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摆脱了琉璃这个大麻烦之后,最近这些时期,易林过得还算安逸。

他一有空就溜上重门楼的屋顶喝茶晒太阳。

八月的长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到处都是宁静祥和的景象。

重门楼里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生要么躲在房里加紧读书,要么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相互切磋,以求万无一失。

无论是埋头苦读还是聚众哇宠,易林却是懒得参与,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抽时间到楼顶晒晒太阳,喝喝茶,喂喂鸽子。

说到喂鸽子,这些时日,全长安城的鸽子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到重门楼的楼顶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一个傻子在喂食。

这重门楼上空鸽子越多,天上掉下来的粪便也越多,经常滴落在行人的头顶上,搞得怨声载道。但鸽子在天上飞,谁也管不着,所以众人也无可奈何,只能仰天长骂。

易林暗里了解过,所有参加考试的书生才子中,但凡有点名气的,都已经被京城里的达官贵族笼络了去,其中尤为甚者则是太子党派和寿王党派。

这次的进士三甲热门人选,已经全部被两派瓜分,收为门客。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这些人将来一旦被任用,在三省六部中,总能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可以增添羽翼,培植势力。

自从太子对易林表示爱才之心后,京城里的达官贵族都不敢来拉拢他,除了寿王暗地里派人探过口风,至始至终没有人登门拜访。

易林自然不想掺和到太子和寿王的争斗中去,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冒然掺和,很容易便惹火上身。但不讨好一下太子党派吧,这翰林院的藏书阁还不好进。所以他准备先迎合一下太子,在翰林院谋个一官半职再说,至于以后该何去何从再另做打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三合楼的盛宴之后,太子再也没有派人来找过易林,弄得易林想要阿谀奉承一下都没有机会。

易林心想,十有八九是琉璃那妖女从中作梗,搞的鬼。

不过这样也好,易林落得清闲。他就喜欢这样懒散的日子,潇洒惬意,什么宏图大业,济世救民,在历史的长河,都是过眼云烟,无论是嬴秦刘汉,最后还不是一样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村夫野老,散坐瓜棚李下,笑谈秦汉遗事,什么阿房宫,什么乌江边,什么破釜沉舟,什么徐福问仙,什么火烧赤壁……说得天花乱坠,神怪迷离,其实是半真半假,若有若无,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只识其趣,不知其实。

人啊,一代又一代,却总是善忘的,也只有贤者着书立说还能偶尔记上一笔。这也是为什么易林喜欢看书的原因之一吧。

科举考试越来越近,长安城似乎也渐渐热闹了起来,因为除了书生学子们开始蠢蠢欲试,还有很多江湖人士也渐渐到达京城,准备参加南河郡主的比武招亲。

说到南河郡主李念姒,就不得不说到蜀地的郡王李致,他是王爷,也是皇上的心腹,分封到蜀地,镇守蜀地已有三十余年。

蜀地之重,自古以来都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整个国家的命脉,后方的保障,大唐军队的军草粮饷,几乎有一半是来自天府之国——蜀地。

李致年事已高,而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南河郡主李念姒,所以她的夫君,将会成为蜀地新的郡王,可想而知这次比武招亲的重要性。

之所以突然要举行比武招亲,而且还是在京城长安,这一切得从突厥王向大唐提亲说起。

突厥为了稳住与大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联姻,而且指名道姓要娶南河郡主。

按理说突厥的王子配大唐的郡主公主都没有问题,如果是个清闲无职的郡主或者公主也就罢了,但南河郡主却是万万不可。

依据大唐律例,蜀地郡王李致膝下无儿,那么他女儿的驸马以赘婿身份便可继任郡王,以求延续。

突厥的王子屈身提亲南河郡主,自然是觊觎蜀地肥沃,想要收归己用,但大唐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答应。

虽说不会答应,但却也不能直接拒绝,毕竟要顾及大唐的大国风范以及邦国突厥的颜面,否则惹起战事就不好了,所以便有了这场比武招亲。

皇上心想,我大唐藏龙卧虎,还怕你们这些外邦人在眼皮底下把南河郡主抢了去么。

设比武擂台来难住突厥王子的主意是寿王提出来的。他的目的一是向皇上邀功,借此来打击太子近来的嚣张气焰,二是心里另外打着如意算盘,想让自己的人赢下擂台,得到蜀地势力的支持,为自己争夺皇位增添筹码,毕竟说到江湖实力,寿王党派要远胜于太子党派。

