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锦衣卫百户 > 第301章 收到汇款的王小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茹,年后在那边的事就忙起来了,我回来的次数很少了,我想让你也出去”张大海和秦京茹来到自己的房间后,秦京茹又躺在了床上。

“我也去?可是我也不会别的呀”秦京茹说道。

“你快生孩子了,孩子还有这么多弟弟妹妹,这一个小的就够你操心的,这个稍大一点,我们再生一个,生上五六个才行”张大海说道。

“太多了,生三个儿子不行吗?”秦京茹说道。

“行,你说生几个就生几个,请假了就不要到处的去了,过几天我们去岳母那里看看,年后出去了,再回来就不容易了”张大海说道。

“没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不能靠我们生活,我还有三个弟弟,父母应该靠他们养老,我们支援一下也就行了”秦京茹说道。

“你还懂的不少”张大海轻轻的拍了拍她。

“我奶奶教的,女孩子嫁人后就应该以自己的小家为重,什么东西都帮助娘家,这样的日子长久不了”秦京茹说道。

“还带谁去?”秦京茹问。

“梅花、杏花、大河、荷花、二叔的意思是把二婶和大湖也带着,那边的学校好一点,和国际上的一些东西都接轨,我们现在还是有些落后”张大海说道。

“淑贞她们呢?棒梗和小当呢?”秦京茹问道。

“淑贞他们都大了,棒梗、小当也不是我们家孩子呀,你姐说了都不一定算,看张翠花的意思吧,这两个孩子很聪明,棒梗放在家里真有点可惜了”张大海说道。

“二叔的意思呢?”秦京茹又问。

“二叔的意思是带上他们,可是带上他们就得带上你姐,贾家一共三个孩子,张翠花一定舍得,我们走了家里还有大江呢,再说了我也能经常回来,可是你们不行,回来一次太麻烦了”张大海说道。

“那你抽时间问一下棒梗奶奶吧”秦京茹有点累了,不一会她睡了。

张大海起床来到许家加班打牌,加班让人快乐,“啪啪啪”又是一个钟、令人神清气爽。

现在张家是张大海和秦京茹两个人赖床了,秦京茹正式休假了,一同休假的还有张桐花,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好像能随时生出来,和秦京茹两个人都在家也有个伴,有事也能帮忙喊一下人。

张大海十点来钟和秦京茹吃完面条,自己出了门,回来好几天了,他还没有见秦淮茹,他想和她说一下出去的事,听听她的意见。

此时,鲁省阳信县的王小琴收到了五百块的汇款还有一个包裹,当大伯哥带着邮递员在家里找到她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是王小琴?万成和你认识不?”邮递员问道。

“我是王小琴,万成和是孩子他爹”王小琴说道。

“那就对了,京城的红星轧钢厂给你寄了五百块钱和一大包东西,在这里按上手印,好了,这是东西,我走了”办完了手续邮递员出门走了。

“大哥,你说实话,是不是成和没了”此时王小琴已经坐了地下。

“老四媳妇,这是什么话,人家说了是红星轧钢厂寄来的,落款人是邢保国,保卫科科长”村长对弟媳妇说道。

“大哥,要不是孩子他爹没了,人家厂里给寄钱做什么?成和走的时候,张连长寄了五块钱来了?”王小琴问道。

“要是没人,人家肯定会对我们说,最起码得发个牌子吧,村里这几年牺牲的那个都是这样,成和没事,你看看包里有没有信”村长也感到事情不太对,但是他不可能对弟媳妇说出来。

“老九,快拿剪刀过来”王小琴一听大伯哥的话有道理,就喊小儿子拿来剪刀打开了包裹。

里面都是衣服,一件红袄特别引人注目,“老大,有信没?”王小琴又问一边的大儿子。

“有,在这里”老大找到了信。

“快读一下”王小琴说道。

“小琴,你和孩子们还好不?我在这里挺好,领导对我们很好,天天吃好的,每天都有肉吃,补助也高,还发了奖励,我发的五百,领导说了明年会更多,钱收到后,先把村里欠的还了吧,别人大哥为难,我们再一个就不缺钱了,孩子们起房子,结婚都能行了,我现在就想去见一下连长,给他磕一个,谢谢他给我这个机会。包里都是衣服,都是新和,给你买了件新袄,你跟我这么多年,一件新衣服也没有,让你吃苦了,包里的收音机给大哥,感谢大哥这些年的照顾,你们有事就给轧钢厂的张连长写信,他会交给我,就是可能会晚点,我们这里通信不方便”。

“我不苦,成和”王小琴抱着红袄哭了。

“我说没事吧,你不信,这下信了吧”村长便向外走。

“老大,把收音给你大爷”王小琴推了儿子一下,老大把收音机给了大爷。

“我不要”村长又推了回来。

“大哥,你也听到了,是成和的意思,你必须收下,大哥,我想年前让老大和老二去京城一趟”王小琴对村长说。

“去京城干嘛?”村长不太理解。

“去给张连长磕头,上次家里有事就是张连长帮忙度过去的,他现在又帮了家里这么大的忙,成和说了他都想去,他不在家让老大、老二替他爹去磕一个吧”王小琴说道。

“行,想去就去吧,我家地窖里还有鸭梨,给张连长带上,这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村长想了想同意了。

“老大,带上钱,和大爷去村里把账还了,明年托人给你说亲”王小琴现在又笑了。

万成和一家把村里的账全部都还了的事,成了整个村里最大的话题,“成和不是又回去了吗?现在部队上发补助这么多吗?”

“可能是在边境上,可能有危险”

各种各样的话题都有,王小琴没有当回事,第二天就让两个儿子背上鸭梨去了京城。

其他队员们家里也陆续收到了包裹和汇款,情况大多和万成和家一样,都不太明白为什么短短的时间寄回来这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