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金融巨擘30年 > 第38章 周洪涛和钱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是这些前瞻性的宣传策略,成就了理发店的繁华。

李景元深知,要让店铺火爆,首先要有名气,让人知晓才能吸引客流。

否则,即使手艺再高超,无人知晓也是枉然。

假如有个新手开理发店,手艺与李景元不相上下,但他的热度仍无法与李景元匹敌。

因为李景元的宣传做得好,对于一个从未在两者间理发的人来说,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李景元的店,这就是广告的力量。

即使当下看到广告并未立即消费,但当你需要这类服务时,广告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各位好,我是李景元,能与各位老板相识,深感荣幸。”

helong介绍完毕,李景元向众人致意。

这次,大家都给予了他应有的关注。

“原来是李小哥,快请进,你的手段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绝对是商业界的奇才,未来无可限量。”

“没错,有些地方我们得多向李小哥学习。”

这些人说话圆滑,李景元则保持着冷静,这些恭维并未让他飘飘然。

前世这样的话他听得太多,无数人在他面前如此赞美过。

“各位过奖了,我只是晚辈,在各位前辈面前不敢受此厚爱。”

李景元的行为模式完全超出了他的年纪,按常理,面对众人的赞誉,他应兴奋不已,然而众人并未目睹预期的反应。

这使他们对李景元有了更深一层的敬意,这次,他们是真心接纳了他。

若李景元表现出丝毫傲慢,众人对他的评价必然大打折扣。

\"让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从事地产的是周洪涛周老板,那位是县城购物中心的主人,钱波老板……\"

李景元落座后,helong逐一为他介绍在座的显贵。

他们都是县城内声名显赫的企业家,能将他们聚在一起,helong的能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周洪涛和钱波,这两人可能是这里最富有的,就连helong也无法与之相比。

李景元曾对他们俩的身份感到好奇,看见他们驾车而来,得知他们的商业活动后,便明白了他们的财富来源。

房地产始终是盈利丰厚的行业,虽然目前还未崭露头角,但用不了多久,房地产就会大放异彩,周洪涛必将因此而致富。

李景元无意涉足地产,一方面因地产市场波动太大,另一方面,涉足地产绝非易事。或许在后期他会考虑,但在初期,他不会轻举妄动。

目前,他还不具备投资房地产的实力。

钱波的情况则更明了,作为县城唯一商场的拥有者,他怎么可能不赚钱?临江县的发展并不迅速。

在全国的县城排名中,它只能算是中下水平,人口也不多。

但他能成为唯一商场的老板,足以证明钱波的洞察力。

这三人加上helong,无疑是这场聚会的焦点。

注意到李景元的目光,周洪涛朝李俊峰微微点头,钱波则微笑致意,主动向李景元打招呼。

两人都极具远见,了解李景元的作为后,他们也在思索是否能将李景元的策略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

特别是钱波,实际上他已经开始实践了。

他在商场楼下竖立了几块巨型海报,为商场带来了大量客流。尝到甜头后,钱波已在其他地方也开始设立海报。

全县城内外,目前已张贴了近一千张大大小小的海报,这让钱波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周洪涛对李景元示好,是因为他看出了李景元的非凡之处。

\"小李,过来这边坐,我很想和你交流交流。\"

周洪涛直接邀请李景元坐在自己身旁,刚好有个空位,空位的另一侧就是钱波。

李景元也没推辞,沾染着鲜血,径直坐到了周洪涛的身边。

\"李小哥的手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先前我们也做宣传,却未曾尝试过这样的方式。\"

周洪涛的话语,让李景元心知肚明,他也对这种海报产生了兴趣。

\"这只是些小技巧,我仅是小本经营,远不及周老板您。做生意必须吸引顾客,若无客流,理发店的收入怕是难以糊口。\"

李景元运用了许多现代术语,这是他有意为之。这些人物非同小可,想引起他们的注意并结交,绝非易事,他必须展现真本事。

果然,几人面露困惑,显然不解其意。

\"何为引流?何为流量?\"

这些术语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毕竟他们尚未接触互联网,手里的手机仅能通话,自然不知流量为何物。

\"打个比方,流量就像县城的人口,引流就是引导这些人来我店里消费。\"

如此直截了当的解释,周洪涛等人并非愚钝之人,立刻领会了。

\"原来如此,小李果真才智出众,想不到知晓如此之多。我们都老了,我敢断言,待你到我这年纪,必定比我更胜一筹。\"

周洪涛所言发自肺腑,李景元的能力显而易见。

钱波此刻已低头沉思,回味李景元刚才的话语。

周洪涛从事房地产,对引流和流量的概念并不感冒,关键是他还未意识到这对他的生意有何帮助。

他尚未察觉其重要性。

然而,钱波心中已有了隐约的构想。

他也需要与李景元一同“引流”,引导县城的“流量”进入自己的商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