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 > 第160章 直郡王:此乃大不敬!不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直郡王:此乃大不敬!不孝!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石蕴容“噗通”一声率先跪倒在地,

“皇阿玛恕罪!宝珠年幼无知,绝非有意冒犯天颜。”

胤礽也是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急声道:

“皇阿玛,宝珠这是、这是见您慈爱,与您亲近呢!小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直接了些,绝无他意,儿子回头定好好教导她规矩!”

他试图将这件足以被解读为“大不敬”的事情,轻描淡写地定性为祖孙之间的亲昵玩闹。

然而,有人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直郡王眼中精光一闪,迫不及待地跨出一步,声如洪钟,带着义正辞严的斥责:

“皇阿玛,龙体攸关,岂容儿戏?宝珠格格此举,虽是幼童,然举动失仪,已是对皇阿玛不敬,此乃不孝!”

他矛头直指孩子,随即话锋一转,更加狠厉地指向太子,

“再者,太子身为储君,更应教导子女恪守臣纲孝道,如今竟纵容幼女损伤龙体,儿子不得不怀疑,太子是否心存怠慢,其心可诛。”

这顶“其心可诛”的大帽子扣下来,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几位年长的阿哥如老三、老四都屏住了呼吸,

老八则垂眸不语,老九老十却是满脸焦急却又不敢插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众人瞩目的焦点——

宝珠,似乎觉得手里这撮“毛毛”拽不动,不好玩,竟自己松开了小手,

还嫌弃似的在康熙的龙袍上蹭了蹭小手掌。

然后,她抬起头,冲着脸色尚不明朗的康熙,露出了一个纯粹无邪的、带着口水的笑容,“咿呀”一声。

胤礽抓住这个转机,立刻反驳胤禔,语气带着压抑的怒气,

“大哥何必危言耸听,宝珠不过八月婴孩,何来‘不孝’之心?更遑论‘其心可诛’,她此举正是赤子之心,全然的依赖与亲近!”

“若按大哥所言,天下稚子扑入父母怀中嬉闹,岂不都成了‘其心可异’?”

他紧紧抓住“婴儿无知”和“亲近”这两点不放。

胤禔岂肯罢休,冷笑道:

“太子巧言令色,不论有心无心,伤害龙体之举已然发生,这便是不争的事实。”

兄弟二人剑拔弩张,殿内无人敢出声,所有人的心都悬着,等待着康熙的最终裁决。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康熙,看着怀中对自己笑得毫无阴霾的孙女,

又扫了一眼跪地惶恐的太子妃、争执的儿子们,忽然——

“哈哈哈哈哈!”

一阵爽朗浑厚的大笑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错愕地看向御座。

康熙笑得眼角皱纹都堆了起来,

他非但没有怒意,反而伸出宽厚的手掌,极其轻柔地摸了摸宝珠刚刚抓过他胡须的小脸蛋,

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喜爱和赞赏:

“好!好啊!不愧是龙凤呈祥带来的祥瑞,胆子果然不小,”

“朕的胡子,连你们这些做儿子的都不敢碰一下,这小丫头倒是敢伸手,有气魄,有朕年少时的风范!”

他这番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将刚才的紧张与指控消弭于无形,

将“伤害龙体”重新定义为“胆大气魄”,将“不敬”升华为“像朕”。

康熙抱着宝珠,站起身,

目光扫过一脸不甘的胤禔和松了口气的胤礽,

最终落在依旧跪着的石蕴容身上,语气温和:

“太子妃,起来吧,小孩子天真烂漫,朕喜欢还来不及,岂会怪罪?”

石蕴容这才如蒙大赦,谢恩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康熙抱着宝珠,又逗弄了片刻,对众人笑道:

“看来朕这两个孙儿,都是不凡之辈,今日朕心甚悦!”

康熙爽朗的笑声和毫不掩饰的夸赞,如同暖流,瞬间冲散了方才因宝珠抓胡子而引起的紧张气氛,

直郡王胸口堵着一口闷气,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动,还想再说什么,

可抬眼对上康熙那带着余笑却依旧威仪深重的目光,到底没敢再触霉头,

只能死死攥紧了拳头,将满腹的不甘与怨愤硬生生咽了回去,悻悻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却似全然未觉,

他的目光依旧流连在宝珠和乳母怀中的弘昭身上,

看着两个孩子玉雪可爱的模样,眼神渐渐变得有些悠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与怀念,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看到他们俩,朕这心里头就不由得想起保成你小时候的模样。”

他抬眼看向胤礽,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也是这般白白胖胖,机灵可爱,朕亲自将你带在身边,教你识字读书……那时候,你也是这样,对什么都好奇,朕的扳指、朕的印章,你没少偷偷拿去玩。”

这充满温情的回忆,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胤礽心中尘封的角落,

那些早已被权力争斗和猜忌磨蚀得模糊的童年记忆,此刻清晰地涌现出来,

他立刻躬身,语气真诚,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之情:

“皇阿玛如此说,儿子、儿子实在惭愧,从前年幼,只觉皇阿玛无所不能,待儿臣千般好万般好,却从未体会过皇阿玛的辛劳与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看向自己的孩子,声音愈发恳切,

“直到如今,儿子自己也做了阿玛,看着宝珠和弘昭,才真正明白当年皇阿玛对儿臣的期许与苦心,”

“既盼着他们成龙成凤,有所作为,又舍不得他们受半分委屈,恨不得将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他们面前,”

“这份为人父的心,儿子如今是深切体会到了,也更感念皇阿玛当年的养育教诲之恩。”

这番话,情真意切,

既有身为人子的反思,又有身为人父的共鸣,

更是将康熙捧到了一个慈父与严君完美结合的高度。

果然,康熙闻言,脸上的线条愈发柔和,眼中露出了极为慰帖的神色,

他看着胤礽,目光中带着难得的、纯粹的赞赏,

“你能体会到这一点,便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朕心甚慰,甚慰啊!”

他心情大好,连带着看向一旁垂首恭立的石蕴容,也难得地夸赞了两句,

“太子妃将孩子们教养得很好,毓庆宫上下打理得也井井有条,你之功,朕也记着。”

“儿媳不敢当皇阿玛夸赞,此乃分内之事。”

石蕴容连忙谦逊地回应。

一时间,御座之前,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俨然一幅天家亲情的美好画卷。

然而,这幅画卷落在底下其他阿哥眼中,却无异于最刺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