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雄汉重铸 > 第132章 久违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荆州前线,当初在曹仁留守宛城,拖住刘备大军之后,徐晃,张辽率领兵马撤到了荆州边境。背靠后方,他们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和休整。

随后曹操又令曹彰率许昌三万兵马来援,十多万兵马固守城池营垒,拒不与刘备交战。

前线,刘备军营。

“孝直,情况怎么样?”

大营中,庞统与法正一会面,庞统便问法正道。

庞统安顿完荆州后方军务之后,便赶忙来与刘备会合。

法正面色严肃,道:“军情不容乐观啊!”

庞统闻言眉头微蹙,听法正继续说道。

“敌军当初主动从江夏撤退,保留着大部兵力。曹仁死守宛城拖住了我军,致使敌军撤退之后获得了喘息之机。”

“有了充足的供给和休整时间,曹操之子曹彰又率兵增援。敌军兵力已和我军相当。”

“敌军明白,我军北进是为了策应雍凉。所以徐晃,张辽率军固守于鲁阳,伏牛山一线。依靠坚城营寨,固守不出。”

“我军几次攻打皆无功而返,敌军在前方设置了层层营垒,我军如果一味强攻,损失太大。”

“那主公的情况怎么样?”庞统又问道。

法正微微叹了口气,道:“主公连续征战,身体本就疲惫,再加上进攻不顺,忧心忡忡,心力交瘁。身体情况有些不好。”

法正与庞统一边说着,一边向刘备的大帐走去。二人刚刚走近大帐,便听到了大帐内传来的刘备一声声剧烈的咳嗽声。

“咳咳咳……”

“咳咳咳……!”

庞统与法正听到刘备剧烈的咳嗽声,赶忙疾步向帐内走去。

帐内的刘备,身体抱恙的他原本该卧床休息。但他心中忧思深重,难以安于床铺。这些日子下来他白发多生,面容显露出苍白和憔悴。

正当刘备撑着要起身的时候,庞统和法正刚好进来。

“主公!”庞统急呼一声。

刘备闻声抬头,看到庞统的时候,刘备眼中露出一丝惊喜之色。

“士元,是你来了呀。”

刘备说着向庞统伸手,庞统赶忙过去搀扶刘备。

“主公,才半月不见,你为何憔悴至此啊!”庞统担忧的对刘备说道。

刘备闻言,却摇头说道。

“人总会老的嘛,我已年过半百这身体确实是不如意了。”

“近来胸中郁闷,偶感了些风寒。”

“没什么大事。”刘备不在意的说道。

庞统明白刘备心中所想,于是便劝慰道。

“主公暂且安心,世子与孔明在一处,他们两人联手。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况且此时雍凉之地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战况传来,世子和孔明敢于继续立足北方必有他们的底气。”

“而我军现在已经抵近司隶,虽遇敌军抵挡但这也只是曹操再不能抽调援军前往雍凉,增加世子和孔明的压力。”

“所以请主公暂且宽心,宽养病情。”

“这个时候主公您的身体,万万不能垮呀!”庞统衷心的对刘备说道。

“士元,你所说的我都明白。但你要明白,现在在我的心中,安儿绝不能出事。”

“从这一战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我老了……”

“兴复汉室的大业虽有希望,但仍路途漫长,能承我大志的只有安儿,他要是有不测,未来的希望也就没了。”

“所以就像你说的,我宁愿在这里损兵折将。也不能放弃进攻。”

刘备目光露出坚定之色。

江东从荆州败退之后,周瑜负伤,大将程普,甘宁战死。兵马损失惨重,孙权正在暗自舔舐伤口,最近并没有什么异动。

长安城,这座汉朝都城曾在当初董卓,李傕,郭汜之乱中废弃。

大汉两都,洛阳,长安皆因董卓而废乱。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进军关中一带。勉强将两都重新恢复了一下。

在当初西凉乱起之时,长安城曾成为过曹操的战时防线。所以长安成了城房,被重新加固过。这座都城重新焕发了当年的生机。

城高池深,巍峨雄壮。

曹操率军兵出长安之时,命曹洪率兵两万留守长安。曹洪受命以来不敢大意,他特地布置两万兵马,分成两半,日夜巡逻。对于长安城的防守要极其严密,进出之间,要严格盘查。

刘安对长安城心心念念,而长安城内也有他极为熟悉的人。

城西的一处府邸之中,房间之中微弱的灯光闪现出两道人影。

“先生,您所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去办妥了”

“长安城中有大多数人家都愿意参加行动,各处要紧的地方也都有我们的人。”

“只要能有外部力量干预,长安城我们完全可以掌握。”一人说道。

“眼下曹操已经率兵西进,长安城中只有曹洪所率领的两万兵马。眼下真是大好机会啊!”那人语气兴奋的说道。

另一人听完,缓缓开口,语气平静而稳重。

“这件事情急不得,长安城是大汉故都。代表的意义非同凡响。”

“而且这些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修缮过多次,城防坚固已经恢复了当年都城的雄伟。”

“就算到时有外部力量相助,想要里应外合也是有相当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必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务必做到一定。”

“同时你也要告诉城中的有志之士,行动不要过于张扬,要如平常一般平静无波。现在只有隐藏好我们的力量,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

那人闻言点了点头。

“先生,那您觉得我们还需要等多久?”那人问道。

“现在确实是一个好时机,但是时机并没有完全成熟。”另一人开口说道。

“但我预测时间不会太久。”

“你且回去安排好一切事宜,做好准备,时机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先生我明白了”那人点头。

那人起身,打开房门走出来,是一名青年。他将房门关上,仔细观望了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后便离开了。

房内,与刚才那青年交谈的人,依旧坐在原位不动。

“世子啊,我已经在这准备好了,就等着你的行动了。”

烛火晃动,火苗在徐庶的眼眸中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