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君兰陪着昌平到天快亮时分才依依不舍的起身,去净房将木桶送回厨房。

而后回了荒园自己的本体之中,收敛神识,扎根土扎根泥土,静心修炼。

他在公主府潜心修炼的时候,太子府专职打理兰花的两个侍女则是提心吊胆的。

“我记得皇姐的这盆兰花拿过来时,叶片有些枯瘦,并且奄奄的,如今倒是好了许多。”

太子这两日有些忙,没有注意兰花,今日上朝经过花厅,瞥见这盆兰花,见它被养的郁郁葱葱,青翠可人,忍不住走过来驻足观看。

两个侍女心虚不已,只低着头,喏喏称是。

兰花消失不见的事情,她们没敢告诉太子。

一是害怕责罚。

谁会相信好好的兰花能在她们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呢。

若是寻常的兰花也就算了,但这是昌平公主交给太子,太子承诺会好好照看的兰花。

这才三两日的功夫,兰花就没了,太子没办法交代。

即便他仁慈宽和,也少不得要责罚。

二是此事一出,太子必定会再次登门公主府。

昌平公主现在被陛下深深厌弃。

太子实在是不应该再跟她有什么太多的牵扯。

因此她们将此事瞒了下来,只寻了一株相似的兰花栽种在花盆之中。

这两日太子没怎么问,她们渐渐放松下来,没想到今日太子竟过来看它了。

也不知道发现端倪了没。

太子看完兰花,又见两个侍女一副提心吊胆的紧张模样,笑道:“你们把兰花照看的很好,怎么一副害怕的样子?”

两个侍女听后,这才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殿下将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奴婢,足可见殿下对奴婢的信赖,我们只怕做的不好辜负了殿下。”

太子点点头,又夸赞了两句,这才转身出去上朝。

今日皇帝心情十分愉悦,只因河套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河套统帅张猛行事鲁莽,中了敌人诱敌之策,亲自带了三千将士追击,反中埋伏,导致三千将士无一生还,他自己也身中数箭而亡。

这本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好在军中有一名小将李瑶十分的勇猛机智,在敌军趁势攻来时,以一敌十,反应迅速,同监军李修通力合作,指挥兵营的剩余将士拼死反击,竟反败为胜,将局面生生掰了回来。

不仅如此,此后又遇两战,他与李修配合的越来越默契,竟是又连胜两战。

皇帝拿着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战报,笑的合不拢嘴,说了许多赞誉之言,并要直接任命这个小将代替张猛任军前统帅。

如此殊荣,谁都看得出来,将来班师回朝后,这名叫李瑶的小将定是要加官进爵的。

朝臣们并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看战报所言,他与李修臭味相投,相处融洽,恍若知己。

若将来他加官进爵,便是为李修增加了一条臂膀。

那他们辛辛苦苦将李修排挤出京,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即便有朝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这位李小将军虽是勇猛,但毕竟年轻,又名不经传,几场胜仗很可能是运气所致,他充当临时统帅还好,若当真任命下达,恐是不能服众。”

“臣附议。”他说完,又有一名老臣出列,“陛下,王朗之才我等有目共睹,他虽然年迈,但身体依旧硬朗,有他这样的资历才能震慑三军啊。”

早在两日前就有朝臣举荐王朗。

皇帝也有意动,只是忌讳阵前换将,恐扰乱局势,这才一直没有表态。

只是在等前方局势变动,若张猛吃了败仗再派王朗过去,没想到,张猛确实是吃了败仗,但却出了位虎虎生威的小将。

有连胜两战的战绩在,他的心自然而然就偏向了年轻力壮的小将。

却不立即表明态度,而是看向太子。

太子并不同意朝臣们的见解,条理清晰的驳斥道:“统帅因鲁莽折了许多兵力,又遭敌军突袭,李小将军能临危不乱,同监军通力合作,带领剩余的将士反败为胜,可见他在众将士心中的威望极高。

如若不然,将士们必定是一盘散沙,哪里还有接二连三的胜仗可言。

是以任命他为统帅,将士们必会信服。

至于王朗王老将军,他已经告老颐养天年,若非紧急,何必扰了老人家清净。

再者,王老将军现在还在京城,路途遥远,待到过去军情恐会生变不说,他便是过去也要适应一段时日,恐怕又会多生波折。

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本末倒置?”

