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再启风华 > 第87章 大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一摞摞奏疏,朱祁镇起身吩咐王振道“所有的奏疏全部做好节略,朝会后归档。”王振点头应是。朱祁镇这才离开向着慈宁宫走去,如今还未亲政,当家做主的仍然是太皇太后。

慈宁宫,朱祁镇轻手轻脚的走到了太皇太后身边,太皇太后微闭双眼,虽未睁开却开口道“来了?”

朱祁镇轻轻的走上前握住太皇太后的手道“孙儿来了,祖母节哀,切勿哀恸过甚。”

太皇太后微微摇头,指了指旁边的茶壶然后道“老了,见不得孩子就这么走了,终究是哀家想的差了,皇帝你很好,已然有了你父亲的静气。”

朱祁镇则是谦虚道“都是祖母教的好,孙儿还有很多要学。”

太皇太后摇头微笑“小滑头。”说着就要起身,毕竟是年龄已大这一下子尽然没有起来,朱祁镇见状赶紧搀扶着太皇太后的胳膊将其扶了起来,却感到太皇太后的重量有一大部分都在自己的胳膊上压着,心里不由叹息,原来如山岳一般的太皇太后也老了。

太皇太后起身看着女官将茶壶里面的茶水换成了热茶,先是自己沏了一杯,然后道“你是为了麓川的事情来的吧?”说完再次沏了一杯送到了朱祁镇面前,朱祁镇赶紧接过,然后道“祖母英明,这事儿已然事大,总要有个章程的,故此孙儿请祖母拿个主意。”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道“皇帝啊,我是不是错了?我就想过一过安生日子,大家和和气气的不好吗?非要打生打死的?鞑子也就罢了,那是世仇,可麓川又怎么回事?最后竟还让晟儿替我背了锅,送了性命。”

朱祁镇回道“祖母,不是祖母的问题,麓川也是世仇。”

太皇太后有些诧异“竟有此事?”

朱祁镇点头“有,黔宁王当年的定边之战打的就是他家,而且太祖在黔宁王战胜之后为防麓川再次做大,一口气封了几十个土司,把整个麓川几乎肢解。”

太皇太后闻言再次叹息“下面什么章程?如今怕是不打也得打了,总要有个章程吧?”

朱祁镇似是早有准备,将杨荣的奏疏和反对开战的奏疏一并递了上去。

不过太皇太后终究是老了,前几日又是大动干戈的去了文渊阁,所以心气有些跟不上,就不耐烦看了,朱祁镇一一的读了,太皇太后微微闭目,然后道“你这孩子,跟着师傅们学习了那么长时间,一篇文章都能读错句读,一共有三处断句,两处通假都出错了,这要是让师傅们知道了岂不要羞愧死?”

朱祁镇有些无奈的挠了挠头,自己的读写习惯终究还是有一些后世的影子在,只能慢慢的改了。

太皇太后到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问道“你是什么章程?”

朱祁镇道“孙儿并不想打这一仗,毕竟若是真的打了九边精锐无法抽调,南边的军队孙儿实在是信不过,孙儿现在已经陷入了两难。”

太皇太后点了点朱祁镇的脑门儿,然后指着反对出兵的奏疏道“你觉得他这个方法如何?”

朱祁镇回道“有可行性,可是朕却以为不行。”

太皇太后有些疑惑的看着朱祁镇,虽说一句话没有说但是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要朱祁镇给个理由。

朱祁镇无奈的笑了笑道“因为孙儿这没有黔宁王。”太皇太后听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哀家又何尝不知道云南之事因由何在?”说着就继续点了点这本反对开战的奏疏道“一大堆正确的废话,黔宁王当年不就是在云南且屯且战?如今不也败了?尽是些书生之言。”说罢有些疲累的坐到了躺椅上,太皇太后已经越发的觉得自己身子的虚弱了,加上前几日猛的听到沐晟的消息,一时气急又去了一趟文渊阁,好似一下子就将后面的力气用完了似的,看如今皇帝已然有了健全的思虑,那就放手吧。然后太皇太后再次开口问道“皇帝有什么想法吗?”

