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战报时而零星传来,捷报与胶着交替,牵动着京城无数人的心,更牵动着澄园内那位日日翘首以盼的女主人。明兰在独立支撑侯府、应对各方、暗中查探的同时,心中那份因小秦氏异常动向而产生的不安,非但没有随着时间平息,反而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她深知,顾廷烨功高震主,又因性情刚直、不徇私情,在朝中树敌不少。小秦氏若真与宫内、内务府乃至其他权贵勾结,其所图绝非小打小闹,极可能是在酝酿一场针对顾廷烨本人、甚至关乎侯府存亡的巨大风暴。
她不能等到夫君浴血归来,却要面对来自背后的冷箭与朝堂的攻讦。未雨绸缪,必须在风暴降临之前,便筑起坚固的堤坝。
首先,是证据的悄然整理。明兰并未将所有发现宣之于口,甚至连最信任的常妈妈和丹橘,她也只让她们知晓需要她们知道的部分。她独自在深夜的书房里,就着一盏孤灯,将近日暗查所得,分门别类,以只有她自己能完全理解的方式,记录在几本看似寻常的、混杂在女红花样和账册中的手札里。
一册记录小秦氏及其娘家的异常动向:秦家与内务府刘副总管的生意往来细节(通过英国公世子夫人等渠道旁敲侧击得来);秦家女眷近期频繁出入各府宴会,尤其是与几位素来对顾廷烨颇有微词的御史家眷过从甚密;正院送来的那些经查验有异的物件清单、特征及送来之人的可疑言行。
另一册,则着重于可能与宫廷相关的线索:太后宫中老尚宫传来的模糊信息;凤翔宫近期的外命妇往来记录(通过其他诰命夫人处打听拼凑);甚至,她冒险让暗卫设法查探了那尊被小秦氏献入宫中的白玉观音后续,虽无确切消息,但隐约听闻太后对此物颇为喜爱,常置于寝殿。
还有一册,是她凭借记忆和对账目天生的敏感,从侯府陈年旧账中梳理出的、可能与小秦氏挪用公中款项、补贴娘家或用于其他隐秘开支的疑点。这些账目年代久远,证据链并不完整,但若在关键时刻抛出,足以引发对小秦氏品行及其背后资金往来的质疑。
这些手札,被她用油纸仔细包裹,藏于书房一处极其隐秘的暗格之中。它们是她为顾廷烨准备的、应对未来可能指控的“盾”与“矛”。
然而,仅凭内宅妇人之力,难以完全抗衡来自前朝的政治风浪。明兰开始不动声色地联络可靠的盟友。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兄长盛长柏。长柏如今外放为官,虽不在京城,但其为官清正,在清流中颇有声望,且与顾廷烨并无直接利益关联,其言辞更具客观性。明兰以家书形式,并未直言危机,只含蓄提及京中近日似有对功勋武将不利的流言,担忧边关将士寒心,请兄长在士林同窗故旧中,多加留意,若闻不妥之论,或可仗义执言,以正视听。长柏何等聪明,接到信后,立刻明白了妹妹的担忧,回信虽只寥寥数语,让她安心,但明兰知道,兄长已然知晓该如何做。
另一位重要的盟友,则是沈从兴的夫人,张桂芬。沈从兴乃顾廷烨军中挚友,过命之交,且同样手握兵权,是顾廷烨在军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张桂芬性子爽利泼辣,与明兰投缘,两家往来密切。明兰寻了个由头,请张桂芬过府赏梅。在暖阁中,屏退左右,明兰并未全盘托出,只忧心忡忡地提及,近日总觉得有些不安,似乎有人欲对远征在外的顾廷烨不利,恐其在军功或后方家眷上做文章。
张桂芬一听,柳眉倒竖:“哪个黑了心肝的敢使这种绊子?妹妹你放心!外头军务上的事,有我们老爷和一群老兄弟在,绝不容小人污蔑构陷!谁要是敢在顾大哥背后捅刀子,先问问我们沈家军答不答应!至于家里,你若有任何难处,或是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派人告诉我!我倒要看看,谁敢动你分毫!”她这番毫不含糊的表态,给了明兰莫大的支持。有了沈家在军中的力挺,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那些“结交武将、图谋不轨”的恶意中伤。
除了这两位核心盟友,明兰也通过日常往来,巧妙地向齐国公夫人、英国公世子夫人等透露出些许担忧,只言侯爷远征,自己独守家门,唯恐行差踏错,惹人非议,连累侯爷名声。这些夫人皆是精明之辈,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明白这是宁远侯府在寻求奥援,看在往日情分和顾廷烨的权势上,也都或多或少表达了关切与支持之意,承诺会帮忙留意京中动向。
所有这些联络与铺垫,明兰都做得极其隐秘自然,如同蜘蛛织网,无声无息,却已在关键节点布下了丝丝缕缕的联结。她并未要求她们具体做什么,只是种下了一颗“宁远侯府可能遭难,需要朋友”的种子。待到风雨真正来临时,这些种子便会发芽,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助力。
与此同时,她对澄园内部的掌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所有仆役的言行都被密切关注,任何与外界异常的联系都会被迅速掐断。她甚至以“强身健体”为由,请了一位可靠的武师娘子入府,名义上是教导丫鬟们一些简单的拳脚强身,实则是暗中加强内院的防卫力量,尤其是保护士程的周全。
夜深人静,明兰常常独自站在廊下,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她知道,夫君在前线搏杀,每一份捷报都来之不易。而她所能做的,便是为他扫清后顾之忧,更为他凯旋归来时,可能面对的惊涛骇浪,准备好一切可能的手段与退路。
未雨绸缪,并非出于恐惧,而是源于责任与智慧。她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全然保护的女子,而是能与夫君并肩、甚至为他撑起一半天空的伴侣。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或许凶险万分,但她已做好了全力迎战的准备,只待那归来的旌旗,与可能随之而来的、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致命的朝堂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