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爆竹声声辞旧岁,

烟花朵朵迎新春。

告别响了一晚的鞭炮,再醒来时已经是新春。

更确切说刘光齐是被孩子们的吵闹声给吵醒的。

刘光齐这人很奇怪,鞭炮声即便大些也吵不醒他,但是有人说话哪怕声音小些他也会被吵醒,而且醒了就很难睡着的那种。

无奈只能起床洗漱,再去爸妈那点卯。

刚出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自家老爹,说着漂亮话讨要压岁钱。

有前院、有中院的、也有后院的,更离谱的是阎解旷这半大孩子都来了,要知道他比自家光福还要大一岁。

大过年的就是谁家孩子多谁占便宜,小孩子大清早过来说吉祥话,你总不能一点都不给吧?

条件好些的会给个五分一毛钱,条件差些的就尴尬了,给也不好,不给也不好。

不过孩子们出门前家长大多会有交代,日子困难些的也不让他们去。

于是一大爷、二大爷这两家自然就成了孩子们最热衷上门的。

刘海中大清早见一群孩子上门,先是一愣,接着眉开眼笑:

“来来里,排好队,都有,都有!”

“年纪小的排前面。”

小孩说一句吉祥话,他给五分钱。

一圈发过来也不过才花几毛钱。

许是因为当了爷爷的缘故,刘海中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就特别高兴。

孩子们把钱拿到手又嘻嘻哈哈地走了,想接着再找下一个讨要吉利钱。

结果一回头就看到了刘光齐,于是孩子们眼前一亮,再次一拥而上。

“光齐叔新年好!我们给你拜年啦!””

“是啊光齐叔,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刘光齐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清早起来迷迷糊糊的,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他的兜里又没准备小钱,这事咋整?

好在他反应的快,回屋拎了袋花生出来,一人一把分了下去。

“孩子们过来吃花生。”

孩子们双手接过,道了声谢后又很快跑远,不知又跑哪家去了。

……

趁家里没客人,刘光齐提上东西去师傅梁宽家走了趟。

放完东西喝杯茶坐一会儿就回来了,因为这个点家里也差不多要来客人了。

徒弟曹晋,还有技术科几个跟自己走近些的肯定会过来探望。

果然,等刘光齐回家时已经过来很多人了。

有的是过来拜访自己的,但更多人找的却是自家老爹。

也是,不管是之前车间,还是现在的义肢厂,老爹收的徒弟、交的朋友都比自己要多很多。

再加上老爹为人坦率(没心眼),工人们反而喜欢和他这样的打交道。

娄晓娥、还有隔壁的秦淮海是年初三那天回来的。

娄晓娥是因为不想听父母唠叨,秦淮海则是轧钢厂年初四开始上班。

那时候放假都是三四天,早些的年初三、最晚不过年初四肯定要上班了。

不过也就这几年了,再过个五六年别说三天假,大年三十都得上班。

春节对龙国人的意义,无需多言,可那时却号召一切从轻从简,

简单说来就是三点,一是要“抓xx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

人们熟悉的春节唯有春联一项被保留,“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说的就是那几年。

当然那是四五年后的事情,和现在没关系。

喜庆过后,大家伙又再次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

说来也怪,当你干不出成绩,上班摸鱼你也会觉得很煎熬。

但是当你知道你的努力能为厂里、为国家带来巨大效益的时候,再苦再累都会很有干劲。

轧钢厂的工人目前就是这样,能为集体、为国家带来巨大效益,而且年终才刚领了那么多福利。

这会儿一个个浑身是劲,巴不得能早点上工。

上班路上,三五成群的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互相鼓劲,嘴里说的在新的一年里要怎么怎么工作。

开工的第一天,厂里倒也没要求一定要多早到,就是检查下机器,做好正式上工的准备。

刘光齐父子是走着去的。

按日子算虽然已经快要开春了,但是天气依然寒冷,地上到处是积雪、薄冰,地滑根本骑不了车,再有透骨的寒风,大家连走路都是缩着脖子往前走的。

等到厂里,刘光齐惊奇地看到了曹晋。

这小子年前才出院,年后第一天居然就回来上班了?

“怎么不多休息几天?也不怕磕着碰着。”刘光齐随口说了句。

“没事的师傅,大不了不去车间不干重活,在办公室帮师傅您端茶递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

新一年的工作就此开始,刘光齐倒也没想着再弄什么新东西出来,把当前的义肢和转炉落实好就已经足够。

在新一年的日子里,刘光齐过得既朴实无华又幸福温馨,一转眼就来到了积雪融化、天气回暖的三月份。

这天娄晓娥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

是谁的自然不用多提,自打聋老太摔去开始,许大茂就没再起来过,这样一来孩子还能是谁的?

“许大茂他知道这件事情吗?”刘光齐沉声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昨天下午我感觉到有些恶心,就去医院查了,化验单也是刚刚才拿到手。”

“那就先不说,等我先探探许大茂的意思。”刘光齐想了想,说道。

“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