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妮过来给家人送水,黄巧云看到女儿提这么重的水壶过来,还挺心疼。

连忙接过来,她比划,“下次别拿这么多。”

二妮笑着打开水壶,让黄巧云喝水。

看着眼前懂事乖巧的女儿,还有她吱吱啊啊的殷勤的让她喝水,心里一阵心酸。

她这么好的女儿,居然没有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她从小就被村里小孩欺负看不起,真是对不起她。

黄巧云喝了几口,又把水壶递给丈夫。

二妮看到在不远处干活的江梨,眼睛亮晶晶的,抱着水壶走了过去,把水壶递给江梨。

黄巧云看到闺女的动作,和丈夫对视一眼。

原来二妮另一壶水是特意给江梨带的。

沈以祥道:“二妮还真是一个感恩的,那江知青帮了她一次,她一直记着,这些日子经常往江知青身边凑。”

黄巧云有些担心,“我就是怕她经常凑在江知青旁边,人家会烦她。”

沈以祥浅笑,“应该不会,江知青人很好的,三弟住院,她都去看了好几次,又掏钱又送东西,她心地很好。”

黄巧云还是有些担心,她女儿和正常孩子不一样,听不见说不了话,没点耐心的人,真的会嫌她的靠近是麻烦。

江梨看见前面有一道阴影,抬眸看见来人。

她揉了揉自己的腰,站起了身。

笑着摇了摇头,指着不远处的水壶,示意自己带了水。

“谢谢二妮。”她按着自己的感觉,比划着一些简单的动作。

也不知道二妮看懂了没,她只一个劲的对江梨傻笑。

还弯腰主动的帮江梨干活,江梨都阻止不了。

一旁的几个妇人看了“啧啧”有声。

“这孩子怎么跟知青混的都这么好了,上赶着帮忙干活,还高兴的很。”

“别说这江知青还真会收买人,以前是让村里男人替她干活,现在有小孩帮她干。”

“那是因为江知青对沈家那聋哑女可好了,我家小子都看到好几回了,经常给糖她吃。

还是知青日子好过,手这么松,随随便便就给人糖吃。”

“你傻呀,条件再好,哪有白给人吃得,自己又不是没有长嘴。

那沈家老三跟那江知青走的很近啊!我最近老看他俩在一起,我估计啊!这两人有戏。”

“不会吧!那江知青那么傲,还能看得上乡下人。”

“乡下人怎么了,沈家老三长了一张好脸,俊着呢?十里八乡的姑娘谁不喜欢,就是性子太冷情,不上心,吓退了好多姑娘。”

“也是,那以安的确是个俊模样,个也高,要是我再年轻个二十岁,我都要上赶着追他。”

妇人打趣道:“你这个老条子,知不知羞,再年轻二十岁,你也就是这丑模样,人家俊小伙哪里能看得上你,你就也能嫁你家那油瓜条子。”

其他人被逗的吱吱乐。

“我算是看出来了,没有真正冷情的男人,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要真碰到喜欢的了,心都能掏出来。

别看以安不爱说话,其实他心里有主意的很,眼光也高着呢,不然之前给他介绍的姑娘早就同意了,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伙,孩子都满地走了,快一点的都能打酱油了。”

“这两人说不定还真有些,沈家老三还救了那江知青呢?按以前来说,就该以身相许的,只是现在不许搞这一套了,不然他早抱上娇妻了呢?”

有人冲着一旁闷头干活的沈家老二两口子说道:“老二家的,你们家老三对那知青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老三年纪也不小了,你们家也该操心起来了,听说你们家老四都在城里找到对象了,你娘成天嚷嚷着要给未来的四媳妇置办彩礼。

这都是儿子,你做为哥哥可得和你娘说说,一碗水得端平,老三就这么单着可不像话啊!”

沈以祥“嗯”了一声,并未多话。

老四城里找对象,处一个黄一个,老四也不是什么安份的人,一时半会也稳定不下来,哪有什么娶媳妇不娶媳妇。

县城的姑娘眼光都高,老四目前一个也没能带回来,那就是还没成,他娘也真是的,炫耀的太早了。

他本身就不擅长说话,更何况还是跟村里的这些话多的妇人。

每回人家问他什么,或打趣他,他总是随便应和。

家里的事,他也不想跟这些长嘴的婶子们多说。

她们哪里是关心,只是想看笑话而已。

夫人们觉得他无趣,也就懒得和他说话了。

几人没有从沈以祥这里得到满意的回答,转头又和他媳妇黄巧云说话。

“巧云啊,你也歇歇,和婶子们说会话,别老是闷头干活,你也是太实诚了,没人看着就歇会。”

“就是,你就该和村里让多说说话,别成天除了干活就只是闷在家里。”

黄巧云停下手里活,笑了笑,“婶子们,不是我不想歇,是活多,家里吃饭的人多,我们两口子就想多干点,拿个满工分。

“老三的事,都是他自己做主,而且他也不喜欢别人议论他的事情,所以几位婶子也不要问我们夫妻俩了。”

另一妇人撇撇嘴,“我就是说你们两口子实在,你看你,怎么能什么事情都不管呢?他一个小伙子做什么主。

你作为嫂子就得替叔子操操心,我看以安平时对你这两个女儿挺好的,他都老大不小了,他的婚事你都不着急?”

黄巧云想说她急也没用。

婆婆不还在吗?

不至于让家里最没存在感的她来操心这些。

那妇人眼睛滴溜溜的转动,继续说道:“我娘家村邻居有个姑娘,长得老好了,又敦厚老实,力气也大,一个人能挑百十斤的东西走好远的路,什么活都会干,勤俭持家又质朴。

最主要的是她像她娘,屁股大,能生养。

村里人都说她是个有福的。

家里条件不错,父亲会些手艺,父母疼爱,上面三个兄弟两个姐姐都成家了,兄恭弟友,家里一团和气,她是最小的女儿。

提亲的人都快踏破她家门槛了,不过这丫头谁也看不中,总是不满意。只喜欢相貌好的,我看以安不错,这相貌没得挑,保准那姑娘喜欢,要不你去跟以安说说,撮合撮合,让两人见见面。”

妇人说的天花乱坠,似是十分想撮合成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