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么多?那不得影响咱村的粮食生产?”

李海云的话音刚落,旁边的李大川就皱起了眉。

“咱明年还准备开三百亩荒田呢!要是少了十五个壮劳力,那不得拖慢进度”

”那怎么办?”

闻言、李海云也是不乐意了,看向他说道:

“猪场这边也不能少人啊!要不然那些猪谁去喂,猪粪谁去拉?”

“你总不能,叫那些婶子去干这个活吧?”

“小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说着、把头转向了李海峰。

见状、屋内其他人的目光,也跟着聚集在了李海峰身上。

看到这一幕的李海峰,有些无奈苦笑。

这叫什么事?

自己还不是支书呢!不应该先问问自己爷爷吗?

“咳咳咳…爷、你是啥意思?”

“我啊!我没意见,都听你的”

老爷子抽了口烟,一副跟自己没关系的模样。

见他这样,李海峰哪还不明白。

这是让自己想办法了。

“呃…给猪场”

李海峰稍一思索,便做出了决定。

“为啥啊?”

“很简单、猪粪肥田啊!”

看着站起来的李大川,李海峰笑道:

“算个很简单的题,要是每亩水田下一千斤的猪粪,大概可以增产两成左右,也就是六十斤”

“那咱村有两千三百亩田,也就是说,一年可以增产,十四万斤左右”

“而新开荒的土地,第一年基本上是不产粮的,最多也就一百五十斤左右”

“这中间差了将近十万斤”

“要是大伯,你会怎么选?”

“那…那也不能不开荒啊?”

看着眼前的自信满满的侄子,李大川辩解道:

“哪块田不是这样过来的,要是不开荒,咱村就只有这么点田”

“要是今年开好了,再养个两年,不就又是一片熟田了吗?”

“我没说不开啊!”

看着眼前的李大川,李海峰淡定的把目光转向老爷子:

“爷、您那书写的怎么样了?还多久可以写完?”

“还早、估计要到四月底才可以写完”

闻言、老爷子皱着眉,咂吧了一下手里的旱烟,看向李海峰:

“你问这个干嘛?又在打什么歪主意?”

“没、您可别冤枉我,我可不敢打您的主意”

李海峰赶忙摆手。

虽然他把老爷子这本书卖,还换了辆拖拉机。

但现在的他可不会说。

“主要是我在想,您这书要是写完了,咱能不能用它换两个拖拉机的名额”

“这要是用拖拉机,那咱开荒的效率也快不少不是?”

“理倒是这么个理”

“不过、我怎么感觉,你已经把我的书给卖了呢!”

老爷子叼着烟斗,满脸疑惑。

他总感觉这孙子有点不对劲,怎么好像有圈套在等着自己一样。

“怎么可能,您老别想多了”

“您这都没写完,我拿什么去卖呢?”

说着、李海峰有些心虚的笑笑,而后看向李大川。

“大伯、我意思是,咱用机械顶人力”

“咱以后能用机械的地方,就用机械,一台拖拉机顶好几十个人呢!”

“哎、我知道了”

答应一声过后,李大川没在说话了。

在他之后,李大岳开口问道:

“小峰、你把我那三张药方卖了,那咱那药还卖吗?”

“不卖了,既然咱把药方都卖了,那就要尊重契约精神”

“平常自己做点吃吃,或者送人就得,没必要干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既然他把这事摊在了明面上,那就没打算亲自插手这生意了。

毕竟现在国内思想保守,别哪天被人家当流氓举报了。

“哎、我知道了,那我就在家熬膏药”

……

“爷、咱村里现在有多少贴膏药了?”

在一番商谈过后,李海峰看向老爷子,有些好奇的问道。

“一万来八千来贴了,其中通络去湿膏最多,有差不多一万二千贴”

“麝香正骨膏最少,只有两千来贴”

“怎么?你有想法?”

“嗯、我想试试,看能不能直接在公社医院卖”

闻言、李海峰点点头。

李家的膏药,在这附近都有名,平常卖一毛钱一张。

只不过,平常都是老爷子,或者李大岳熬点。

用来满足周围几个大队的需要。

至于说这进医院,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来。

”进医院?”

“嗯…”

面对老爷子,李海峰认真的点了点头。

“以前是您跟三叔两个人熬,产量少,也就供应周围这几个大队”

“现在咱产量上来了,自然可以放开来卖了”

“就算一贴只挣三分钱,要是年产能够达到十万贴的话,那也有三千块啊!”

“那要是二十万贴,三十万贴的话…那不也是个挺好的产业吗?”

“嗯…不错、小峰你说的有道理”

“既然这样、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闻言、老爷子赞许的点点头。

“那成、那咱就这样说好了”

“爷您带着海梦、海浪他们熬药膏”

“没问题”

见老爷子答应下来,李海峰又转头看向李大川:

“大伯,过完年你带人把咱村的那条溪休整一下,用炸药嘣深点,好让水的落差更大些”

“等到咱的水电站建好之后,再把鬼见愁那炸个口子,让水流更大些”

“没问题、不过我有个问题,咱们要这么大的发生电机,上面会批吗?”

“会的、你就放心吧!搞不好还会有意外收获”

说到这,李海峰神秘笑笑。

他为什么要取那么多现金?

不就是为了触动上面吗?

在这个年代,你一次取大额资金,想不受关注都不行。

那资金的来龙去脉,都得给你查的清清楚楚。

像怎么来的,花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用,那都得给你搞的明明白白的。

见他这么自信,李大川只能点头答应着:

“哎、那等完年我叫让他们开始嘣”

“行、你们到时候把挖的土运到村口去,把那路的地基扩宽一点”

“知道了”

等到安排完李大川的事,李海峰又转头看向李海云。

”海云姐,你年后就在村里面挑十五个人吧!要年轻点,脑子灵活的”

“这样上手快,做起事来也有干劲,咱们得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哎、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