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昔日鲁公以卿位许之,你顾辞不受。”

“年前,齐侯以五官之位相邀,夏愚你亦是拒绝。”

“如今,天子加之介卿少宰之位,佐理国政,夏愚你又再次婉拒。”

“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莫非,夏愚志不在此?”

孔子语气问道,说到关键之处这位“圣人”眉头微皱,稀疏的眉毛都快要顶到额头上的两个“小丘丘”了。

像夏谕这种没有继承家族的贵族子弟,他们的出路大部分是出仕别国,或是留在国中经营封地、保境安民。

在孔子看来,夏谕德才兼备、在列国间声望不小,以后的志向必定要是秉政一国,成为管仲、百里奚、赵衰那样的人物的 。

可是他三次拒绝君主们的橄榄枝,以后哪位君主召其为官之前都得先掂量掂量。

总得来说,端着架子钓舔狗可以,可别一直端着,容易出事。

当然,钓沸羊羊另说。

孔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可夏谕却有些心不在焉道:“非阅志不在此,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夏谕也知道这些道理,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

天子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那日王宫之内,三人谈到一半,天子再次瘫倒、口中直呕黑血,跟喝了百草枯似的。

夏谕虽不是学医的,可也能看出来天子命不久矣。

再想到天子拖着病体,郑重的嘱托自己:辅佐王弟姬匄,安定邦周。

还有……

他说天子咋对他这么好,所图非凡啊。

可是这种难度的任务,天子你给的筹码是不是不太够?打感情牌,再给一两个歌姬吧,就想让自己殚精竭虑地想办法替你沙仁?

给一碗粉的钱,你吃十碗!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还有,自己又不是姓诸葛,天子为什么这么相信他的能力与信义?

因为自己名声太好,大家都说自己为人老实不好色、是个聪明的小天才?还是因为他的太太太太太爷爷是周公?临终托孤是血脉传承技能?

总不能说因为自己带了几百个带甲保镖过来,安全有保障吧?

任务难,报酬少,而且甲方工程款还事先给过了。这不卷钱跑路,难道留在这洛阳等死吗?

夏谕已经有了一走了之,一了百了的心思。

但他还是要脸的,等天子一崩,姬匄继位他再跑路,也算是“辅佐”姬匄继位。

两军对垒,朝天上开几枪,对得起“皇上”发的响钱了。

可惜,夏谕的想法光速落空了。

因为王子朝的大军来了,他被困在洛阳了。

………

一月末,隆冬已至,白雪覆盖下的洛阳宛若冰雪之城。

这座冰雪之城里没有超音速,来避难的国人、“野人”倒是有一大堆。

王子朝聚集了西地各家族的家兵,自西向东浩浩荡荡往洛阳进发,沿途城邑的国人大量逃往洛阳寻求庇护。

奇怪的是,不仅是王畿西面的国人,就连东面的野人都有不少人逃到洛阳避难。

这一点,在城中闲逛的夏谕敏锐的感觉到不对劲。一想到某种可能,夏谕赶忙去求见天子。

原本衰败、冷清的洛阳城因为大量逃民变得热闹了起来。

单、刘二公讨厌这种热闹,西逆兵临城下,若事有不协,危及全族啊。

西逆顾及舆论和宗室,除天子外的先王诸子兴许还能留得住性命。像他们俩这种,最少也是个身受炮烙、五马分尸、全族夷灭的下场。

最让单、刘二公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这寒冷的冬季,西逆竟然敢强行出兵洛阳。

先前两家也交战过几次,他们这边一败再败。西逆本就兵多,连胜之后气焰更为嚣张,却也保持了克制不去攻洛阳。

毕竟他们这边还有个近万众,西逆虽有两三万人也拿洛阳没办法。

现在怎么就敢动兵了?

……

城外的“天子”大营,其实王子朝也不想出兵,冬季出兵对士气的影响太大了。本就不是什么正规的军队,之前能打赢洛阳那边,纯粹是对面菜的抠脚。

各个家族拼凑的乌合之众被这寒冷的天气一冻,哪里还有什么士气。

王子朝是被迫营业的,据可靠消息来报:单、刘二公求兵于晋,新田方面已经决定出兵,最多三月晋兵就要来了。

王子朝明白,若晋兵至,自己绝无胜算,兵败之后估计是没有第二次机会复起了。

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何况王位本就是先王传给他的,若不那两个老杂毛,他那位懦弱的兄长哪里敢跟他抢王位!

抢就抢吧,大家各凭本事拉人打一架就是了。恶心的是,老杂毛打不过就喊人,还喊两次,士可忍孰不可忍!

单、刘二匹夫,他誓族灭之!

为了王位,也为了送两个老不死的去见先王,王子朝决定暂时抛弃自己作为王嗣、中夏君子的良心,洛阳城坚不好打,那就用人命耗!

这半年都是他在攻,洛阳方面在守。王畿东面的土地皆误了农时,几乎颗粒无收,虑及兵灾,也没有哪个商贾敢运粮至此。

而且他被晋兵赶出洛阳之前,一直在转运粮草,几乎搬空了城中米粮。洛阳本就衰败,又受兵灾,城内剩余的国人最多不过四五万,原本洛阳城内剩下的物资是足够这些人支持到春季的。

现在他从洛阳四境驱逐国人、野人十万余众入洛,洛阳城中的那点粮草能支撑几日?

