色非常难看。他问朱来财:“出了这种事,你们为何不报官呢?官府会还你们公道。”

“哈哈!”朱来财突然放声大笑,“报官?这些事儿,哪一件不是当官的做的!听说那个大官儿是什么国公、大将军,谁惹得起。报了官,到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我呸!”

“大胆刁民,敢对陛下如此无礼!”一名礼部的官员,出言呵斥。

朱元璋一瞪眼,那官员立马蔫儿了,赶紧闭嘴,不敢言语。

“你接着说!”

“再说了,朱重八,当年你们家过不下去的时候,活不了命的时候,你怎么没报官呢?如今你当了皇帝,又让我们去报官啦,不觉得好笑吗?你的那些官儿是什么样儿,恐怕你自己还不知道吧。哈哈!”说完这些,朱来财又是一阵狂笑。

朱元璋被他最后话气得脸都绿了,张着嘴竟然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两边的官员大气儿都不敢喘,朱标也不想去触霉头,坚持沉默是金。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大手一挥,说道:“把他带下去,好好看管。”

就朱来财被架着转身离开的时候,他又来了一句:“皇帝陛下,草民再送您一段家乡的花鼓词——‘说钟离,道钟离,钟离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一年更比一年慌’”

听到这个小调,周遭的官员都在心中暗骂朱来财不得好死,死到临头还要恶心人。就这么一支小调,不知道要葬送多少人命,准确的说是官命。

朱元璋虽然背过身,但从肩背的起伏可以看出他在大口地喘气,半晌才说了句:“都散了吧。”

王祈年高声唱喝退朝,群臣如蒙大赦,施礼告退,然后作鸟兽散,匆匆离开了奉天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工部的个别官员,如丧考妣,低头耷拉脑袋,而有些人则面露喜,高兴看到别人倒霉。

朱标站在一旁,没有动。他心想,今天朱来财的一番话,对便宜老爹的触动想必是非常大的,肯定会找他说话。

大概一盏茶的工夫,朱元璋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王祈年刚想上前询问,被朱标摇头制止。就在此时,朱元璋发话了:“太子,跟咱来,去御书房。”

朱元璋大步当先而行,朱标紧随其后,一干侍从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乾清宫殿门前,斥退了伺候的,只有父子二人进了御书房。刚到书案前,朱元璋就抄起桌上的瓶瓶罐罐、笔墨纸砚,摔了个满天飞。

“父皇息怒,保重身体为要。”朱标不敢近身,怕遭了池鱼之殃,一旁开口劝道。

“息怒?刚才朱来财的话你也听到了,这才立国几年啊,就敢这么干。前元灭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他们是觉得咱手里的刀不够快嘛!”朱元璋边摔东西,边骂。

“父皇,儿臣想,这绝对是个别现象。皇家开大工,泼天的工程,在上面动心思的人确有不少。此次临濠民变,也定然有官逼民反的原因,但真正的执行人也未必见得就是什么高官显贵。至于朱来财言语中涉及的宋国公府,据儿臣揣测,冯叔叔一定不知原委,也没有授意。”

“建宅子、买田地,普通的人家发达了之后大都如此,何况位极人臣的公侯勋贵。自立国以来,父皇对臣子们三令五申,时时教诲要以天下百姓为念,不可贪赃往返、奢靡浪费。儿子想,叔伯们多数心里是领会了的。再加上前阵子,父皇通过韩国公敲打了一干淮西文武,他们应该也知道收敛。儿臣妄自揣测,这场民变应该是下面的人,仗势欺人,压榨过甚导致的。”朱标将自己心中所想讲了出来,他觉得现在不能对开国功臣们大动干戈,只要惩办直接责任人就可以了。

“光讲道理就行了?自从咱赐了免死铁券,有些人就开始有恃无恐,肆意妄为了。仗着有功于朝,跟咱有些交情,为所欲为,罔顾国法。这种人不杀,还留着过年吗?”朱元璋余怒未消。

“父皇,孔子云:‘不教而杀谓之虐。’”

“混账,跪下!”

朱标话还没说完,朱元璋扭过头,对他大喝一声,吓了他一跳。朱标二话不说,扑通就跪下了,抬头望着便宜老爹。

“你的意思是说咱是无道的暴虐昏君?”

“父皇,儿臣不敢。儿臣的意思是,教而不化,诛之是为王道。”朱标毫不退缩,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既然赐了免死铁券,当然不是食言,但也不能由着他们胡来。儿臣建议先给他们立下规矩,虽然有铁券在手,可以犯律不死,但不是无限次。一而再再而三地枉法,那就不能怪国法森严啦。到时候,也没人敢出言求情了,也不至于玷损父皇的圣德之名。”

“嗯,有些道理。咱把丑话说在前头,对他们也算仁至义尽了。”朱元璋思考了片刻,心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父皇明鉴。另外,这一点不仅仅针对手握铁券的功臣们,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想要仰仗特权,屡次视法度为无物的人,无论功劳多大,身份多贵,在我大明朝只有死路一条。”朱标想正好借此机会,给朱元璋灌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为后续整治那些亲王做点儿铺垫。

“嗯。依你之见,此次临濠民变,该怎么处理?”朱元璋似是看穿了朱标的小心思,随口答应了一声,就岔开了话题。

“好吧,你要是不办,等哪天我上位了,我来办。”朱标心中暗想,听到皇帝询问,略一思考,回答:“儿臣认为,还是应该派人前往临濠查证朱来财所说是否属实,特别是死伤人命的细节。若果如他所言,闹事的工匠也是被逼无奈,虽然法理难容,但情有可原,还请父皇念民生多艰,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