他说要,朝着龙椅上的皇帝拱手:“陛下,儿臣认为,任命李遥李小将军为统帅,此战必胜!”

太子说完,拥立太子的朝臣也找出来附和。

太子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再要反驳就是强词夺理了。

因此太子等人说完便没有反对的声音了,皇帝这才满意。

只待下朝后拟诏八百里加急送过去。

下朝时。

朝臣们聚在一起议论。

“列位可知那位李瑶李小将军是什么来头?”

“如此骁勇善战,应是军武之后,只是京中似乎没听说过有姓李的军武之家。”

“哼,什么军武之后,怕就是个泼皮无赖参了军,气运好碰上张猛这个莽夫,叫他捡了个好处罢了,这等能跟李修沆瀣一气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刘大人所言甚是啊。”

“待这位统帅同李修一道回京,我等的好日子恐怕又要到头了。”

“…………”

几个朝臣唉声叹气的走远了。

一直默默听着的谢周生则抬眸看向了另一边的阶梯。

那里有过许多朝臣,有一个中年魁梧汉子走在最后面。

脸上却带着恭维的笑。

即便那些朝臣并未对他说话。

李安邦。

他那个舅舅,正五品的观察使。

谢周生眯了眯眸子。

方才那几个朝臣说的不错,小小年纪便升至小将,又能在军中有这等威望,那位李遥将军绝非等闲之辈。

很大可能是出自军武世家。

皇帝不喜武将,京城里有名有姓的武将世家不多,其中也没有姓李的。

不过下面的小官中倒是有姓李的。

他这舅舅就是其中一位。

只是看他这样子,李遥应该不是他的儿子,不然以他的脾性,早嚷嚷的众所周知了,断不会是现在这种卑微的模样。

可不是他,那又是哪里出来的?

谢周生不禁皱眉。

他与李修已经是死对头,如果他不能在李遥回京之前摸清楚他的底细,倒时他两人联手,他必定没有反抗之力。

他想的多了些,一时忘记收回目光,那边李安邦察觉到,转头看过来,见是谢周生面色沉沉的看着他。

他心里就是一跳,讨好又不自然的冲谢周生笑笑,赶紧低着头匆匆离开了。

说起他这个大外甥,他真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那时李氏带着他们过来投靠,他一时糊涂,被家里的妇人蒙蔽,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

没有收留他们反而结了仇。

如今他这大外甥高中探花,又一路高升,眼看着前途不可限量。

他每次上朝都提心吊胆的避着他,生怕自己在他跟前晃悠,惹了他的眼,让他记起前仇,抽空报复他。

别看他现在只是六品。

但那可是在刑部,比他这不招人待见的末流武将可金贵的多。

人无完人,谁能经的起查。

他要是真要报复他,寻个由头都能把他下狱了,虽说丢不了性命,但前途肯定是要没了。

他那岳父可不会管他这个可有可无,并且从没见过的女婿。

这几个月他都是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还是被他给盯上了。

瞧瞧这脸色。

心里指定在盘算着怎么报复他呢!

李安邦心里苦,又惊慌害怕。

直骂家里的婆娘不是个贤惠的,给他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生出的儿子也没一个好的。

都是姓李的,瞅瞅人家李遥李小将军多威风多能耐。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儿子,多给老子长脸。

在看看他家里的,都被那个无德的婆娘给宠成了废物,别说给他长脸,不捅出篓子让他去擦屁股,他都要敬谢列祖列宗了。

若是那个李遥李小将军是他的儿子该多好。

那他就不用再怕他那大外甥了。

李安邦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