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 > 第168章 忙碌的办公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嘉县,工厂办公室。

安大与一众管事、助理们忙得热火朝天,身边的户部官员一页一页地翻阅账本,敲打算盘,用铅笔在纸上圈圈点点,做下标记。门外还有许多的商人坐在走廊的木椅上,聊着天,等待被助理唤进办公室。

施家与各地商人的生意已经谈拢,按照施哲的意思,仍需工厂过目一遍,由安大签字画押后,分发至各处厂间的管事手中,商人交了钱,就可以提货。

除了达成共识的洛朝商人,还有不少越过施家与工厂完成交易订单的异国商人,他们想直接从生产商手中拿到产品,而后运回自己的国家售卖,赚取高额利润,路途遥远,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所以得尽可能地缩减成本。

“安管事,蜀川省临江县县令派人送来的信。”不知何时,门口进来一名邮差模样打扮的男人,走近安大身旁,递出信封。

这是工厂特地培养的一批信使,用以联络各地的官员、富商,筹划、汇报新商路的进程。

安大接过信封,拆开封印细细阅读,信使行礼后离去。

片刻后,安大将信纸折叠塞回信封,朝着一名户部官员问道:“柳大人,委员会的账本上如今还有多少资金?”

户部官员柳文宣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给出了一个数字:“十万四千三百余两。”

这当然不是工厂的全部收入,而是工厂用来修建新商路的银两,按道理来说各地富商、士绅出了钱,施家与朝廷无需额外出资,但保不齐哪些地方出了幺蛾子,容易影响到整个工程,就比如当下的临江县。所以施哲特地设了个新商路后备资金委员会,由几名户部官员和工厂助理一同管理这批银两,记录收支情况。

“蜀川省临江县的县令来信,自去年临江县爆发瘟疫以后,人口锐减,粮食收成惨淡,地方的富商逃跑殆尽,至今未归,实在无力出资修建新商路。元县令将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亦是无法拿出修路银两,所以派人送来信封,询问施家可有解决办法。”安大挑了些信里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一遍。

柳文宣听见这番话,神情尴尬,他从京都而来,对于国库里还剩下多少银子,最清楚不过,朝廷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不过对于洛朝第一“吞金兽”的施家工厂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新商路开辟后的一切收入归地方财政,柳文宣也不好直白地说让施家垫付这笔数目不小的银两。

“实不相瞒,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钱了。若是临江县拿到几万两的修路银,其他县城必定会纷纷效仿。”柳文宣为难地说道,这诚恳的语气,在京都面对上级官员时不多见。

临行之前户部尚书柳永达曾经敲点过他,到了永嘉之后安分做事,别想着鸠占鹊巢,指挥工厂的管事、助理,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耽误了新商路的开辟,不用施哲上奏,他柳永达第一个出手清理门户。

而其他官员到了永嘉之后,尤其是工部的官员,似乎未曾得到他人的提醒,进了工厂,立刻摆出了一套京都大官的官架子,颐指气使,对许多已经订下来的章程不断修改,一时间工厂乱了秩序,诸多工作停滞不前。

工厂总管事安大及时地请出了一道圣旨与一道懿旨,提醒京都官员一切以施家为主,工部官员却认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了他们,仍旧我行我素,最后被京都来的一道圣旨免了官职,连夜带回刑部,配合调查某个案件。自那之后,待在工厂里的官员再也不敢鼻孔朝天走路。

所以柳文宣如今做事小心翼翼得很,生怕得罪了工厂的管事、助理,说窝囊算不上,心里肯定有一些憋屈,但是自从他见到工厂每日送来的一箱箱白银、黄金之后,这种委屈瞬间烟消云散,顿时感觉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哪个户部官员经受得住核算账本、清点银两的诱惑呢?他甚至多次向安大抛出暗示,只要工厂有一点点招揽的意思,他马上辞去京都的官位,担任工厂的账簿先生,必当兢兢业业。

安大自然是视而不见,谁敢和朝廷抢人啊,当然了,自家小少爷是例外。按照施顺义与各地商人的交易规定,施家只收白银和黄金,银票、财宝一律不收,以至于东海省以及周边省份的各大银号的银两早早被人提光,从更远的地方调取现银。

此举并非施顺义所愿。在洛朝,银号诸多,大的小的,民间的、官方的都有。民间的银号对应着几家商行,也就是说只有对应的商行才能拿银票换取银两,银号之间无法通用。而官方的就没有这个限制,但是在每个省份只有一个官方的银号,兑换极为不方便。

在地方银号提取大量的银两之前,必须由原先的银票主人,也就是存放银两的人在银号的账本上签字画押,写明银票的去处,转交给何人,银票才能重新换成银两,这也是为了防止某些心怀不轨之人谋财害命,几十年前就曾有过好几例相关的命案,为了客户的安全,银号这才建立了这项制度。

