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大学城就是南京城的 “青春风暴中心”,就在南京的方山脚下。18 所高校挨着方山,共同构建出一座充满朝气与梦想的知识部落。
这里超过20 万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各自的憧憬与抱负,汇聚于此。他们的存在,使得江宁大学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和梦想。
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简单而又充实。白天,他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而晚上,有的学生在操场上跑步锻炼,挥洒着汗水。有的学生则在教室里自习,为了明天的考试而努力。
周末,他们三两成群,穿梭在各个小吃街的摊位之间,品尝美食,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不过每个大学城都有其独特的 “隐藏副本”,江宁大学城也不例外。
东南大学的镜湖,白天是小情侣们约会的绝佳圣地。湖面波光粼粼,湖边垂柳依依。小情侣们手牵着手,漫步在湖边的小径上。
一到晚上,镜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 “灵异副本” 的入口。
北岸那条通向李文正楼的小路,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路两旁的路灯亮度不够,光线很昏沉。灯光下,树影在地上晃来晃去的怪物,让人看了心里发毛。晚归的学生们走在这条小路上,都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嘴里默念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给自己壮胆。
故事要从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说起。那时,九龙湖校区刚刚启用不久,据说当时有个文科专业的学姐,是出了名的“卷王”。她目标明确,就是考研,可惜连续三年都没成功。
这位学姐性格内向,不太合群,每天晚上她都独自去镜湖北岸的石椅上背书,常常到深夜才离开。她的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连页边距都写满了知识点,同学都说她是 “拼命三娘”,都认为她这次一定可以考入目标学校。
可惜第四年考研成绩出来,她再次以三分之差失利。巨大的失望和长期积压的压力彻底击垮了她。
那天夜里,有同学看到她坐在石椅上,手里攥着成绩单,头埋在胳膊里,一动不动。凌晨一点多,值班保安巡逻经过,劝她回宿舍,她也没应声。当时保安以为她只是难过,就没多停留,继续巡逻去了。
第二天早上,她已经不见了,石椅上只剩她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字迹工整,最后一页写着:“这次再考不上,就留在这里了。”
学校很快对外说,女生已经回老家休养,让大家别乱猜。
从那以后,就不断有学生在夜里看到石椅上有白影。有人说看到白影在低头背书,有人说看到白影对着湖面流泪,版本越来越多,吓得不少学生宁愿绕远路,也不敢走北岸的小路。
这天晚上十点多,大二的陈雨薇抱着一摞《电路分析》和室友林小羽一起,从图书馆西门出来。她们本来想早点走,结果忙忘了时间,为了赶时间回宿舍,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从镜湖边走了。
刚走到镜湖路口,陈雨薇突然停住脚,指着湖边石椅的方向,声音有点发抖:“小羽,你看…… 那是什么?”
林小羽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石椅上坐着一个白影,身形像个女人,一动不动。林小羽心里一紧,喃喃自语,“穿的白裙子。我上周也见过,当时想走近看看,离着还有五六米,那影子突然就没了,地上连个脚印都没有。”
陈雨薇没说话,只是盯着那个白影。她看得很清楚,那白影就坐在石椅正中间,上半身挺直,像是在盯着湖面。林小羽打开手机电筒,光束直直照过去,石椅上的白影却没受任何影响,既不躲闪,也不消失。
“不对劲。” 陈雨薇拉着林小羽往后退了两步,“电筒照过去,怎么连影子都没有?”
林小羽这才发现,石椅周围的地面上,只有树影在晃动,根本没有白影该有的投影。她刚想说话,手机突然黑屏。
林小雨又按了好几下开机键都没反应,明明下午刚充满电,现在却像彻底断电了一样。
就在这时,陈雨薇突然低喊:“它动了!”
林小羽赶紧抬头,只见石椅上的白影缓缓抬起头,朝着她们的方向转过来。因为光线太暗,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但能明显感觉到,“它” 在盯着她们。
俩人大气不敢出,转身就往李文正楼跑。跑到有灯的地方,林小羽的手机突然自动开机,电量显示还有百分之八十。陈雨薇回头望了一眼,石椅上的白影还在,依旧保持着转头的姿势。
她们交完材料,不敢再走北岸小路,绕了一大圈从南门回宿舍。路上遇到同专业的学长张磊,聊起刚才的经历,张磊脸色一变:“你们也看到了?我上上周晚上从实验室回来,也看到那个白影了。”
张磊说,当时他从那里路过,看到有个人白色的人影。等他离对方还有三米远时,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老书本的味道很像。
他刚想说话,就听到一阵翻书的声音,他想再继续往前走,突然觉得有人在拽他的衣角,力道很轻,可他当时周边没有任何人啊。他吓得转身就跑,跑了几十米回头看,白影还在石椅上,手里好像还多了本书,正在翻书。
这事过去没几天,住在图书馆八楼的王浩宇,经历了更吓人的一幕。
那天凌晨三点,他为了赶课程设计,还在图书馆熬夜。复习累了,他起身往窗外看,正好对着镜湖北岸。一开始他没在意,只看到湖对岸有个白影,沿着湖边慢慢走。
他盯着看了一会儿,发现不对劲。那白影走得极慢,一步要停好几秒,路线笔直,既不转弯,也不回头,完全不像正常人走路的样子。王浩宇心里发毛,却又忍不住好奇,掏出手机想拍下来。
相机对准白影,刚按下拍摄键,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瞬间黑了。他以为是手机出问题,正想放下,手机又亮了,屏幕上弹出一张照片。
不是他刚拍的湖边,而是镜湖北岸的石椅,石椅上坐着那个白影,正对着镜头,虽然看不清脸,但能感觉到一股寒意。
王浩宇吓得手一抖,手机掉在地上。他捡起来再往窗外看,对岸的白影已经不见了,湖边空荡荡的,只有昏沉的路灯照着湖面,泛着冷光。
他赶紧翻相册,那张照片还在,但不管怎么删,都删不掉。他试着把照片发给室友,消息却始终发送失败,提示 “对方不存在”。室友明明在线,却收不到任何信息。
第二天早上,他把手机拿给室友看,室友们盯着照片,都觉得头皮发麻。其中一个室友突然指着照片说:“你们看,石椅旁边是不是有本书?”
王浩宇放大照片,果然看到石椅旁边的地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书,页面上的字迹模糊,但能看出是手写的笔记。这让他想起了那个考研学姐的传说,心里更慌了。
等他下午再想找那张照片时,相册里已经没有了,聊天记录里的发送记录也消失了,像是从没存在过。可他清楚记得,自己早上还和室友一起看过。
当天晚上,王浩宇在图书馆复习时,发现自己的《电路分析》课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和照片里笔记本的字迹很像,写着:“这道题的步骤错了,重新算。”
他翻到那道题,果然发现自己之前的推导有错误。可他从没跟别人说过自己在做这道题,也没人碰过他的课本。
从那以后,夜里没人敢独自走镜湖北岸的小路。有人在石椅上摆过鲜花,也有人放过考研真题,希望能安抚那个执念不散的白影。但每到深夜,只要有人经过,还是会看到石椅上的白影,或是湖边缓慢移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