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大海今天上中班,要到下午四点上班,吃过早饭,张大海到地里给菜上了一点土肥,刚走过夹道,就听到贾张氏撕心裂肺的哭,边哭边喊贾东旭的名字,二叔也在屋里喊,“大海,翠花家应该是出事了,要不然她不能这么哭,你去看看”。

“好,我这就去”张大海洗了把手,快步走到了贾家。

贾张氏看到张大海了,她一把抱住了他的腿,“大海,你外甥死了,东旭死了,他才二十六了呀,他死了我可怎么办呀……”

她哭的张大海心里也不是滋味,“到底怎么回事?”张大海问前来报信的何雨柱。

“东旭哥旁边的设备坏了,崩出了一个工件,正好打到了东旭哥的身上,当时就不行了”何雨柱说道。

“厂里安排人调查了没?”张大海继续问他。

“我来的时候,李厂长已经到车间了,技术科的李大麻子正在调查。”何雨柱继续说。

“好了,先别哭了,事情出了,先看厂里怎么说,老易呢?”张大海看了看没有看到易中海。

“一大爷去医院了,他接受不了东旭出事,自己晕倒了”说话和还是何雨柱。

“好了,柱子,你去和阎老师说,先把灵棚搭起来,东旭回来没地方待不行,”何雨柱去了前院找阎埠贵。

其他邻居在家的都来了,纷纷劝贾张氏和秦淮茹。

“淮茹,你带小当到你二姥爷家去吧,你怀孕了,不吉利,家里没法待”贾张氏对儿媳妇说。

“淮茹怀孕了?”我看了下她们两个。

秦淮茹点了点头,贾张氏对我说,“你买自行车的那天东旭对老易说的”。

秦淮茹带着小当出了屋门,贾张氏又哭开了,“大海,我的命怎么这么苦,三十五就守寡,好不容易儿子大了,日子刚好一点,东旭又没了,我可怎么活呀。”

张大海听起出来了,贾张氏现在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了,她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没有工作,还是农村户口,回农村也种不了地,儿媳妇才二十五,又长的好,孙子才七岁,要是儿媳妇一改嫁,她就完了。

“别嚎了,说说你的想法”张大海被她哭的有点烦。

“大海,你说淮茹要改嫁了可怎么办?”她真的很担心。

“东旭死在厂里是工伤,厂里会给一部分钱,还会让家里人顶他的岗位,不会让你们饿死”张大海对她说。

“要是淮茹顶了岗再改嫁可怎么办?”贾张氏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你让我给你出主意?”张大海看着她说。

“你是我娘家弟弟,我当然相信你”贾张氏这样对张大海说道。

是呀,在京城这个地方,没出五服,又是一个院的,她天然的会相信有血缘关系的张大海,还有和父亲同一个爷爷的张志明。

“你去顶岗吧”张大海对贾张氏说。

“大海,我都多大岁数了”她还有点不愿意。

“张翠花就因为我们都姓张,是一个太爷爷我才这样和你说,凡是靠人不如靠已,你今年四十七,干上七八年就能退休,能拿退休工资,就是儿媳妇改嫁了人自己也能养大你的孙子,你退休了,到时候你家棒梗也十五六了,也能接你的班。我们供销社和轧钢厂都准备建暖棚,我计划让淮茹去,这样你们家就有两个工人,你知道不?”张大海说的是实情。

“我能做钳工吗?”贾张氏又问。

“李怀德是我叔的战友,也是你叔的战友,调个岗位能办不了吗?你去食堂打杂就行,管吃,有时候还能带点剩菜回家,你们家也能省下粮食,你自己多能吃你没点数吗?”张大海对她的脑回路不太理解。

她点了点头,“大海,厂里来人的时候人和他们说好不好?”

