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穿越1951 > 第335章 核电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服务的,不只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也是十分有益的补充嘛!只是这小子滑头,并没有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老领导接过话说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我们在考验他,他又何尝不是在考校我们呢。咱们现在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看来我们还是要号召大家不断学习,才能解决这些新矛盾,咱们的经济过热也是病,得治。”

“嗯,五十年代的时候,这家伙就搭上了夫人那条线,还写了不少心得送给夫人。可惜啊,老刘当时的位置太高了,没听得住这小子的劝,不然咱们国家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领导也是人,也有聊八卦扯闲篇的时候,话题也很自然的聊上了李旭东说过的加强税收管理和海关缉私问题。

傻子瓜子的老板年广久,是徽省芜湖市的一家个体户,他雇工经营,制作和销售瓜子,称为“傻子瓜子”。

这人卖的瓜子味道香,个儿大,分量足,利润却薄得很。“傻子瓜子”的门店门口,常常排着两排各50多米的队伍,等着买瓜子。

随着名气的增大,他开始雇佣工人帮他炒制瓜子,做起了批发生意,成为了大家眼里的资本家。这样的人绝对是个异类,风言风语纷至沓来。

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同时。许多有关年广久负面的评价也出来了:“不剥削,怎么会成为百万富翁?”、“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让剥削阶级存在?”、“这不是复辟资本主义吗?”

傻子瓜子颠覆了瓜子供应的供销社时代,并与国营瓜子企业打起价格战,结果非但没有两败俱伤,而是倒逼对方压缩环节,从成本端开始降低价格,形成芜湖瓜子在性价比上的整体优势,催热了芜湖当地的瓜子产业。

徽省专门派人下来调查,还上报到中央。这次聊天,年广久的问题便在聊天的内容里。

“雇工问题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短短的几句话,改变的不只是年广久的命运,还有很多“早起的鸟儿”。

“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始和党和国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国家建设和投资步伐加快。战线过长,项目过多的问题初现端倪。我的意见是相继停建、缓建一批大中型项目,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中央的政策和方针在聊天中达成了共识。

此刻的李旭东正站在大鹏湾,和二机部的领导、嘉道理家族的米高、法兰西、英格兰、阿美莉卡的有关核电公司展开安全选址问题的商讨。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只有老美的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在去年的时候发生过核泄露事件。

第2组反应堆堆芯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6天以后,堆芯温度才开始下降,反应堆趋于稳定。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事故发生后,核电站附近的居民约20万人撤离。

虽然核电站虽然发生了堆芯熔毁的严重事故,但经过各项检验之后,事实证明了压水堆核电站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没有产生明显的放射性影响。

“我查看过深市周边的地形,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第一是这里拥有充足的海水资源,可满足核电站的冷却需求。第二嘛, ?这里位于深市东部,紧邻香江和羊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核电站建设可满足区域供电需求,尤其能缓解香江和深市等地的用电压力。这第三点,就是咱们粤省的常规能源相对短缺,水电、火电都不如核电方便。至于第四点,你们这么多核电公司的老总都在这里,相关的措施和应急的方案一定非常完善,再加上我们工人和技术员的责任心,我想,这大鹏湾核电站一定不会掉链子的。”

任何时候,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大鹏湾,呃,这里其实已经不是大鹏湾了,叫大岭角更为合适一些。大岭角是一个半岛,具有高山隔离的有利条件,气流畅通,有利于放射性废气的稀释扩散,算得上是得天独厚的好位置了。在这里建设核电站,无论是风向还是危险系数,安全隐患都能降到最低。

“位置是不错,可是李,香江未来的归属问题我们大英帝国还没与贵国进行谈判,现在就定下来核电站的位置,您不觉得草率了一些么?”英国代表史密斯说道。

“香江不管回不回归,难道就不需要电力支持了么?现在我们选派了113名学员赴法国和英国进行核电技术培训,那就不可能半途而废的。我们愿意与国际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学习你们的技术,为的不也是香江的公民能安全充足的用电么?何况这还是嘉道理家族推动的项目,我家没插一杠子,分走一杯羹,你们就偷着乐吧。”

李旭东没资格讨论香江的归属权,这事儿他也没必要插话。这一百多名学员所需要的学费,130万法郎一个人。

贵到什么程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等体重的黄金,所以这批人后来被称为“黄金人”。

你以为花了钱就能当大爷?错了,人家压根没把你当回事。

当时的外国人公开嘲讽:“华夏人连厕所都搞不好,能管好核电站么?”

中方总经理也给这帮“黄金人”下了死命令,要是学不好,就让法国人来运行,你们就打下手吧。

这话有多重?这就相当于你爹花了几百万送你出国留学,结果你连毕业证都拿不到,最后还得请个外国管家来家里帮你管账。

这口气,谁能咽得下去?

