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 > 第16章 酱油与醋,两者不可兼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酱油与醋,两者不可兼得

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脑力活动,身体年龄堪堪六岁的施哲,竟出现几根从发根往上、整体透亮发白的头发。好在获取的成果令人满意,工厂的建设按照规划继续扩建,每个厂区间留有一片空地,为防万一。无需工人们加班加点地搬运砖头、砌墙、糊水泥,及时完成每日的工程量就可,施哲的好多想法暂时只是个模糊的念头,到落地实施,仍是需一段时间,所以厂房的建造不用急于一时。

至于灾区方面,接近三十万包的泡面陆续送达,结合两河省今年的存粮,粮食的压力获得极大的缓解,因此朝廷并未催促施家迅速提高产量,反而是天子脚下的京都城,屁事一堆,户部尚书柳永达派人告知,尽快运送一批不同口味的泡面前往京都,给官老爷们解解馋。

事情按既定计划顺利发展,施哲终于有空闲的时间,制备生活必需的调味料。

从酱油与醋开始,因为两者的原材料为大豆和糯米,洛朝本土就有。施哲提前让人准备十几口大土缸以及大量黑豆与糯米,然而就在准备开工时,施哲猛然想起,制备醋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蔗糖,可甘蔗植株现在还在从西域来的路上呢。么得办法,只能将购买的糯米用来酿酒。

先制作酱油,将黑豆洗净,装于蒸笼之中,以大火持续蒸煮,直至黑豆完全蒸熟,冷却后转移至缸内,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最后在黑豆表面盖上一层粗盐,即可密封,静等发酵,三个月后将缸内液体取出,经过高温加热、过滤,二次加热、自然冷却,即可获得酱油。

至于酿酒,洛朝已有较完善的制酒技术,从处理大米、糯米开始,洗净后浸泡一段时间,上锅蒸熟,平铺于空地上自然冷却,而后再次蒸煮,冷却后装入缸内,加入酒曲,酿出的酒口感如何,基本上取决于酒曲的种类与好坏。洛朝的酿酒步骤到此为止,获得的酒水并未进行进一步的提取蒸馏,因此酿出的酒,度数不高,口感较差,甚至还掺杂着些许异味。即便如此,这类酒在洛朝极受欢迎,是各大酒楼酒桌上必点的饮品。

施哲计划生产度数更高的蒸馏酒,可着实不了解相关的蒸馏工具,只好借用实验室中的蒸馏方法,将糯米酿制的浊酒置于特制的陶瓶中,瓶口留有一个圆形小口,插入一根中空的竹筒,竹筒的上端连接一根竹筒,接口处密封,这根竹筒水平于地面。水平竹筒底部设有冷却装置,即以凉水冷却,右端衔接一根倾斜的竹筒,蒸馏得到的酒精沿着倾斜的竹筒缓缓流入底下的酒罐中,密封保存即可。

好在洛朝的木匠们精通榫卯结构,施哲原本打算用布密封各处连接点,防止酒精气体泄露,在工匠们的改进下,三根竹筒就像是天然长成般,紧密相连,毫无缺口。当下只能如此,等后续研究制作出玻璃,再更换成一套精密的玻璃仪器。

设备看似很简单,然而实际操作起来仍是存在不小的难度。比如蒸馏的温度,酒精的沸点在七十度左右,因此要保证陶瓶中的温度不能太高且保持稳定,才能保证酒精气体中不会含有大量的水汽,导致酒精度数降低。为求最好,施哲聘请了几个伙夫,专业的事当然由专业的人来做。

发酵的事情可不能拔苗助长,一时半会儿无法完成,正好可以看看冰窖的进度如何,检查一下工程的质量。由于工厂的建设,抽调了大部分的工人,只留下二十多人建造冰窖。时间十分充沛,距离入冬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冰窖已经完成三分之二的工程量,后续对内部精致打磨即可。

冰窖藏于地底近三到四米深,冰窖左侧是一块岩壁。施哲专门选择一块贴近巨大岩层的区域,将岩壁的一侧挖开,用砖头砌墙,整体为一个半球形,由于一侧的岩壁,只能算是四分之一个球体。以岩壁为冰窖一面的墙体,可减少成本,修建的时间亦能极大缩短。错过今年冬季,明年夏天又得艰难度过。

