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在济世堂相对僻静的后堂,属于阿竹的那间小小卧房内,则是另一番纯真而动人的景象。

阿竹一路都用小手紧紧捂着小雅的眼睛,神秘兮兮地。“小雅,不许偷看哦!马上就到了,再等一下下!” 他的声音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微微发颤。

小雅顺从地被他牵引着,黑暗中,其他感官变得格外敏锐。她能闻到阿竹身上淡淡的草药味和刚刚宴席沾染的饭菜香,能感觉到他手心因干活而留下的薄茧,还有他因为激动而略微急促的呼吸声。她的心也跳得很快,既有对礼物的期待,也有这亲密接触带来的羞涩。

终于,阿竹停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引导小雅站定,然后慢慢松开了手,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期待:“小雅,可以睁开眼睛了!”

小雅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明亮月光,她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摆放在屋子中央小桌上的、异常精致小巧的竹制橱柜。那橱柜约有两只见方,做工虽然能看出些许稚嫩和手工的痕迹,比如榫卯处不算绝对严丝合缝,边角打磨得也不是极度圆滑,但整体结构稳固,造型小巧可爱。橱柜还被细心地用彩色的布条装饰了边缘,甚至在上面贴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用红纸剪的“囍”字,阿竹并不完全明白这个字的含义,只觉得好看又吉利。

小雅好奇地走上前,轻轻拉开那小竹门。只见里面分层摆放着几个她熟悉的、心爱的布娃娃,而在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个崭新的、用粗布缝制的娃娃。那娃娃针脚粗糙,五官是用墨笔简单画上去的,咧嘴笑着,憨态可掬,身上还套着一件微缩版的、用深色布头做的“衣服”,竟隐隐有几分阿竹平日的神韵!

在娃娃旁边,还放着几个小巧的、用素色锦缎缝制的香包,散发着一股混合着草药和干桂花的、清新安神的香气。

阿竹站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脸蛋红得像要烧起来,他不好意思地、语无伦次地介绍着:“小雅……这……这个竹箱子,是我……我偷偷跟林安师兄学的,自己砍竹子做的,可能……可能做得不好,你别嫌弃……

还有这个娃娃,是我求孙婆婆教我缝的,像不像我?我……我不在的时候,就让它陪着你,你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样……

还,还有这些香包,里面是我自己配的安神药材和桂花,你晚上睡觉放在枕头边,希望能让你睡得好些,别……别再做噩梦了……” 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只是用那双清澈的眼睛,忐忑不安地望着小雅。

小雅看着眼前这一切,听着阿竹笨拙却无比真诚的话语,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涌遍了全身,鼻子一酸,眼眶立刻就红了。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做这样一个竹箱,对于一个半大少年来说有多么不容易,那手上新添的划痕就是证明。缝制娃娃、搭配香料,每一样,都凝聚着他满满的心意。

她强忍着快要落下的眼泪,也从自己的袖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方被她攥得温热的丝帕。她低着头,脸颊绯红,同样害羞地递到阿竹面前,声音细弱却清晰:“阿竹哥……谢谢你……我,我很喜欢,非常非常喜欢……这个……这个送给你。”

阿竹愣了一下,接过那方还带着小雅体温的丝帕。只见洁白的绢帕上,用深浅不一的绿色丝线,绣着一株挺拔修长的竹子,竹节分明,竹叶疏朗,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在竹枝旁,还有一只用黄色和粉色丝线绣成的、展翅欲飞的小蝴蝶,灵动可爱。

小雅继续小声说道:“我……我前几天不是故意不理你的……我……我很笨,学了好久,才……才勉强绣成这样,手指头都被扎了好多次……希望……希望你不要嫌弃……你带着它,就像……就像我陪着你一起出去游历一样……在外面,一定要听王老的话,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的……” 她说着,想到阿竹即将远行,声音也不由得哽咽起来。

阿竹看着手帕上那栩栩如生的竹与蝶,再听着小雅这番带着哭腔的告白,心中巨震,所有的感动、不舍、欢喜交织在一起,化作滚烫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小雅……你……你真好……我……我舍不得走……舍不得你……舍不得大家……” 他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边哭一边上前紧紧抱住了小雅。

小雅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和哭声弄得也难受极了,但她想起阿竹哥是要出去成为男子汉的,自己不能让他更难过。她努力模仿着秦月娥平时安慰人时那种温柔又坚强的语气,轻轻拍着阿竹的背,说道:“阿竹哥,别哭,别哭呀!你是要出去见世面,学本事的!要像这竹子一样,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我和娘,还有林安师兄、秦掌柜他们,都会在镇上等你回来的!你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

安慰完,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偷偷从怀里掏出一个月饼,那是她刚刚在宴席上悄悄藏起来的。她将月饼小心地掰成两半,将明显更大的一半塞到阿竹手里,自己拿着小的那一半,脸上露出一个带着泪花的、灿烂的笑容:“给!我们一人一半!我娘说过,中秋的月饼,分着吃了,感情就永远不会散!以后……以后每年中秋,我们都分月饼吃,好不好?”

阿竹看着小雅那纯净而坚定的眼神,重重点了点头,用力抹了把眼泪,接过那半块月饼。两个孩子相视而笑,就着窗外洒入的明亮月光,坐在阿竹小屋的门槛上,小口小口地、珍惜地吃起了这半块象征着誓言与等待的月饼。月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依偎在一起,单纯而美好。

前院,张彦远的画作还在进行,那画中月色苍茫,隐约有箫声流淌,意境深远;王老郎中静坐一旁,神色平和;小六仍在惊叹。而后院,少年少女用他们最纯粹的方式,许下了关于未来的第一个约定。这个中秋之夜,在清水镇的不同角落,月光见证着艺术的升华、过往的释怀、成长的离别与青涩却坚定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