王子朝这一计划受到了他麾下几乎所有家族的支持。这些个家族跟着王子朝夺位就是因为单刘两家垄断了周王室的执政之位,挤压了其他卿族的上升之路。他们的封地在单刘两家的盘剥下越来越小,几乎快到了灭族的境地。

得知晋兵将至,这些家族几乎是孤注一掷的尽起族兵进军洛阳。若是兵败,便是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生死存亡之际,谁还和你讲周礼?国人生死?君子崇德?见鬼去吧!

倒是也有几个在楚国有退路的南地家族表示反对,冬日出兵本就是大忌,又用这种有伤人和的孤儿方法,昊天要降罪的。

对此,王子朝一句“莫非寡人不知兵?”就给他们堵下去了。

王子朝已经算计好,若是洛阳收纳流民,他就等其粮尽生乱后再攻城,届时洛阳便唾手可得。

若是单、刘二卿不纳避难的平民,苛待国人,他也不会收纳流民,只会逼其众反冲洛阳城。

他的粮食虽多,可有些口子不能开,一但处理不当,国人的仇恨可是会转移的。

现在,他只需要隔绝洛阳内外,静等城中生变就好。

……

“陛下,西逆此次动员了所有军队,来犯之兵不下三万众,现已于城外十里处扎营,怕是过几日便要攻城了。”

“陛下,敌众我寡,为今之计依托洛阳防守才是正策。待晋国兵至,陛下可从容驱逐西逆,恢复王野四境。”寝宫偏殿,单、刘二公面色恭敬的看向床榻上的天子,将王子朝来犯之事一一告之。

“咳咳,二卿乃是国家栋梁,素来善战知兵,防守西逆之事便全权交给二位了。”

“咳咳…”天子面色虚浮、声音有气无力,勉强交代完,虚弱靠在床榻上小口吞咽着姬匄喂过来的汤药。

单、刘二公见状,隐晦的交换了个眼神,一同拱手:“陛下有恙在身,臣等不便打扰,先行告退。”

“二位莫急。”天子咽下一口药汤,先叫住单、刘二公,又朝着一旁侍立的少年努努嘴:“咳咳…夏愚曾于临淄远隔千里推断吴楚淮南之战胜局,所料诸事,类之八九,天下誉之。”

“如今西逆兵围王都,不知夏愚可有良策?”

天子话音刚落,寝宫内四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夏谕身上。

姬匄目光希冀,刘公卷扭头看了眼少年,见其人面色淡然似是成竹于胸,抱着司马活马都是马的心思,淡笑着问道:“愿闻少孟之言。”

先前,夏谕和单刘二公几乎是前后脚进得宫,话还没来得及说,两位老登就到了。

秉持着尊老爱幼的ctmd,夏谕干脆保持沉默陪着姬匄一起侍疾,先听听单、刘二公得到的情报。

现在天子求策,刘公卷相询,他是不能再装隐形人了。思虑片刻,夏谕斟酌着开口道:“天子相询,为臣者但尽人事。只是阅见识浅薄,些许愚见…”

“咳咳…不必顾忌,夏愚可直抒己见。”天子却是温声打断了少年的谦词。

天子话已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辞倒显得自己虚伪了。夏谕看向天子,缓缓道:“既如此,那臣便试言之。”

“依臣拙见,西逆或将试探进攻一二,或是干脆出兵控制孟津,封锁北境,只围不攻。”

“一来,值此隆冬之际,西逆士气不盛,洛阳城坚,一但攻城失利,反累其众。”

“二来……敢问刘公,可知城中军民几何?”

被忽然提问的刘公卷微微一怔,眉头微皱有很快舒展,声音迟疑:“约有七八万之众。”

听到这个数字,夏谕眉头紧皱,又询问一旁单公:“单公可知城中粮草可支用全城几月?务必以实告之!”

一旁的单公旗脑中灵光一闪,若有所思道:“约有二三月之粮,少孟之意,莫非是……流民?”

夏谕轻轻点头:“洛阳流民日众,如今已有数万众。阅先前往城中访查,发现来洛流民竟有不少人来自王畿东部的巩地。”

“西逆自西向洛,何扰于东境?这分明是西逆知洛阳城中粮草不丰,王畿流民往洛必是其为了消耗城中粮草而有意驱之。”

“每日都有成千上万流民入城,最后来洛阳洛阳避祸的黎庶恐不下十万众。”

“到那时,洛阳所屯粮草最多支应一月,再久城中便要生乱了。”

听完了夏谕的分析,天子眉头紧皱,看向着单公问道:“晋国何时出兵?”

单公应道:“该是等冬雪融尽之时。”

“再遣使去晋国求援如何?”姬匄语气颇有些焦急,还有最少三个月才有援兵,可他们能不能坚持一个月都是问题。

单、刘二公几乎同时摇了摇头,叹气道:“西逆已在城外扎营锁城,使者怕是派不出去。”

见求援无望,姬匄情绪不免有些低落,急切之下,忆得某人的传奇事迹。随即看向最后的救命稻草,眼神希冀:“这……夏愚可有破局之法?”

夏谕:你猜?

破局之法?有啊!

外无援兵,内无粮草。

打又打不过,耗又耗不过。

这能怎么办?排除赌博用险,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牺牲一些人,坚守待援。

当然,这话夏谕是不可能说的,他是来洛阳礼丧的,又不是来当大冤种败坏自己名誉的。见死不救、戕害国人的锅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小学生来背。

这个皮球必须要踢出去,于是夏谕朝着众人拱手道:“在下愚钝,一时也想不出对策。”

太极打了,夏谕顺便点了一句:“不过,流民中恐有西逆的间者,望陛下查之。”

“……”

寝宫内沉寂了一会,大家都知道破局之法,但没人愿意第一个开口。

良久。

“咳咳…再议吧。”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