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去秋来,时光在洛阳井然有序的运转中悄然来到了章武十五年。

蔡府内,七岁的公子蔡靖正襟危坐于偏殿特制的小书案后,手握一支缩小版的毛笔,在一卷蔡琰亲自编写的《蒙学千字》上认真描摹。

他眉眼间已有几分其母的清秀,但轮廓更显硬朗,漆黑的眼眸里透着超越年龄的专注。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稚嫩却清晰的诵读声在殿内回响。

负责启蒙的大儒不时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

这孩子不仅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那份沉静与自律,仿佛深知自己身份所承载的重量。

课业间歇,蔡靖并未像寻常孩童般嬉闹,而是走到殿角悬挂的巨大地图前,踮着脚,伸出小手,沿着黄河、长江的脉络轻轻划过,目光在标注着“南中”、“江东”、“荆州”的区域停留许久。

“母亲,”他回头,看向不知何时来到殿中的蔡琰,小脸上满是认真,

“马忠将军还在南中吗?

曹操……那个枭雄,还在逃吗?”

蔡琰走近,轻轻抚过儿子的头顶,冷硬的心肠在面对这血脉相连的骨肉时,总会柔软几分。

“马将军在经营南中,让那里的百姓能过上像洛阳一样安稳的日子。曹操……”

她顿了顿,选择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说法,

“他躲进了更南边的深山,暂时找不到。”

“为何不派大军搜山?除恶务尽!”

蔡靖的小拳头微微握紧,语气带着一丝不解的急切。

他自幼耳濡目染,虽年纪尚小,却也模糊地知道曹操是母亲的敌人,是“恶”。

蔡琰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耐心解释:

“靖儿,为君者,当知取舍,明缓急。

南中林深瘴重,大军难以展开,强行搜剿,徒耗钱粮,伤亡必重。

且如今四方未定,我们的力量,要用在更关键的地方。

有时候,等待和围困,比强攻更有效。”

她指着地图上荆州和江东,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

蔡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地图,小脑袋里似乎在消化着这超越年龄的权谋之道。

蔡琰看着儿子,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她希望他成才,成为足以支撑起这个新生王朝的明君,却又不想他过早失去孩童的天真。

然而,身处这个位置,有些责任,注定要早早肩负。

……

帝国的建设并未因表面的蛰伏而停滞。

诸葛亮主导的考效法在各州郡深入推行,吏治为之一清,行政效率显着提升。

春耕时节,由格物院改良的新式曲辕犁和耧车在司隶、兖州、豫州等地大规模推广,引得田间老农啧啧称奇,翻土播种的效率提高了近三成。

太学之中,辩论之声更盛,算学、格物、律法专科的学子数量已超过经学,一批批精通实务的年轻官吏被选派往各地,成为新政的坚定执行者。

格物院内,黄月英主持的“猛火油柜”稳定性难题终于取得突破,虽然距离大规模列装水师尚有距离,但已可小批量试制。

而对“惊雷”的研究,在付出了数次小规模爆炸的代价后,终于初步掌握了其配比与相对安全的封装方法,虽然威力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且成本高昂,但其展现出的毁灭性潜力,已让参与研究的少数核心人员心惊不已。

所有相关数据被列为最高机密,严密封存。

这一日,例行朝会。

皇帝刘协高坐龙椅,神情略显木然。

蔡琰在下首,与诸葛亮一同听取各部奏报。

户部尚书呈报各地秋粮预收情况,数据显示在新农具和水利兴修作用下,主要产粮区收成预计将比去年增加一成半,库府日渐充盈。

工部尚书则汇报了黄河几处险要河堤的加固工程已近尾声,可保今秋安澜。

兵部尚书禀报,各地府兵轮训有序,军械打造进度符合预期,尤其提到水师新接收了五艘大型楼船,正在黄河与淮水交接处演练。

一切都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然而,当议题转向南方时,气氛稍显凝重。

诸葛亮出列,手持玉板:

“陛下,主公,据南中都督马忠、益州刺史蒋琬等报,牂牁、越嶲两郡新政推行顺利,归附部落日多,民心渐安。

然永昌郡方向,曹操残部与哀牢夷首领朵思接触频繁,似有勾结迹象。

朵思部凭借山险,态度暧昧,对我朝招抚使者虚与委蛇。

另,据交州暗线密报,江东鲁肃频繁出入士燮府邸,所携礼物甚厚,恐有所图。”

蔡琰的声音传出,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南中之事,马忠、李恢当以抚为主,剿为辅。

对朵思,可再遣使者,陈明利害,许以重利,若其执迷不悟,与曹逆勾结,则视为朝廷之敌,日后勿谓言之不预。

至于江东……孙仲谋不敢北犯,便想南图交州,以作退路?

传令,加强郁林郡防务,命我们在交州的人多加留意,绝不能让江东轻易得手!”

她的决策清晰果断,既保持了在南中的战略定力,又对江东的动向做出了精准的预判和防范。

朝臣皆躬身领命。

散朝后,蔡琰与诸葛亮并肩走在宫苑长廊下。

“孔明,看来这短暂的平静,快要结束了。”

蔡琰望着廊外开始泛黄的树叶,轻声说道。

诸葛亮羽扇轻摇:

“各方皆在积蓄力量。

曹操欲借蛮力以求存,孙权欲拓土以自保,刘备则据险以观变。

然我朝大势已成,如春冰消融,不可逆转。

待来年粮草丰足,水师练成,便是犁庭扫穴之时。”

“粮草、军械、人心……我们都需要时间。”

蔡琰目光深远,

“但我们的时间,比他们更多,也更好。

告诉格物院,尤其是关于‘惊雷’的研究,必须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加快进度。

或许……它将成为打破最后僵局的关键。”

诸葛亮神色一凛,郑重颔首。

他深知那隐藏在深院中的“惊雷”,蕴含着何等可怕的力量,若能驾驭,确是足以定鼎天下的神器。

而在遥远的永昌哀牢山中,曹操终于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于险峻的山寨竹楼内,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朵思大王。

朵思身材异常高大,皮肤黝黑,脸上涂着诡异的彩色纹路,脖颈上挂着兽牙项链,眼神桀骜而凶悍。

“汉家的皇帝?”

朵思的声音如同破锣,带着浓重的口音和毫不掩饰的轻蔑,

“听说你被北边的女人赶得如同丧家之犬?

来找我,是想借我的地盘躲藏吗?”

曹操强忍着头痛和屈辱感,在贾诩的眼神示意下,放低了姿态,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朵思大王威震山林,曹某此来,是欲与大王结为兄弟之盟,共抗北廷。

北廷若至,岂会容大王在此逍遥?

必夺你土地,奴役你的人民!

若大王助我,他日重振旗鼓,必以金银珠宝、盐铁丝绸十倍奉上,并表奏大王为永昌王,世镇南疆!”

与此同时,江东的使船再次靠上交州海岸,鲁肃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礼物,还有一份关于“共治交州,以抗北廷”的隐秘盟约草案。

天下的潜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汇集。

北廷的巨舰已然起航,而其他的舟楫,也在奋力划动,试图在这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中,寻得一线生机。

七岁的蔡靖在宫中朗朗的读书声,与这天下暗涌的波涛之声,奇异地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下一个篇章,必将更加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