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山何止名声臭了。

林妙越想原主原来的经历越生气,那继子继女是白养的?

半夜,王山如厕,被人打晕,插在了臭坑里。

林妙:………呵呵,不谢。

林妙这几句话,当时族老就哑火了,脸黑红黑红的,眼睛里都是愠怒:“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倒底是女人,就是没心胸。”

林妙可不惯着他:“也别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咱这宗族,规矩可是真大!啥也别说了,分家!”

族长和其他人脸色都不太好,别人指着鼻子说没规矩,心情极度不好,却无力反驳。

林妙也很无奈啊,这分家不通过族里,就拿不到分家凭证,没法重新立户。

要不她分家,何必找这些老头子叽叽歪歪。

族长叹了口气道:“那就依你的意思分吧,你看家产怎么分?”

林妙道:“家里也没什么可分的,当年当家的去了,只留下了六亩地,被王山分去了一半,只剩下3亩。但这些年,老二自在镇上做帐房,也没有往家拿过月钱,成亲的花销就不算了,成亲这一年,来来回回从家里拿走了多少吃食也不算了,一次次借走的银子也有七八两,再加上家里各种开销,家里也没有余钱。”

看了看几个儿子:“我前些日子生病,都没钱治,差点死了。他要是要地,就给老大和老三一人补二两银子,要是不要地,这三亩地就老大老三各一亩,剩下那亩就当老二还回来的,把地卖了,他们哥三一人二两银子。家里银钱是没有了,也不用惦记,就把其它的家伙事儿都分成三份给他们,房子正好他们三兄弟一人一间,我一间,厨房堂屋归我。我以后养老也不用他们,我也不帮衬他们,就都各过各的日子吧,过成什么样,都看自已,谁也别怨谁,别人有钱也别去粘补,就这样就行了。”

老二王树一脸不乐意,喊道:“娘.......”

林妙抬手制止了他:“我也不想说什么过去了事了,你要是还想给自己留些脸面,就什么也别说。”

王树一脸涨红,他是圆滑自私,但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是要脸的。

但,娘今天可是一点不给他们脸!

他弱弱地辩解:“我实在是银钱吃紧,才回来娘这借,也不是不想还的。地我就不要了,就当我还了钱,卖了大伙分了吧。”

老大想了一会说“娘,我家里,还有您孙子孙女,一亩地哪里够嚼用,要不,把老二那一亩地卖给我吧,我给老二老三一人二两银。”

他想的是:这一亩地也值7、8两银子,自己这么买过来,相当于花了6两,不但便宜,又和自家的地挨着,所以,也顾不得暴露自家的小金库了。

林妙呵呵呵:“你倒是个有头脑的,还没分家呢,手里倒是宽松。行啊,那你就给老二老三一人二两银,分家文书立好。”

“今天就去把户给分了,立了新户,咱就是四家人了,地契什么的你们兄弟也都办好了,再有什么龃龉,我可就不掺和了。”

族长为难道:“那你这养老怎么说?”

林妙道:“不用,各过各的,他们要饭也别来找我,我饿死病死也不指望他们,就这样,分吧。”

老三王森急忙说道:“娘娘娘,我以后给您养老,您放心吧。”

林妙:“放心?我拿什么放心?凭你游手好闲吗?你养我老?我看是你啃我老还差不多,哼。”

几句话,怼的王森立刻自闭了,垂头丧气的,什么也不再说。

林妙也懒得理他们,告罪一声,回了屋子。

后面的事,自有几个儿子张罗。

这破环境,炕上倒是有个褥子,不过不但不平整,还有股子味道。

但她现在什么也不想弄,等分好家了,各过各的,再改善生活条件吧。

三个儿子一边分着东西,家里本也没什么,吵吵嚷嚷地,没多会就分完了。

族长和族老也没在家吃饭,林妙早就让方氏把买的豆腐和家里的一些鸡蛋给几个人分分拿回去了。

几人就没再有怨言,带着几个小子去办理分户和地契的事了。

林妙也没再管,只等他们把事情办妥,再做打算。

中午方氏把买的鸡炖了,几人算是吃了顿散伙饭。。

方氏心里还算满意,虽说没有按着她的想法来分家,但自家把那一亩地买下来了,也算便宜。

以后自己当家作主了,男人挣的钱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攒着了,想想就美。

大约未时末的时候,老大和老三就回来了。

老二办完事就直接留在镇上没回来,他那一间屋子也答应卖给老大了,这老家没什么利益可图的,回来干啥?

林妙接过了新立的户头,发现自已和老三的是立在一起的,户主是老三......

老三眼神飘忽地说道:“娘,您要是一个人立户头,是要立女户的,女户不好立.....”

林妙看他飘忽的眼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女户立起来麻烦?

有什么麻烦的?

现在县令为了增加户头,增添政绩,可是喜欢添丁增户呢。

而且,他们走的时候,她可是给了老大2钱银子,怎么就不能办了?

老大一看势头不对,赶忙说:“娘,,反正您和老三也是暂时一起过活的,要不,您....过两年再说?”

林妙哪里就不明白他的小九九了,不就是怕她过几年做不动活计了,再让他养老吗?

面憨心刁就是这样的人。

她朝着老大伸手:“拿来。”

老大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把2钱银子递了过去,心里一个劲的可惜,娘怎么就没有忘了呢?

林妙把这二钱银子文给了老三:“去村子里买点米,菜,再买些个个鸡蛋,明天找人把墙垒起来。”

这个时代粮食价格:大米6-10文一斤,看品质,价格不同,糙米4,5文,白面和大米差不多,粗粮2、3文一斤。鸡蛋有1文一个的,也有3文两个的。

说完,她就端着盆子,去外面洗衣服了。

嗯,有个小跟班也不错,这个本性不差,还能教教。

分家了,吃点好的吧!

想的挺美,那叉烧儿子还盯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