这帮憋着一口气的“黄金人”,在国外玩儿命地学,能去的地方都去,能看的东西都看,把每一分钱的价值都压榨到了极致。

至于香江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华夏的政府就提出了海峡和港澳的和平解决方案,老蒋也同意这样的提议,只是阴差阳错,数次谈判都被其他事情给耽搁,海峡始终没有得到统一。

提议书上,这句“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实就是对一国两制最好的诠释。

英国不愿意放弃香江,无非就是经济利益、殖民历史影响和将成为现实的实力对比的变化所影响。

每年英格兰政府能从香江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涉及金融、贸易、地产等多个领域。这种经济收益成为英国不愿放弃香江的重要诱因。

英国长期将香江视为远东贸易枢纽,通过鸦片战争等手段将其逐渐发展为全球金融中心。这种殖民历史形成的经济依赖,使英国难以割舍对香江的控制。

随着华夏改开的进程不断加速,国力渐渐增强,国际地位也会随之提升,英国逐渐意识到继续对抗华夏,将付出更大代价。

香江回归,对中华人民来说,不仅是结束了英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而且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强。

“李,你们治理不好香江的,要不,这次谈判,你们协商一下,顺便把香江的事情敲定下来?”老美的万斯帮着英格兰的史密斯说话道。

“你他娘的,自己的同胞还在伊朗的大使馆里,你咋不去救呢?谁都知道香江十分重要,英格兰不愿意放手,难道华夏就没有自己的算盘?几百万人的饮用水全靠华夏这边供着,一旦断供,香江人咋活?喝海水还是喝尿么?痴线!”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本高,普通人用不起,而且好几百万人的生存,哪有那么容易。一旦谈崩了,供水一断,香江分分钟就要乱套。

英国走到谈判桌前,靠的不是茶和绅士风度,而是“老牌殖民者”的底气。他们手里握着那些年签下的不平等条约,想说“租约没到期,咱们还得继续租着!”

华夏这边不是没有讨论过香江的回归问题,有主战派主张打下来,没事就拿着香江地图成天琢磨,有和平派主张谈判。

香江这边的富商、小贩、普通员工也都着急,天天担心,天天琢磨,“回归了会怎样?会不会影响生意?”

大家都在观望李家的一举一动,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涌动。

李家为什么没把科研中心全部撤走,目的就是要稳定人心。他家要是搬空了,香江的定海神针就没了,那些见风使舵的富豪和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估计能跑的都会跑完。

“李,真不能一起谈么?难道你们就不怕我们大英帝国退出这次核电站的建设?”史密斯皱着眉头问道。

“怕啊,可没了张屠夫,难道我们就要吃带毛猪?大不了我们再和苏联搞好关系,让全球都处在随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状态。只是到了那时,华夏虽不可能幸免,但小小的英吉利海峡,能挡得住苏联的兵锋么?”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有时候就像是没经历过恋爱的小青年初恋一般,一会儿一个小别扭,要么这个妥协,要么那个纵容一下,只有磨合过后,才能渐入佳境。

强硬?谁也不是没想过最后的那一步,但真要打起来的话,英格兰远道而来,真的能保得住香江?华夏占据着地利之便,打下个弹丸之地,还是能轻松做到的。但问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香江,谁要啊!

华夏的武器装备比英格兰差不少,但华夏人不怕牺牲呐!国外的军队在丧失了百分之三十的战斗力之后,整支队伍基本上就崩了,华夏的军队不同,即使只剩下百分之十的战力,部队的同志只会更加的凶狠,没有任何国家敢小觑华夏的军队。

米高过来打着圆场说道:“各位,我们现在都算是盟友,香江的归属不是李能解决的,大家还是就事论事吧。现在的问题是香江的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尽管我家已经重新组建了热电厂,可满足了工业和商业,就满足不了民用,未来怎么办?一个发达城市怎么能因为电力资源的缺口而卡住了发展的脖子呢。”

赚钱嘛,不磕碜。转过头来,米高拉着李旭东走到一边说道:“李,咱们手头上没有技术,少不了受他们的讹诈。你能解决钱的问题,解决不了科技不足的问题啊。”

华夏的兜比脸还干净,技术和渠道又都攥在人家手里,英美法只需要翘着二郎腿,用鼻孔看着你,下巴一扬,说:“别废话,就这个价,你没资格谈,要么滚,要么给钱”。

你气得牙痒痒,又能怎么办?除了捏着鼻子认了,你别无选择。

这种憋屈,普通人顶多亏几个月工资,但如果把这个场景放大到国家层面,赌注就是整个国家的能源命脉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权。

没办法,核电技术掌握在最顶尖的几个国家手里,即使是印尼,也不敢单独建设。至于华夏,那就更不用提了。要知道,建设核电站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都得依靠进口,国产化率还不到百分之一,这就是现实。

大鹏湾的核电项目即使成功,也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只要核心技术还攥在别人手里,你就永远是被动挨打的那个。就像你学会了怎么开别人的法拉利,但人家随时可以远程锁车,顺便把你的驾驶数据打包卖给保险公司。

所以,李旭东要做的只有确保谈判顺利,尽快尽早的把核电站建成并运营起来。至于接下来的路,就是一场漫长的“偷师学艺”和“关门自研”的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