其实就算寿王不提出来,皇上本来也是想这样做。

这些年蜀郡王李致渐渐年老,越来越偏安,即使吐蕃屡屡侵扰陇蜀边境,也依然处处忍让,即使皇上要出兵讨伐,李致反而处处阻止,惹得皇上对他颇为失望。于是皇上便想借着此次南河郡主比武招亲更换蜀地郡王,顺便打压一下突厥吐蕃等边境诸国。总而言之,皇上此次是下定决心要以招婿为名给蜀地找一名猛将,为后面征战吐蕃做准备。

端绸一路辗转,也到了京城,加入契丹派来参加比武招亲的使团中。收到国师阿巴达的飞鹰传信之后,他立马便干往京城与契丹使团汇合,毕竟契丹以善骑射出名,但真正的武功高手却不多,所以端绸算是契丹此次参加比武的核心人物了。

当然,端绸之所以不惜结束南下挑战各门各派而选择来到长安城参见擂台,并不是为了什么招亲,他只是为了比武。他心知肚明,南河郡主的比武招亲,一定会有很多高手,这样汇集各路高手的场面,正合他意。本来他就是为了和各路高手比武切磋而南下中原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免得他蒙头苍蝇一样到处找门派登门挑战。

自从在营州输给梁羽之后,他一路南下,沿路挑战众多门派,还未曾一败,而且经验渐长,仿佛脱胎换骨。如今江湖盛传,端绸的武功臻至化境,甚至已经超越了他的师傅阿巴达。

南下中原的这些日子,越是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端绸就越觉得自己之前困在石屋里练功是何等的愚昧无知,简直就是坐井观天,可笑至极。

端绸很感激梁羽,要不是他的一番话,自己还在那座石屋里闭门苦练,犹如井底之蛙呢。他在想,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遇到梁羽那样的高手,和那样的高手比武,想想都让人兴奋。他甚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会一会梁羽,一决高下。

突厥的王子赫利自然也会带着突厥的使团到京城,在他的心里,南河郡主就是私有财产,谁也不能抢走。他师承突厥武学大师贺连,武功自然不弱,在突厥横行霸道已久,难逢敌手。

吐蕃更是派来使者团最浩大,一整队人马将近百人,据说连厨师都带过来了。吐蕃如此声势浩大地派出使团来到京城,自然是奔着比武招亲来的,因为吐蕃比邻陇蜀之地,觊觎已久。

虽然吐蕃和蜀地只隔了一条山脉,但两地土地水草却相差万里,为了扩张发展,对于南河郡主,吐蕃志在必得。

听说吐蕃使团是王子赤松德赞亲自带队,赤松德赞本人武功便是极高,而且他的师父,吐蕃大国师伏头陀还亲自压阵。

除了诸国使团,另外还有蜀地的许多青年高手,也曾见过南河郡主,爱慕非常,都纷纷进京参加擂台。

南河郡主的风采,在蜀地那可是为人所乐道,哪怕只是曾经匆匆见过一面,已是钟情。

太子和寿王那边,自然也会派高手参加,为增加自己派系的实力,蜀地可是必争之地。而安禄山哥舒瀚宋昆山牛仙客等几个节度使,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派出人马来参加,一旦赢下擂台,便可极大地扩充自己的势力。

南河郡主的比武招亲,实质上已经变成了各方势力的角逐较量。这长安城,也因为各方势力的到来,表面上热闹非常,普天同庆,但暗里却是风起云涌,角逐较量。

而李致本人,多年的偏安一隅早就已经磨去了他当年的锋芒锐气,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未来女婿属于任何一方势力,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够带领蜀地远离纷争。

这几十年来,他励精图治,将蜀地治理得整整有条,看着百姓安居乐业,便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欣慰。他绝对不允许蜀地无端陷入战火之中,所以他向来主张和平,每次皇上要发起战事,他都极力阻止。

每次收到朝廷发兵的号令,李致都会回一句,要蜀地供应粮草可以,要蜀地发兵征战没门。李致的固执每每把皇上气得暴跳如雷,但却又只能隐忍不发,毕竟靖王李致是自己的手足兄弟,对朝廷的忠心与支持毋容置疑,比之那些失控的藩王节度使要好多了,如果轻易地动李致就是自乱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