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于家姐妹在约定地点汇合时,姜临月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一路追随萧清霁等人奔赴迷雾沼泽,她们穿行在北诏边境的村落与小镇间,所到之处,尽是触目惊心的景象。

衣衫褴褛的女子蜷缩在破屋角落,有的因风寒引发肺炎咳得撕心裂肺。

有的被蛊虫叮咬后伤口溃烂流脓,还有的难产失血却只能任由产婆用粗糙的手法折腾,最终在痛苦中咽气。

“这些女子的命,在北诏竟不如一只珍贵的蛊虫。”

沈昭阳看着路边一位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女儿哭诉,声音里满是不忍。

北诏盛行蛊术,权贵们不惜重金豢养珍稀蛊虫,却对底层百姓的生死漠不关心,尤其是女性,地位低下,生病后往往只能听天由命,连最基础的医治都得不到。

姜临月握紧了手中的医药箱,眼底满是痛惜与坚定。

她来自现代,早已习惯了人人平等的医疗理念,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因愚昧与忽视而消逝,心中的医者仁心再也按捺不住。

当晚,她们在一处废弃的破庙前搭起简易帐篷,点燃火把。

她从空间里取出消毒水、消炎药、止痛药等药物,还有听诊器、体温计等医疗器械,动作娴熟地为前来的女子诊治。

第一位患者是个十三岁的少女,右腿被毒蜘蛛咬伤,伤口发黑肿胀,已经高烧昏迷了两天。

她的母亲跪在地上不断磕头:

“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她还那么小……”

姜临月立刻为少女清创排毒,注射抗毒血清,又喂下退烧药,忙活了整整一个时辰,少女的体温才渐渐降了下来,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消息很快在附近村落传开,但前来求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不少女子抱着孩子在帐篷外徘徊,眼中满是渴望,却被身后的家人拉住。

“女子生病哪能让外人看?这是伤风败俗!”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哪用什么医治?忍忍就过去了!”

“听说这些外来人来历不明,万一她们是别国派来的奸细怎么办?”

质疑与偏见如同无形的墙,挡在姜临月与那些需要帮助的女子之间。

姜临月没有气馁,依旧每天准时开设义诊,耐心地为每一个前来的人诊治,还主动向围观的人讲解基础的卫生知识与防病常识。

几天后,一位中年妇人悄悄来到帐篷外,神色犹豫。

她的女儿难产两天,产婆说已经没救了,她实在不忍心,才偷偷跑了来。

姜临月立刻跟着她赶往家中,只见产妇躺在床上,面色惨白,气息微弱,婴儿的胎位不正,情况十分危急。

“相信我,我能救她们。”

姜临月冷静地对妇人说。她让于盈帮忙准备热水与干净的布巾,自己则运用现代助产知识,指导产妇调整呼吸,同时小心翼翼地矫正胎位。

经过两个时辰的努力,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健康的男婴顺利降生,产妇也脱离了危险。

这件事让姜临月的名声在周边村落彻底传开。

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偷偷来找她求医,有的趁家人不注意,有的则是在相熟姐妹的掩护下前来。

她们大多面带羞怯,眼神中却藏着对生的渴望。

一位被治好眼疾的老妇人紧紧握住姜临月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姑娘,谢谢你。我这辈子都以为再也看不见东西了,没想到还能看到我的孙子。”

一位因营养不良导致闭经的少女,在姜临月的调理下恢复了健康,她红着脸说:

“姐姐,谢谢你让我知道,女子也能活得有尊严。”

看着这些女子脸上露出的感激笑容,姜临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义诊的开展依旧艰难,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但她能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眼底开始闪烁着希冀的光。

她们不再一味顺从命运,而是敢于主动寻求帮助,这便是改变的开始。

夜幕降临时,姜临月收拾好医药箱,望着远处村落里零星亮起的灯火,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她们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北诏女性的处境,但她会一直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医术为她们带去希望。

就像这点点灯火,虽然微弱,却能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终有一天,会汇聚成燎原之火,彻底改变这一切。

“明天我们继续赶路,到下一个村落。”

姜临月对众人说,眼中闪烁着执着的光芒。萧清霁看着她坚毅的侧脸,眼中满是赞许:“我们都支持你。”

月光洒在简易帐篷上,映照着姜临月忙碌的身影。

这场跨越时空的医者之行,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不公命运的反抗。

而那些被她拯救的女性,也将带着这份希望,在黑暗的夹缝中,悄悄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