朱祁镇想了想道“孙儿不想大打出手。”然后指了指那本奏疏道“也不想用这个方法,或者说此时根本就不是用这个法子的时候,可是孙儿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不马上就到朝会的时间了,孙儿想着那些大臣们总要有个好主意的。”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道“既如此那你就去吧。”

朱祁镇问道“祖母不跟孙儿一起去吗?”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道“我已经老了,精力也散了,如何还能一直盯着不放?这江山是你的,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然后把结果报给我就行了。”

朱祁镇心里激动,嘴上却仍然道“祖母可不老”。太皇太后笑着指了指朱祁镇道“小滑头,不用拍马屁了,还有个事儿,过一段日子就会选秀,你的年龄也大了该成家了,也该亲政了”。

朱祁镇皱眉问“选秀?祖母,这是不是太早了?”太皇太后说道“不早了,你以为就是选一选啊?我大明的皇后,不看家世,首重品德,选秀也是为了充实后宫,你呢也不小了,这些年也锻炼的不少了,不大婚如何亲政?赶紧的大婚了,让我这个老婆子卸下身上的担子,然后好好的教养皇后,这样我也能多享几年清福。”

朱祁镇一时之间不知道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很明显太皇太后已经有了交权的心思了,不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后,仅仅是不临朝称制,不垂帘听政,就已经可以说是不贪恋权势了,到了如今竟直接有了交权的心思,想想历史当真觉得可笑,吕后临朝,惠帝声名不显;武后垂帘,李家有了“六味地黄丸”;刘后称制方有前朝权利交接之顺利;孝庄听政,这才有了康麻子千古一帝的基业。怎么就到了朱祁镇这里出了个堡宗?

有时候历史的玩笑开的真的很是让人哭笑不得。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有汉朝之霸烈,太宗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成为古来第一。有唐之繁盛,最盛时仅仅是大明就吸纳了世界百分之四十的白银。有广阔之地域,最北有奴儿干都司,最南有三宣六慰。可惜的是更有了所有王朝的毛病,有汉之外戚(被太祖削完了),有东汉和唐朝之宦官专权,有宋之以文御武,可就是这样仍然在长达百多年的小冰河时期中艰难前行,直到甲申之变。终其一朝计二百八十余年。

纵观历史,尤其是明朝的历史,有很多次的历史节点都是被女人和文臣硬生生的掰了回来,这第一个节点就是张皇后,如今的太皇太后,一手扶持了英宗,然后就是于谦只手定乾坤,再后来宪宗将孝宗定为太子后又是吴太后护持着孝宗直到其顺利登基。再后面武宗骤然崩逝,又是一位张太后站了出来不到稳定后宫还和杨廷和一起稳定了外朝,这才有了后来的世宗入继大统,然后就是穆宗早夭,李太后联合冯保和张居正共同稳定朝局,一举掀翻了首辅高珙。然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隆万大改革。

还有就是熹宗落水驾崩,内宫一片混乱之际,还是一位张皇后站了出来不但稳定了内宫,更是稳定了朝局,这才有了崇祯帝顺利继位。历数起来,大明是贤后,名臣最为集中爆发的朝代,更是令人无限向往的朝代,可惜的是此后再无汉人王朝了,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就在朱祁镇陷入回忆的时候,太皇太后的声音传了过来“想的什么那么入神?”

朱祁镇赶紧收回思绪道“孙儿想着还是太小,很多事情怕是没有祖母您的指点会做不好。”

太皇太后微微摇头道“不做怎么知道做不好?你这些年做的很不错了,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走了,祖母能教给你的都教了,剩下的只能是你自己去感悟,学是学不来的。”

朱祁镇自从上次开海之事后一直就隐藏着自己,就像是剑客缊养剑气一般,等真的到了拔剑之时定然要“一剑光寒十九州”的,看到太皇太后的确是真心想要交权,朱祁镇怎能不喜?于是立刻跪下道“孙儿定不负祖母期望,愿实现父皇志愿,使我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看着眼前小皇帝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太皇太后微微摆手“江山是你们朱家的,以后的路你自己做主便是。”

朱祁镇回道“孙儿明白。”

朱祁镇心里明白,此后他就是真正的皇帝了,如今根基已固,任是谁都无法动摇了,时间这个战友的确是无解的,它让太皇太后不可抑制的衰老了,也让自己无可争议的变得强壮了,如今的他不论是外朝还是内宫都已经根繁叶茂了。他已经在大明天下中占据了一极之地,而麓川就是一次大考,一次三杨内阁和太皇太后为监考官,他为考生的一次大考,只要顺利过关,这天下以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他绝对不希望这次大考像上次开海那样到最后不得不借助太皇太后和杨士奇的力量才勉强过关了。

如今的他也该来一次乳虎啸林,百兽震惶了。

回到乾清宫,朱祁镇思虑了很久,这才吩咐王振道“大伴,去通知一声,命各部官员各回本部,六部各留一名三品以上主官去内阁候命,还有将王本兵请来。”

王振点头应是然后就退了下去。

自从那夜截了王骥一次后,朱祁镇就命人搜集了关于王骥的一切信息,这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盖因为这个王骥,竟然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因军功封爵的文臣之一,明代三王,王骥、王越、王阳明。

真正的文武全才,更是杨荣多次提起的未来栋梁。不过呢因为一些潜规则的原因,这些以文人之身立不世军功的都没能进入内阁。看来这个王骥的确可以好好的人尽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