“好,先别和其他人说知道不”张大海嘱咐了她,很严肃的那种。

她也认真的点了点头。

“埋到村里?”张大海问了她,她点了头,“老阎来了,别小气,粮食不够我给你出,东旭我是看不上他,可他毕竟也是我的外甥,不过不能让他走的太寒酸知道不?让人回张家、回贾家、秦家报丧不能失了礼”张大海又嘱咐了一下贾张氏。

这时阎埠贵来了,“嫂子,节哀,事情交给我们了?”

张翠花点了点头,从兜里拿了十块钱给阎埠贵,又指了指门外的棚子,“老阎,粮食都在那里,去拿吧,打发人去张家村和我弟张大松、张大柏说一下,贾家庄通知贾有财吧,他是东旭的堂叔,秦家通知淮茹她爸就行”。

门外一片嘈杂,贾东旭回来了。

张翠花看到了儿子是真控制不住了,“儿呀,东旭的叫了起来”,张大海是受不了这样的场面的,出了屋门,朝大家点点头,来到了屋里。二叔已经知道是贾东旭死了,也在为自己的侄女难过,“大海,你说翠花的命这么硬呢?这都是什么事呀,谁主事?”

“前院的阎老师,他是院里的管事”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沉默。

秦淮茹在张大海的房间里,荷花和小当在玩。

“淮茹,怀孕了就别爬上爬下的了,不安全”张大海对她说。

“东旭早就不行了,一年多我们没同房了”她说了这样的话。

“什么?”张大海看着她的肚子,她点了点头。

“我刚才和你婆婆说了,厂里要人顶岗的话,让她去顶岗,现在轧钢厂、供销社都在建暖棚,我准备让你进厂或者去供销社”张大海对她说。

“我和婆婆都上班了,孩子怎么办?”她问我。

“你娘没有人能看孩子吗?可以给她费用,我出”张大海问她。

“有,我四叔家京茹十五了也没上学,她来给我看孩子吧,家里的暖棚交给她,一个月给五块钱就行,我挣了工资自己出就行。”秦淮茹说。

“不用,给十块吧,还是给你们一百斤红薯,到时她来了也要吃饭,今天人们来了让人妹妹尽快过来”张大海对秦淮茹说。

她点了点头。

“东旭回来了?”她问我。

“去看看吧,夫妻一场,晚上在我房间里睡就行,我到二叔那屋里挤挤,我出去看看”,他们一起出了房间。

中院的灵棚搭起来了,贾东旭放到了屋里,棒梗也从学校回来了,他还不明白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中午帮忙的人都在贾家吃的大锅饭,下午一上班,李怀德带几个过来了,贾张氏赶忙让人喊了我去。

“李叔”张大海进问打了招呼。

“贾东旭是你的亲戚?”李怀德认识贾张氏,不知道什么关系。

“我外甥,这是她妈,我堂姐,在我二叔家你们见过”张大海对李怀德说。

“见过,都节哀吧,大海,东旭他妈,事情调查清楚了,是个意外,东旭旁边那台设备一上班还好好的,九点的时候突然挤住了,工件崩出来了,打中了贾东旭。事情出了,厂里也不愿意发生,可是有什么办法”他看了我们两人一下,又继续说“事情出了我们就要解决,就要面对,我和志明是生死兄弟,你们都是他的晚辈,我也不和你们绕圈子了,按厂里最高标准处理,所用费用一千块,安排人顶岗位”。

张大海点了点头,“李叔,让她去接班吧,东旭她媳妇怀孕了”。

“东旭他妈去顶岗?”李怀德有点意外。

张大海和张翠花两个人点了点头。

“还是做钳工?”李怀德问张大海。

“她做不了,到食堂帮忙吧,能混口饭吃,干几年就有退休了,还能混点养老钱”张大海对李怀德说。

“大海,东旭他妈,这个选择好,有点意思”李怀德也明白了。“行,处理完了家里事,到厂里找我,就去到食堂,一个月27.5元。小王把钱给东旭她妈,拿出协议让大海看看”,贾张氏数钱,张大海看了看协议,点了点头,贾张氏在这面按了手印,收好了钱,厂里的事情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