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绣这事儿,潘凤也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李儒说的处理。

倒不是潘凤不想说,而是曹老板实在太不让人放心了。

潘凤的确有那么一刹那是想跟曹操说的,只是他想到了一个人,杨修。

如要他把张绣要反这事儿跟曹操说了,以曹操的自负,自然不可能会信。张绣要是没反,潘凤最多被嘲笑,如果张绣真反了而曹操因为没信而吃了败仗的话。

潘凤也许就会变成第二个杨修,不对,杨修应该长第二个潘凤才是。

所以他不敢跟曹操说,也不能说,不说,如李儒说的一般,还有转圜的余地,说了,这危险系数太高。

“可是,我刚才,提醒了一句典韦典将军,此事,是否会有变数?”

典韦这个人潘凤是讨厌不起来的,这人实诚,而且也跟曹家还有夏侯家那几个不一样,对自己也算不错。

所以他当时想提醒一句,现在想想当时多的那一句话可能会成为隐患,因为典韦实诚,他肯定会跟曹操说自己让他少喝酒这个事情。

以曹操的性格……

坏了!!

想到这里,潘凤脑海里就只有这两个字。

“主公放心,我来处理。”

李儒听罢,立马接下了这活。

“仲坚,典韦此人……”

“主公不想杀他?”

李儒转头看着潘凤。

“当真不忍。”

“不杀也可以,但主公,要吃些苦头。”

李儒答。

“我不会,没命吧?”

“自然不会。”

潘凤还有些担心,一听这样,点了点头:

“那就无妨。”

“主公还是宽仁呐,这典韦可是曹操得力大将之一啊。你今日救了他,来日,可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潘凤想了半天,说出了这么一句话,他肚子里的墨水实在不多,能说出这么一句也实在够可以了,听到这里,李儒愣了一下,往后退了两步,拱手行了一个大礼,而后退了出去。

夜。

胡车儿观察着曹操所在府邸,发现门口一直站着一个大汉。

那汉子孔武有力,走到大鼎边上,顺手提了起来,还将那鼎举过头顶,看的胡车儿心惊肉跳,赶紧回去向张绣汇报。

而这一切,全都被李儒看在眼里。

“文和,别来无恙啊。”

贾诩这边还在谋划如何起事,李儒找了过来。

“哎哟,仲坚,你怎么来了,那日在墙门外看到你时,还有些不敢相信,没想到,你居然跟了曹丞相。”

贾诩一见李儒,赶紧上前相迎。

“文和此言差矣。”

“哦?错在何处?”

“我跟的,不是曹操,而是,潘凤。”

李儒回答。

“潘凤?此子有何特别之处,居然让仲坚你如此相随?”

贾诩有些不理解,在他看来,不管怎么样跟着曹操总是没错的。

“我家主公才识过人,非我等可见,当然,我今日前来,是为你排忧来了。”

“为我排忧?我何忧之有啊?”

贾诩没明白。

“典韦。”

李儒说了一个名字,贾诩脸色一沉,环顾四周,确认没人之后,上前轻声说道:

“仲坚此言何意?这典韦……”

“我已说的如此直白,文和却不肯与我说实话吗?这张佑维见婶娘被辱,就没点想法?”

李儒把话说透了,可贾诩不能认,只能笑了笑:

“仲坚此言从何而来?”

“行,既然文和如此不信任我,那我就先行告辞了。”

李儒说着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突然转身:

“对了,与文和相识一场,给你个忠告,那典韦人称古之恶来,有万夫不当之勇,文和若要行事,需,处理了他。”

说完就要走最,贾诩赶紧上前一把拉住,又看了看门外,将门关好,轻声说道:

“仲坚莫怪,此事非同小可,我只得慎之又慎!”

“理解。”

李儒回答。

“听仲坚这口气,好似是要帮我?”

贾诩继续问道。

“自然,如若不然,来寻你作甚?”

李儒答。

“可是,你与潘凤皆是曹操帐下,如此行事,有些……”

贾诩还是有些谨慎。

“我家主公本有青州一州之地,因为曹操而失,身边谋士,自然要替他拿回来。”

贾诩听罢,点了点头:

“仲坚言之有理,只是,不知此事,要如何行事?”

“其实简单,那典韦如此勇猛,全赖手中一对铁戟,戟下无有活口。但其好酒,如若有人邀其饮酒,趁其酒醉之时,将双戟盗走,那典韦就算是项羽在世,又有何惧哉?”

听到这里,贾诩连连点头:

“仲坚言之有理,诩在此谢过。”

说完拱手一个大礼,李儒赶紧上前扶起:

“文和言重了。”

“有仲坚帮忙,此番必定一击而中,曹操一死,潘将军就可以回他的青州了。”

李儒听罢笑了笑,好似意识到了什么,与贾诩告别后,去寻了潘凤。

“主公,儒,有一事不明。”

“仲坚但讲无妨。”

“既然主公算到张绣会反,而曹操如今又如此牵制主公,主公为何不趁此机会,取他性命?曹操一死,主公领青州之兵北上,入许都清君侧,天下,唾手可得。”

当时李儒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潘凤很自然的让李儒认为他并不想让曹操死,可是眼下曹操明明是很大的威胁,如果死了,不是更好吗?

“还是说……”

李儒看向潘凤,“主公认为,曹操死不了?”

曹操当然死不了,至少在历史上是这样的,但如果这次有他跟李儒从中作梗,要曹操死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这样做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曹操势大,就算他死了,他手底下那些曹姓跟夏侯氏的将领如何肯善罢甘休?

“仲坚认为,曹操若是死了,对我们有利吗?他手底下有许都几十万人马,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如果他死了,他底下的人,谁能压住?如果没有人能压住他们,怕是会天下大乱,天下大乱,是好事吗?”

潘凤看向李儒。

“对于主公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世道越乱,才越有机会成事,这一点,潘凤不会不明白的。

“可是,对百姓来说呢?”

潘凤看向李儒,眼神里有了一些之前没有的东西,李儒听后,有些愣神,而后退后拱手道:

“主公宽仁,心系天下,儒,自叹不如。”

潘凤上前扶起:

“仲坚不必如此,之前你与董卓如何我不管,如今你跟了我,我只想问你一句,仲坚可曾想过,青史留名?”

不管是什么世道,青史留名这四个字,足够让所有人动心。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李儒。

李儒单膝跪下,俯首道:

“儒,虽肝脑涂地,亦不负,主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