但是在施顺义看来,施家收取各省各地的银票,事后再派人前去一一兑换成现银,实在麻烦,不如将这个麻烦丢给商人。一来施家商行与工厂近期事务繁忙,实在是腾不出人手,二来施顺义想借此机会,聚拢大量的白银、黄金,建立一个属于施家的银号,以前他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苦于施家商行银库里的现银实在是太少,招揽不来几个客人,也就不了了之。

“此事陛下已经与少爷言明,少爷的意思是,若是地方实在拿不出修路的银两,就由施家代付,但是该路段的使用权与收益归工厂所有,直到工厂收回修路的成本后,再归还当地县衙。”安大点了点头,示意他知道此事,提出了解决方案。

“此事甚好,翰林大人大义。临江县作为瘟疫的爆发源头,如今十室九空,地方经济停滞不前,正好借此机会招揽地方百姓修路,分发工钱,缓解灾情。”柳文宣恭维道。

“所以还请柳大人与助理们一同,仔细计算一番临江县路段需要消耗的大致银两数目,汇总成一份文件,然后送到施府由老爷过目签字,委员会即可派人与元县令联系,送去银两,尽快展开修路工作。”

“分内之事,无需客气。”

“还有另外一件事,少爷已经进入北河省,前几日来信要工厂调取一批现银,约莫需要十万两白银,即刻从永嘉港口送往天津港,而后转陆路运送到北河省境内。如今工厂处处需要用人,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继续向朝廷借人。押送数目如此之大的白银,必定要交给可信之人,柳大人可有推荐之人?”安大缓缓说道,这也是施哲的意思。

柳文宣差点就要感动的落泪了,没想到这位安管事竟然如此信任自己,十万两白银,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本官在京都有几个务实的好友,只是……”柳文宣满脸纠结。

“用人不避嫌,举贤不避亲,这是少爷定下的规矩,柳大人但说无妨。”安大出声劝道。

柳文宣没再扭扭捏捏,一口气报了五个名字,都是户部的官员,职位不高,能力还是有的。

“好,我立刻写信派人送至京都户部,请尚书大人上奏此事。”安大点了点头,答应下来,心里默念了一遍这几人的名字。相处的这些日子,他对柳文宣了解较深,为人诚恳实在,品行、脾气好,精通算数、账务,也就是少爷口中的高级会计师,所以他才肯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告知柳文宣,请他推荐人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必他身边的好友不会太差。

“多谢安管事。”柳文宣心知这是施家工厂的示好,卖于他和好友一个人情,亦是在为施家少爷积累人脉。

安大点了点头,继续忙着手中的工作。其实施哲的信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安大并未告知柳文宣。之前柳尚书曾多次派人送来密信,麻烦施哲帮忙照顾柳文宣这位远房表亲,等新商路之事结束后,柳文宣就能借此升官,成为户部中的一把手。

柳文宣缓缓起身,从办公室里唤了几名助理,出门而去。不多时,门口又进来一个农夫打扮的男人,衣着朴素,鞋底沾满褐黄湿润的泥土,在地板上留下一个个脚印,男人顿时脸色窘迫,有些不知所措。

“没事,进来吧。”安大瞥见门口的人影,抬起头,说道。

农夫挠了挠头,憨厚一笑,走到办公桌面前,问道:“安管事,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

农夫是试验村的管理者之一,也是最早一批与施家达成关系的农户,自从几家美食店关门以来,试验村就已经减少了种植辣椒、姜蒜等作物的土地,按照工厂的指示,改为种植土豆番薯这一列高产作物,收购价不减。这是施哲为了应对粮食短缺的问题而做出的无奈之举,等所有事情结束后,推广美食的计划不会更改。

“依据少爷临行前留下的计划书,二三月份试验村仍是以种植土豆番薯为主。此次唤你前来,是想询问周边的村子可有改水田为旱田的意愿,同样是种植土豆番薯,按照合同给出的价格收购。”安大放下铅笔,解释道。

“有,他们早就问过我了,只是工厂没点这个头,我不好答应。”农夫憨笑着回道。

“那行,你回去和他们说一声,有愿意和工厂合作的,列个名单,到时候一起来工厂签订协议。有个前提,必须是真心实意,不要耽误双方的时间,你也看见了,工厂最近很忙,人手不够。”安大伸手挥了挥,神情疲惫。

“好嘞,安管事放心,不会给你们惹麻烦的。”农夫环顾了一眼办公室,立刻点头答应下来,突然脸色有些纠结,皱着眉头问道。

“安管事,我能问个事情吗?”

“你说。”安大举起手边的茶杯一饮而尽,淡淡说道。

“工厂的学塾还收人吗?我家的娃儿不小了,以前家里穷,没钱供他上学,不过自从与工厂签了协议后,这两年的收成挺好,吃喝不愁了,也不用娃儿下地帮着干活,我就想着让他读读书,别和他爹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农夫投去一个期待的眼神。

“这件事情不归我管,但是我可以和学塾的朴先生说一说,由他来安排这件事,不止你家的娃儿,村子里的其他孩子都可以来学塾学习。”安大微微点头,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谢谢安管事。”农夫喜笑颜开,回去和乡亲们也能有个交代了。