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入巷子,林慧感觉比上周多了点“人气”,一阵阵喧闹从以前的牌馆里传出。

她皱眉,这是牌馆又重启了。

木门打开,两三个人结伴,吞云吐雾地走出来,走路歪歪扭扭,耷拉着肩膀,活像好几天没睡过似的。

她不由抱紧孩子,把头转向一边。安安不知道怎么了,但她直觉地害怕这些人,不敢像刚刚一样大声笑。

徐东升目不斜视,绷紧下颌,直直朝前骑自行车。

待到了张婆家门前,林慧还是能感觉到后背那些打探的眼神。

张婆家房门紧闭,听到敲门声,声音紧张,“是谁?”

“张婆,是我们。”

她连忙开门,见到孩子也跟着,把人迎进去后,不由问,“你们怎么连孩子也带过来了?”

“孩子闹着要跟,我们想着也不去多远的地方,干脆就带着一起了。”

张婆叹气,“这条街上的牌馆又开了,比以前来的人更多,不安全。要是可以,以后还是别带孩子过来了。”

林慧也有点后悔了,“嗯,以后不带了。”

梁青回娘家的时候还是李启城送过来的,一身公安干警服装,看着就觉得可靠。

梁青很喜欢安安,抱着她不松手,平平跟在徐东升旁边玩,康康则是从李启城一进门开始,就一直抬头盯着他的警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李启城好笑,把他抱起来,“这小子要不以后来给我当徒弟吧?康康,要不要跟着叔叔啊?叔叔教你抓坏人。”

康康难得对他露出小脸,一口小白牙,“叔叔~”

徐东升哈哈大笑,摸摸儿子的头,“我看行,以后跟你多跑跑,就不怕被人欺负了。”

男人在这边聊,梁青跟林慧说起厂子那边的答复。

“……领导说没有卖给私人的先例,有些不太爽快。但是厂子积压库存太多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所以他们想先见见你再谈协议的事。”

听前面半段,林慧心底一沉,以为目的落空,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连忙点头,“可以见见。”

“不过,”梁青提醒她,“按领导的想法,即便是要卖给你,最少也是10匹起卖。这样的大批量,你可是吃得下?”

张婆曾经可是“倒婆”,闻言便摇头,“10匹起卖,这个量太多了,不能再压一压吗?”

“不能了。本身厂子做这事就是为了清库存,要是忙活许久只卖出去两三匹,何必费这功夫呢。”

张婆想想也是这道理。

她们觉得量大,林慧却觉得刚好。要是只卖几匹,都做不上几件衣服,她也不乐意白折腾。

“可以,就按10匹起买,若是布匹质量好,我可以买得更多。”

母女俩被她的豪气震惊,人不可貌相啊,这两口子明明是乡下人,手头却比她们有钱多了,眼睛眨也不眨的就敢花大几百块钱?

她男人在一旁听到了也没反应,显然是任由她做主。

梁青有些激动,当下就说,“要不我们现在一起过去厂子里吧?领导们忙得焦头烂额,每天都睡在厂子里不回家。”

厂子挣钱,她们这些工人也才能发工资。

林慧暗自思忖,先见了面,再商谈协议怎么签,一次不一定能谈得下来。

“行,那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张婆留家里,李启城骑车带着梁青,看到他们一辆自行车带着两大三小,都笑了。

“要不安安来阿姨这里坐?”

安安直接埋头到妈妈的胳膊里,意思就是不要。

她最爱妈妈了。

几人一路到了厂子外的门卫室等,梁青先进去向领导汇报情况。

门卫好奇,怎么还拖家带口地过来?不过家属李公安在,他没怀疑是过来干坏事的,也就安安稳稳坐在小房间里不出来。

等梁青的过程中,林慧观察这个小厂子,门头不大,整个厂子里头女工最多,但也不过四五十人。

这样的厂子,加不了生产线,也没能力更换设备,若是不被淘汰,在镇上解决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倒是勉勉强强可以……

没过一会儿,梁青带着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出来。

下眼圈乌黑,额角三道深厚的皱纹,头顶也快光了,一看就知道发愁的事不少。

“主任,这是我姐我姐夫一家子。”

梁青来的时候有提过这是管销售的张主任。

林慧微笑跟他握手,“主任您好。因为我们乡下人进城一趟不容易,冒昧过来打搅,真是不好意思。”

张主任见她说话口齿清晰,行为举止落落大方,长得也出色,好感度上升,也笑道,“无妨,我们进去聊吧。”

“这是你的爱人和孩子?”

张主任看向身后的男人孩子,好奇地问。

他也去喝过梁青的喜酒,自然知道她还没生。一数三个孩子,长得差不多,惊讶了。

林慧笑笑,每次都要同别人解释一番,“是三胞胎。”

张主任又是感叹一番好福气。因为孩子,他心里的戒备又降了不少。

他们往办公室走去,并未路过生产车间。想来也是,不可能会随意带人进车间, 这是规矩。

“这是我们生产的布料,你们看看。”

张主任面带自豪,“别看咱们这个厂子小,当初买的那批设备都是最先进的,技术人员也是培训过,最熟练的工人。”

“确实质量很不错。”可惜经过二十多年,当初最先进的设备已经即将被新型机器取代。

林慧上手摸样布,这是纯棉布。

厂子里应该就只有这一条线,没有其他的支线了。

以前粮食都吃不饱,自然没人拿田地去种纺织原料,棉布又少又贵,供不应求。

现在粮食产量上来了,除了纯棉,还有化纤、丝麻等等不同的面料,产量也跟着上来,还多了先进的混纺技术。

捷克、日本、瑞士等国家先进设备的引进,能生产出多种宽幅的斜纹、平纹、缎纹等……

不管怎么说,纯棉布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主任,你们都有些什么颜色的布料?”

“黑、白、灰、蓝都有,红色也还剩下几匹。”

那蓝色不是浅蓝色,而是深蓝色,甚至有点偏墨黑,是工人们最常穿的工服颜色。

林慧不奇怪,以前大多只能穿这类低调的颜色,染料也一般。但现如今年轻人不买账了,积压下来在所难免。

“张主任,我也不浪费您的时间,直说了吧,若是能保证布料都是这样好的品质,我跟你买二十匹。”

在场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