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知微会意,沉稳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和准备好的文件。“顾总,沈助理,请允许我先从产品和基础数据开始汇报。”她条理清晰地从桃胶膏的古老配方讲起,详述了核心成分的来源、制作工艺的独特性,以及目前只是在桃花庵少量生产,一盒难求的情况。

接着,她又切换到新建工厂的方案,从选址云灌县的原料供应链优势,到规划中的现代化生产线、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再到详细的产能推进计划、成本构成和基于不同市场渗透率的财务预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支撑,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初步论证……。

顾盼梅听完,感到徐知微很不简单,在这偏僻的小山村,能有这样的人才,而且能待得住。留得下,她看了明月一眼,笑着说:“明月,我这次来,虽然有投资的意向,但也是初步的了解,说实话,别的方面都满意,也不怕桃胶膏生产出来没有市场,因为市场是人开拓的,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就不怕没市场,关键是你选场的地址有点问题。”

顾盼梅说完,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指尖在光洁的会议桌上轻轻点了点,目光锐利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先是看向徐知微,继而转向明月。

继续说道:“徐总监的准备非常充分,逻辑清晰,数据详实,令人印象深刻。”她先肯定了徐知微,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务实和严肃,“明月,正因为我看好这个项目,看到了它的潜力,所以有些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摆在桌面上坦诚地谈。”

她坐直了身体,气场自然而然地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首先,就是人才。一个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含量的保健品生产企业,其核心驱动力永远是人才。徐总监这样的人才,在云灌县,乃至整个地区的稀缺程度,你我心知肚明。”她看向徐知微,语气诚恳,“我不是质疑徐小姐的能力或忠诚,而是从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研发、品控、高级管理……这些关键岗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才梯队,而不是依靠一两位核心人物的苦撑。在深圳,我们可以轻易找到拥有顶尖学府背景、大型企业经验的研发和管理人才,他们有最前沿的视野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在云灌县,我们如何吸引并留住这样的人才?这里的学术氛围、信息流通、生活配套、甚至子女教育,能否满足高端人才的长期发展需求?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严峻的挑战。”

她稍作停顿,让这个问题沉入每个人的思考中,然后继续抛出第二个更普遍的问题。

“其次,是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现代化工厂,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或手工业者,而是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能够快速学习并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具备良好质量意识和纪律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顾盼梅的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这里的乡亲们或许勤劳、质朴,但我们需要评估的是:将他们培训成符合现代食品生产要求的熟练工,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成本?培训后的稳定率又能达到多少?年轻人是更愿意留在家乡的工厂,还是更向往大城市的机会?这些不确定性,都会直接转化为管理成本、培训成本和潜在的质量风险。”

她总结道:“明月,资金我可以投,设备我可以买最先进的,但‘人’才是企业真正的筋骨。选址在农村,原料优势固然明显,但人才短板和产业工人基础薄弱这两大劣势,可能会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瓶颈,甚至可能拖累整个项目,让我们投入的巨大资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益。这一点,你们是否有过深入的评估和可行的应对方案?”

顾盼梅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接点出了在乡村兴办现代化企业最核心的痛点。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曹玉娟和康月娇也面露凝色,这确实是她们以往更多从情感和乡土情怀出发,而未能如此理性、深刻剖析过的现实困境。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明月,等待她的回答。这不仅是对项目可行性的拷问,更是对明月作为领导者战略眼光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同时,顾盼梅提出的问题也是明月的痛点,明月也在大小会议上不止一次的和领导提过这个问题,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自然规律,想人为改变,难度很大,各级领导也是没有办法。

俗话说有了梧桐树,才有凤来仪!

明月迎着顾盼梅锐利而审视的目光,并没有丝毫闪躲。她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光芒并非仅仅是辩护,更是一种清晰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坚定。

“顾总,您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一针见血,也正是我从决定建厂之初就反复思考,甚至夜不能寐的核心难题。”明月开口,首先坦诚地承认了困境,这让顾盼梅微微挑眉,多了几分听下去的兴趣。

“人才外流,高素质产业工人匮乏,这不仅是桃花山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无数乡村共同面临的困境。我向各级领导反映过,他们重视,但也同样受困于这个大环境。正如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自然规律。”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铿锵有力:“但是,顾总,规律并非不可打破,或者说,我们可以尝试创造一个新的‘高处’。”

“第一,关于高端人才。我们没指望一开始就能从一线城市大规模引进顶尖人才。我们的策略是:‘外引内培,双管齐下’。”明月条理清晰地阐述,“外引,我们不会和深圳拼综合吸引力,我们拼的是‘事业平台’和‘价值实现’。这个项目,扎根于土地,联结着最原生态的宝贵资源,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故事性的平台。我们可以尝试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邀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进行短期项目合作。同时,我们会拿出有竞争力的股权激励方案,寻找像知微这样,或许本身就对乡村有情怀、对保健食品行业有 兴趣、愿意投身一份真正的事业的志同道合者。这并非空中楼阁,知微能留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看向徐知微,目光中有感激,更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内培’。我们计划请普济师太或她的徒弟来授课,从本地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系统化培养。为将来桃胶膏从古法制作向工业化转变做准备。这不仅能解决我们自身的人才需求,长远看,更是为这片土地积蓄人才力量。”

“第二,关于产业工人。”明月继续道,“您担心乡亲们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但您可能低估了他们对现代化产业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和对家乡的归属感。他们或许不懂Sop这个词,但他们懂得‘规矩’,懂得珍惜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照顾老人孩子的工作机会。”

“我们将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的培训体系和晋升通道。由知微和未来外聘的生产经理,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编写教材,手把手培训。设立等级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动力。工资待遇、福利保障,我们会向沿海成熟工厂看齐,甚至更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的成本结构中,土地和原料本身就具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明月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我们建这个厂,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桃胶膏,更是想做一个实验,一个证明: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产业的核心,在于人。我们想证明,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投入,本土的力量可以被激活、被提升,成为企业最稳固的基石。这份凝聚力和社会价值,是在冷冰冰的工业园里难以获得的。”

最后,她掷地有声地说:“顾总,您说的‘梧桐树’,不能等别人种好了帮我们引来凤凰。我决心把公司建在桃花山,就是想和乡亲们一起,亲手种下这棵‘梧桐树’!用现代化的管理、有竞争力的薪酬、清晰的职业前景、以及对这片土地最深的情感羁绊,作为滋养它的土壤和养分。我相信,只要这棵树开始扎根、生长,就一定会有凤凰愿意飞来,甚至,我们自己就能培育出本地的‘金凤凰’!”

明月说完,会议室一片寂静。曹玉娟和康月娇眼中充满了激动和认同,徐知微也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顾盼梅凝视着明月,许久没有说话。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商业计划,更是一个企业家的魄力、远见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这远超出一个简单投资案的考量,但却恰恰打动了她。她不知道,萧明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把事情想得这么透,有如此大的胸怀,她哪里知道,萧明月一直就没停止过学习,而且有些情怀和善良,是与生俱来的。

终于,顾盼梅缓缓开口,语气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郑重:“亲手种下梧桐树……明月,你给了我一个不同于任何商业计划书的答案。很好,这让我更想在将来亲眼看到,你说的这片土壤,究竟有没有孕育奇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