审查完冰窖的进度后,施哲也没闲着,开始筛选制盐工人。调味料每日都在消耗,仅靠厂房内几名年幼的制盐工人,完全无法满足泡面厂需求,扩大食盐的生产规模,迫在眉睫。

施哲听从几个读书人的建议,从附近城镇挑选流民,这些人每日忧愁温饱问题,背景干净,只要给以安稳的住处、食物,稍作培训,双方建立信任后,必将忠诚于施哲,这份来之不易的福缘,他们内心感激,自然会抓紧,切不会做出背叛之事。何况流民大部分是因为天灾而无家可归之人,工厂招聘流民,可缓解官府的压力,利于社会治安,更是一大善举。

玩弄人心这块,施哲并不擅长,前世疲于工作,为数不多的朋友聚会谁还耍小心眼,皆是互相坦诚相待。

安全起见,招聘的流民会分发到工厂标配的工作服,并且入厂前由厂内的郎中仔细检查身体,做个体检。身体无恙的,由老员工带领,参与工作。身体患有疾病的,可免费获得治疗,痊愈后再参加工作。

几个读书人说的没错,流民最容易控制,免费的医疗、丰富的食堂菜系、柔软舒适的被褥、干净的工作服,以及每月分发的一百五十文的工钱,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有在梦中可能遇见过。流民心中自然对施哲感恩戴德,更有甚者,见到施哲双膝下跪,叩首谢恩。这也是施哲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竟如此有意义。

永嘉县,钟府,钟瓯越书房。

“老爷,施府那边来信了。”钟府管家李越合上房门,走近家主身旁,小声提醒道,将一封密信交到钟瓯越手中。

“施府最近排查放松了?”钟瓯越放下手中的毛笔,架在笔搁上,接过尚未拆封的密信,询问道。

自从刺杀案发生后,施府下人的进出都会受到护卫的监管,日常送入施府的食物、衣裳等物品,皆要仔细搜查一遍,防止利器进入府中。为防暴露,施府内的内应早就与钟瓯越断了联系,静默了整整两月有余。

“未曾放松,多半是他有要事禀告,否则不会冒着巨大风险将信件送出。”李越猜测,信件依旧从老地方拿回,只是这次多了一包纸袋。

打开信封,铺开纸张,赫然写道。

“施府子孙施哲,发明鲜虾鱼板面,帮助朝廷解决灾区粮食问题;两月前,施顺义、黄滨、施哲三人在祖地进行试验,似乎是一种武器,于山脚亦能听见雷鸣般的巨响,望见群鸟惊飞,需留意;施哲发明廉价的制盐技术,制备的精盐我已送来样品,制作工艺被严格保密,目前尚未接触,此事必须重视,这将是施家垄断盐市的重要手段;施家工厂在建,我观其建房工艺、过程,属实先进,一旦工厂建设完成后,施家的力量将大幅度上升,皇帝赐字,声名显赫,日后恐难有商行与其匹敌;施府似乎对我已生防范之心,之后一段时间暂停联系,最近施家的动作过于骇人听闻,我只能冒险一试。以上之事,望家主认真考虑,尽快拟定对策,不可坐以待毙。”

钟瓯越阅览信封后,危机感油然而生,施府内的这枚重要棋子从未传出过虚假消息,甚至几年前轰动全国的施家运送银两被劫的案子,依靠其传出的消息才得以发生。

钟瓯越一点点地解开包裹纸张的细绳,初见食盐那一刻,瞳孔骤缩。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颗洁白、干净透彻的盐粒,他曾在京都的盐坊见过,就这眼前一小包食盐的售价,高达两百文,且只有京中的达官显贵、富商才会购买,可眼前的这一小包细盐,竟然比盐坊所产之盐品质更佳。

钟瓯越拈起一小撮食盐,放入嘴中,细细品尝,除了盐味,毫无其他涩口的滋味,如果这种盐批量生产,传统的粗盐必定失去市场,整个盐市将会被施家垄断,作为日常必需品的食盐,其受众之大,利润之高,是各大商行必争的行业之一。

不行,不可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