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传回的实时画面。
“……三、二、一!点火!起飞!”
轰!!!
隔着厚重的隔音玻璃,依然能感受到那来自大地深处的沉闷咆哮。
发射架底部喷涌出橘红色烈焰,巨大气流将下方的导流槽中的水瞬间汽化,形成磅礴的白色水雾。
刹那间,“苍穹三号”火箭挣脱大地束缚。
拖着长长的尾焰,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迅疾无比的速度,向着天空攀升!
“程序转弯正常!”
“一二级分离……分离成功!”
“二级点火……点火成功!”
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成功,都引来控制中心内一阵压抑着的低呼。
所有人的手心都捏着一把汗。
原本轻松的张启明,此时身体也微微前倾,拳头在不自觉中握紧。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卫星能否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火箭已经飞出肉眼可见的范围。
只能通过地面雷达、遥测数据追踪火箭轨迹。
“二级发动机关机!”
“星箭分离……分离指令发出!”
大厅里瞬间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代表卫星信号状态的那个指示灯上。
一秒,两秒,三秒……
突然,代表信号接收成功的绿色指示灯,猛地亮起!
同时,负责卫星通信的工程师,激动到破音的声音响起:
“报告!星河-01号信号捕获!
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
卫星平台数据稳定!
我们……我们成功了!!”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乌拉!!!”一些毛熊专家情不自禁地喊出了母语的欢呼。
刹那间,控制中心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纸张被抛向空中,素日里严谨的工程师们互相拥抱、击掌,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前两次失败积压的郁闷和压力,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卫童转过身,眼眶泛红,对着张启明重重地点了点头。
天知道,刚才他的压力有多大。
这几年,内部、外界对他这个负责人的质疑声,从来没有断过。
认为他就是在烧老板张启明的钱。
这几年下去已经烧掉了十几亿美元。
是张启明一直支持他,不仅压下了所有的质疑声,还承诺无限的资金投资。
这次要是再失败,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张启明。
张启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释然而又充满野心的笑容。
当晚,离岛基地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香槟酒液四溅,欢声笑语不断。
张启明被众人簇拥在中央,接受着来自各方的祝贺。
酒至半酣,张启明端着酒杯,走到了宴会厅外的露台上。
卫童、谭伟、瓦西耶夫和几名核心高管也跟了出来。
海风拂面,带着咸腥的气息,却让人格外清醒。
“张生,下一步,我们该加速卫星组网计划了。”谭伟兴奋地说道:
“只要资金到位,我们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三到四颗导航卫星!”
“组网当然要加速。”张启明充满野心的语气说道:
“今晚的成功,就是一场资格赛的入场券。
我们苍穹-星河也将有资格参与天空的盛宴。”
他的话让几位核心高管全都激动起来。
只有张启明心里清楚,这次他真的动了别人盘里的奶酪。
把火箭和卫星这种大国玩具变成私人公司的生意。
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势力,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把这‘眼睛’装好。
张启明想到这里,看向几人,神情严肃的吩咐道:
“立刻启动全球采购,高精度铯原子钟、抗辐射芯片、高性能复合材料……有多少,买多少。
要不然等消息传开,我们再想采购可就没那么容易。”
“张生,您的意思是…”卫童脸色大变。
其余人也是一脸凝重。
张启明严肃道:“那些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势力,不会让我们轻易得到想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先行采购一批应急。
同时,我们在这些核心零部件、材料研发上,也必须加快进度。”
众人心中一凛,欢庆的气氛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
“张生,我这就安排采购部马上下单采购一批!”谭伟急忙应道。
“张生,您放心,我们全体研发工程师,也绝绝不会拖后腿。”卫童郑重道。
“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张启明微笑道:“兴许是我过于杞人忧天。”
张启明嘴上这么说,可卫童等人可不敢放松。
特别是瓦西耶夫等毛熊高管,他们可是亲身经历过,被米国为首的西方资本国家卡脖子。
太清楚西方资本国家对高端技术的垄断。
尤其是火箭、卫星这种可以用于军事力量的技术,看管一向最严。
苍穹-星河公司要是出在西方资本国家,这倒没什么。
甚至还能得到资本国家支持。
可偏偏出现在香江。
离大陆太近,瓦西耶夫认为张启明的担忧,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而事实也确实不出他所料。
星河卫星成功进入轨道消息,在不到半小时时间里,消息就已经传到有心人耳朵里。
张启明也没想过隐瞒。
这么大个钢铁巨兽升空,离香江又不远,想瞒都瞒不住。
准确的说,在现代航天技术条件下,任何国家发射卫星都难以完全隐瞒。
离岛火箭卫星基地,要发射第三枚火箭的消息,还没有发射就已经被圈内得知。
一开始,各国都没有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大国才能玩的游戏,根本就不相信,苍穹3号能发射成功。
全球主要航天国家,都拥有专业的航天测控网。
通过地面雷达、光学望远镜等设备,可对火箭飞行轨迹、入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即使张启明不公开信息,这些国家仍能通过轨道参数反推发射地点、火箭型号等关键信息。
而且卫星进入太空后,其运行轨道参数,会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国际空间物体目录等机构持续跟踪。
即使发射时未公开,卫星入轨后仍会被全球各地的空间监测捕捉到轨道数据。
并通过轨道特性反推发射地点和火箭性能。
也因此,“隐形卫星”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实现,任何进入近地轨道的物体都会被长期跟踪。
得知星河卫星成功进入轨道消息,各航天国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在反复确认信息后,这才不得不承认事实。
一时间,各航天国立马派出人员,悄悄前去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